落尘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一百八十章 瓦罐闹事(第1页)

到了黄昏时分,清斋道人虽然很困,但一直坐立不安,仿佛命在旦夕的感觉。他一直问白莲的情况,问了数次,都说不见探子来报。

部下见他忐忑不安的样子,都以为因为过度劳累的缘故。

副将对他道:“白莲一心攻打新安,之所以派出人马在路上阻挡,是害怕义马派出救兵的缘故。因此将军不必焦虑,实在过于焦虑,不如饮一些酒,以解疲劳!”

一会,又问探子到了没有,副将只好派出人去,一会骑马回来报说,白莲离庙头二十里外驻扎下来,并无进攻之意。”清斋道人宽了一点心思,方饮了旗兵从村子里搜到的酒。

他饮了两碗,害怕醉倒,因此置了酒碗,把着刀,爬到床上,叫军士都到外面去,又道:“一有风吹草动,就马上叫醒我!”把灯吹熄,面对门口躺下来。

本来害怕,只一心挂念那佛像,希望心有所想,能够感动神灵,保佑他平安。清斋道人躺在床上,感觉眼皮子很重,但又不能闭上眼睛,只是那样眼睁睁的看着门口。

一会,从门口的灯光里,看见一个村民打扮的矮个男子,长得只有四五尺,从门外直接进来,进到屋子里,显然看不见亮光,把手伸开,平平举着,在屋子摸索起来。

清斋道人一下子惊醒了,不过他见这人个子特别矮小,而且手里没有刀具,倒也不害怕,假着一动不动,像是睡熟了的样子。

只是清斋道人很奇怪,门外把守的军士,怎么不发现这小矮人进来,而这小矮人进来干什么呢?

很显然,在黑暗中,小矮人不知屋子里的情况,在门口边摸索了一阵,摸着墙壁,到了桌子边,又摸桌子上,见有酒肉,竟然在凳子上坐下来,用手抓了菜肴,朝嘴巴里塞,咀嚼的声音喀嚓喀嚓的响。

清斋道人奇怪的看小矮人吃了一会菜肴,又打开酒壶,咕噜咕噜的喝酒。喝酒的声音也很响,清斋道人在床上眼睁睁的看着那小矮人,屋子里只剩下咀嚼的喀嚓喀嚓和喝酒咕噜咕噜的声音。

小矮人在黑暗里喝酒吃菜,不亦乐乎,好一会,那从村子搜刮来的一壶烧酒,就被他喝了个精光,很显然还不够,把酒壶提到嘴巴边,倾倒了一会,见没有酒了,才放到桌子上去,不过放下酒壶的力很重。

小矮人眨巴着嘴,又把那些菜肴吃完了,然后站起来,很显然醉酒了,摇摇晃晃的在屋子里摸索着,想摸到门口逃走。

清斋道人见得奇怪,又害怕他逃走,正要从床上起来,想去把他抓住,哪知刚刚从床上爬起,蹑手蹑脚,准备一把小矮人抓住,不想,手还没捉到,那小矮人就已经醉倒在地,口中发出醉酒人发出那种声音。

清斋道人扑上去,把那小矮人压在地上,死死的压着,只觉得小矮人身上有很多毛,头发居然是毛茸茸,挠在清斋道人的脸上,根本不是人的头发的感觉。

而且清斋道人手死死掐他脖子的时候,也感觉脖子上毛茸茸的,不是人的样子。

清斋道人大呼:“门外快点灯进来!我捉到一个偷酒肉的盗贼了!”守卫听见叫声,果然把灯进来,一看,清斋道人压在身下的,乃是一只猫熊一样的东西,浑身黑乎乎,还穿着短小的衣服裤子。

见那东西已醉成一堆泥,清斋道人叫道:“快将绳索来,把这东西捆了,一会杀了下酒!”军士取来绳索,把猫熊一样的东西捆绑得好好的。

众军士都闻得动静,跑来看,见是一只穿衣服的猫熊,感觉非常惊异,都道:“可能是村子里的人家没有儿子的,到山上找了只猫熊仔,来当儿子养着。不想,这猫熊跑到这偷酒食了。”

清斋道人大笑:“莫管它是谁家的儿子,拉到厨房去,放了血,用开水烫,把毛退了,开膛破肚,一会煮了,端过来下酒!”

众军士拉拉扯扯,把那正在醉酒的猫熊拉出去了。

清斋道人此时睡意也没有了,叫军士把了新安城图来看,可他是个粗人,不认识地图,叫军士指给他看,问了新安附近各处交通要道,还特别查看图上标明的庙头村的地理位置,问军士道:“如果庙头村的村民要躲避兵灾,当属哪里最好?”

军士笑道:“新安的龙潭峡,龙潭峡乃一条由紫红色砂岩峡谷,峡小崖高,长二十多里,谷内嶂谷、隘谷如珠,云蒸霞蔚,激流飞溅,红壁绿荫,悬崖绝壁,一旦进去,没人知道千人隐藏在峡谷之内。”

清斋道人道:“离此有多远?”军士回答:“就在十多里的龙潭沟村,一个时辰的路程便到。”清斋道人大喜,道:“若是白莲盗贼追来,我们速去龙潭峡,避开白莲,探明新安情况,再着议论。”

正说着话,有军士急匆匆进来道:“刚才捆绑的猫熊,拉到厨房去,正准备烧水杀它放血,不想,刚刚把刀子捅去,却是一穿衣服的瓦罐。瓦罐里还有酒肉等物,真的奇了怪了,将军赶快去看看是什么妖物?”

清斋道人赶快跟了军士后面去,一看,果然是一穿衣服的瓦罐,瓦罐的罐面画有眉眼,还写有名字,叫“狗蛋”,穿了一件小孩衣裳,只是不见手脚。

清斋道人大惊失色道:“此地有妖人作怪,快速速去村子里打听,村子里可是有这样的人,若是有时,不管是巫婆神汉,道士或还俗的和尚,都一一把他捉来,让我问个道理!”

于是把瓦罐打破,见一地破碎的瓦罐碎片,并无奇怪之处。

半夜三更,清斋道人的军士把庙头闹得乌七八糟,一家一户的问,都没有巫婆和神汉,也没有还俗的和尚和道士,要到黎明时,倒想起守陵墓的老头,怀疑是他着怪。

老头从被褥里被揪出来,吓得趴在地上道:“小民虽在此守韩王的陵墓和寺庙,却没有弄法的本事。只是之前经常听到山后有人呼叫的声音,是一个老妇人,经常在半夜三更里呼叫她的儿子。”

话音刚落,果然听到庙后的树林里有哭声,那声音很是凄惨,仔细听去,是找儿子的声音道:“儿子啊,你一夜不归,去了哪里了?”清斋道人命令军士去把那老妇人捉来。

一会,果然捉了个老态龙钟的一个老妇人,进到庙里,问守陵老头,认不认识。守陵的老头看了半天,摇了摇头道:“我在这庙头几十年了,就这么百十户人家,从没见到这个老妇人。”

于是问老妇人是哪里的人,为什么半夜三更还在树林里哭喊。老妇人不回答,口里一个劲的叫唤:“儿啊,你去哪里了?怎么一个晚上都不回家?”

清斋道人问她:“你的儿子叫什么名字?”这时候老妇人才抬起头道:“我儿子叫狗蛋。”清斋道人一听,那瓦罐不是写着狗蛋二字吗?想必这老妇人就是那瓦罐的老母,定然是作妖之人。

于是,叫人把老妇人捆绑起来,又把打碎的瓦罐碎片和衣服拿来,对老妇人道:“看看,这可是你的儿子?”老妇人一见,立刻老泪纵横,哭道:“你们把我儿子打死了!还我儿子来!”

老妇人哭喊着,挣扎着,张口要来咬清斋道人,清斋道人大为惊骇,叫军士用棍棒打她,谁知一棍棒打下去,就听见一声脆响,有瓦罐破碎的声音,众人一看,又是一个穿衣服的瓦罐,已被棍棒打碎在地。

事情变得扑朔迷离,而且十分恐怖,军士战战兢兢把去那些碎片捡起来一看,也是画有嘴巴、鼻子、眉眼,而且还写着“狗蛋之母”四字。

清斋道人觉得那瓦罐灰扑扑的,有一点像盛冥米土葬的瓦罐,逐问守陵老头,此地埋葬的风俗。

老头说了,这里的村子,灵柩入茔后,先首后尾,推棺入圹。经阴阳先生分金正位后,由女婿亲拭棺盖,铺上铭旌,剁下末梢,并将镇墓物、食品罐放置在柩边,棺尾放写有亡人姓名及生卒年月日的青色新砖新瓦。随后以砖砌门封圹,焚香薰墓以圆气。

他道:“那瓦罐,有可能是墓葬里装冥米用的。写上亡者名字,避免亡灵哄抢。不过,只听说过坟茔出鬼怪的事,这陪葬的瓦罐会兴风作浪,此是第一次见到。”

闹了一夜,清斋道人非常困,任是如何恐怖,他也要睡下了。睡前他派军士到村子里各个路口去,如果有什么不对劲的情况,赶快回来报告,就是他睡得沉,也得摇醒他。

这时候已经是早上,就是鬼怪,它也不会在大白天出现了,清斋道人这样想着,叫军士都出去,留下护卫两个,同在屋子里睡下。

那两个护卫瞌睡虫一来,倒在床上就呼呼大睡,哪里还管什么鬼怪?清斋道人在床上眯着眼睛,不敢睡死,不想,刚刚昏昏沉沉要睡去,忽然见窗口外面有小孩在嬉笑。

清斋道人觉得非常讨厌,见旁边的护卫睡得像死猪,自己提了将刀出来,见是两个小孩,喝斥道:“哪里来的野孩子,还不赶快走了?老子一刀把你们杀了喂狗!”两个小孩也不害怕他,跑上来与他撕扯。

一个夺他刀,一个抱他的大腿,清斋道人立刻愤怒不已,扬起将刀,一刀朝一小孩劈下,只听得咔嚓一声,小孩倒地,脑袋瓜滚在一边。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