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尘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05章 刘长贾谊(第1页)

唐朝,贞观年间。

“法者,治之正也,所以禁暴而率善人也……”李世民回忆着《史记》中有关汉文帝修改法律时的话语,“法正则民悫,罪当则民从。”

如今的大唐,早已没有了那些惨无人道的刑罚,特别是自隋文帝《开皇律》以来,定下了最基本的法律和刑罚,也就是一般而言的“笞、杖、徒、流、死”。

而在李世民自己登基以来,更是注重法制建设,力求减少死刑人数,在整个大唐中树立一个自觉遵守法律的风气,以期重现上古盛世之时“夜不闭户,道不拾遗”的风尚。

“德刑相济,文武并举。”李世民看向他的列位重臣,“朕虽德薄,亦望可复见三代之风也,愿诸卿勠力,助复此愿。”

明朝,洪武年间。

对于废除肉刑本身这件事情,朱元璋还是非常赞同的。曾经身为最普通不过的百姓,他更能理解百姓对于官府、刑罚的态度,也明白民众对此的恐惧和排斥。

而这还是在隋唐以来的刑罚下的态度,若是如汉文帝之前的那些给人巨大痛苦的肉刑,百姓只会更加恐惧和抵触。

只不过,同样作为出身最普通的人,朱元璋对于法律和刑罚的认知也很朴素法律就是规定不能干什么的,而制定的刑罚就是让那些人引以为戒、绝不敢触犯法律、做不该做的事情。

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有时候,朱元璋反而认为,刑罚若是重一些、残忍一些,能够起到更大的作用才对。

于是,他淡淡开口了“文帝宽仁弘厚,德治天下,此为功德。然过于柔仁,却未必能够震慑住那起子小人,其后诸侯之乱、豪商自大,未必不是出于此处。”简而言之,他老朱承认刘恒废除肉刑、宽宏治理的德行,但却不会采取这样的方式。

什么宽容?还是依法处置更好,至于他颇为喜爱的让一个人变成两个人的刑罚,那更不可能废除了。

在场的不论是皇子亲王们,还是文武大臣们,俱都一脸平和淡然,没有对于朱元璋的言有任何的惊讶——笑话,谁还可能指望万岁爹改变他的行事风格?会有这等妄想的,要不是根本踏不进这座大殿内,要不就是已经化作一抔黄土。

秦朝。

嬴政倒不是很关心刘恒废除种种“不人道”刑罚的举动,毕竟,早在之前,他就推断出来后世王朝大约是对他大秦的刑罚、法律都颇有不赞同的,对此并不意外。

他关注的是那句话“汉承秦制”。

秦制有很多,其中还有不少是他一统六国后的新制度,那么这个汉朝到底承袭了多少?

已知汉朝有着封王列侯,但看起来也有着郡县制的影子,而且这几个皇帝都在打压王侯的力量,所以,是把郡县和封国一同执行了吗?

至于什么官制和中央集权、皇帝至上的制度,这就不用说了,从已知内容看,基本上都继承了。

嬴政对于汉朝的这个郡县和封国并行的制度有些兴趣,虽然从后世来看,自己的郡县制就是最正确的选择,但目前也确实存在不小的问题,在他想来,胡亥上位后能够那么快把大秦的基业败光,和各项新制度没有彻底完善也有关。

这个汉朝选择封国郡县并行,大约是为了稳固统治——刘姓并非六国贵族,刘邦的身份大约也只是中下层黔,那么他将异姓封为王侯,有助于稳定随同他征战的各方力量;而既然异姓为王侯,那同姓也当为王侯,以加强中央力量。

但显然,中央本身必须尽快强大起来,各地的王侯、不论同姓异姓,也必须尽快处理掉,否则,总会变成一种尾大不掉的态势。

就比如,嬴政很怀疑,汉朝、哪怕只是刘恒一代,造反的王侯会只有一个刘兴居吗?

【而同刘恒的光辉德政一同存在的,是汉朝自建立以来就不断膨大的阴影。】

【也就是刘邦为了安定汉家天下,选择郡国并行制以来从未消失的,诸侯王的威胁。】

【刘邦本人在稳定后就不断剪除异姓王,吕雉执政期间同样力求削弱非刘盈一系的同姓异姓王侯,而刘恒则是一力提高同姓王侯的力量,以对抗异姓王侯。】

【前面提到过,因为不满于刘恒登基、以及利益分配不均,济北王刘兴居举起了反旗,做了历史上第一个反叛的同姓诸侯王。】

【当时,他的反叛被迅镇压,但自此后诸侯王的反叛始终都有,仅刘恒在位期间就再次出现。】

【六年,刘邦最小的儿子、淮南王刘长又举起了反旗。】

汉朝初年。

刘长此时还没有诞生,刘邦对这个儿子还真有几分好奇,这个儿子会是什么样的性子?打算造反的话,又能造出什么结果?不会又和刘兴居一样,还没怎么起兵呢,就被俘虏了吧。

虽然这样确实对大汉很好,一点都不损耗国力,但这未免有些太丢他这个父亲的脸……

不过,这个小儿子肯定是没有成功的,包括神迹说的日后的诸侯王反叛,毕竟那个明太宗朱棣才是唯一一个造反成功的藩王。

汉朝,元狩四年。

刘彻冷笑,对那些不安分的诸侯王们。

“虽然总有人心怀不轨,但他们到底是朕的同族,就算不是同族,也对大汉有着贡献,”他悠悠道,“朕作为皇帝,怎能不重视他们的感受、不宣扬仁孝之道?令诸侯分子弟,是让他们人人皆得所愿,也正是朕的恩德所在啊。”

主父偃真是朕的好臣子,推恩之法,再恰当不过了。

不过,想到藩王之乱,他又不由得想到了那个藩王造反上位的明太宗朱棣,也就想到了那个明明身居正统的建文帝朱允炆——朕的大汉这么多诸侯王,这么多王侯反叛的例子,又有这么多尝试削弱诸侯王、弱枝强干的例子,你怎么还能把自己搞成那样?

【刘长在刘恒登基后,就以自己和刘恒之间的兄弟关系,自认为身份尊贵、与刘恒最为亲近,于是多有骄横不法之举。】

【而刘恒,因为刘长是自己的手足兄弟,总是对他多有宽宥,并不追究治罪。】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