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尘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57章 论从小教育的重要性(第1页)

看贵妃傻愣愣的模样,在场的几位女眷都忍不住笑了,等贵妃反应过来倒也没有恼,反正皇帝和皇贵妃都夸她了,这也就足够了。

往后的几日皇帝都歇在贵妃那里,没想到最高兴的就是胤祚了:“今天终于能跟额娘一起睡了!”

芷溪点了点他的小鼻子嗔道:“小没良心的这么不待见你阿玛呀。”

胤祚却笑着腻在芷溪怀里:“胤祚要永远和额娘在一起。”

“好,额娘也永远和胤祚在一起。”看着儿子在自己怀里很快睡去,芷溪也不欲与他说什么将来要娶福晋的道理,长大后的事还是要等孩子真正懂事了才能说。

离开苏州后继续坐船前往江宁府,这是这次南巡的最后一站。

而说到江宁府,不得不提起明朝开国定都便在此,那时候叫集庆,后来被明朝改叫应天府,后来明成祖迁都北京,应天府便又多了个留都的称号,又称南京,一样设有六部,明朝因此就有两个朝廷共治,称“双京制”。

再后来大清入关,明朝皇帝被逼退回了南京建立了南明小朝廷,最后南明覆灭,应天府也被改叫如今的江宁府。

明太祖朱元璋驾崩之后的陵寝就在江宁府,也是皇帝到这儿要去的地方。

十一月初一抵达江宁府,以将军瓦代为的八旗官兵在城外教场戎服列队出迎,两江总督王新命率绿旗官兵戎服列队出迎,更有安徽布政使、按察使以下所属府州县官俱朝服跪迎。

声势浩大可想而知,连在后头的胤禔他们都看得到前面有多壮观。

胤祉感叹:“这么多人啊……”

坐在马车里的三位公主都忍不住掀了帘子探头看,大公主疑惑道:“奇怪,我听说汗阿玛不是要求南巡一切从简吗?”

胤禛道:“汗阿玛一定不高兴。”

胤禔啧啧道:“汗阿玛说从简,那些当官的可不见得,依我看啊,他们肯定是只把汗阿玛的话当谦虚的说,实际就是想看大排场。”

“我懂了,那个词叫什么来着?阿谀奉承。”胤祉点点头,觉得自己说的很对。

“劳民伤财,有这功夫怎么不想着多给老百姓吃点饭呢。”胤禛对此嗤之以鼻。

而正如胤禛所表现的态度,当天出城迎接的官员都挨了皇帝的批,这一路体察民情至此,城里城外百姓的生活如何皇帝能不知道吗?城内的士绅官僚过的日子和普通百姓以及城外村里的百姓过的日子呈现了很明显的阶级分化。皇帝每到一处便会抽空带人微服私访,真富假富、真穷假穷都能分辨一二。

皇帝想看到的太平盛世不只是表面而已。

到了江宁府的府邸,胤禔、胤祉和胤禛才收拾完各自的床铺就听到外面通报胤礽来了,三人面面相觑,胤禛问:“二哥你怎么来了?”

胤礽道:“当然是我也在这儿睡啊,汗阿玛说明日去明孝陵祭拜,咱们一块儿出。”

胤祉问:“那大姐姐她们也去吗?”

胤礽点头:“大姐、二姐和三妹都会去,明儿祭拜完后汗阿玛就给咱们讲课。”

胤禔笑道:“上个月就没大课,我还以为出门这两个月没有呢。”

胤礽又道:“何止呢,后日还要去江宁教场,还有大炮可以看!”

一说到这个胤禔的眼睛都亮了,甚至听到胤礽说皇帝还会考射箭布库都觉得不是事儿了。

胤祉悄悄在胤禛耳边说了一句:“大哥可真好哄。”

翌日前往明孝陵之前马车路过明故宫就顺道进去看看,如今的紫禁城是根据明故宫的基础所建,只是比之要小一些,而今已然残破不堪。

跟在队伍后面的阿哥公主们亦是探头探脑,不敢大声说话只窃窃私语,胤祉道:“这儿和乾清宫好像啊。”

胤礽回道:“这儿原本也叫乾清宫。”

等走近了才看清宫殿上的匾额模模糊糊的写着“乾清宫”三个字,和如今的紫禁城不同的是这只写了汉字。

当初能建造这样一座宫殿,每个人的心里都不由得生出些敬佩来,无论明朝后来的皇帝如何,明太祖朱元璋都是个了不起的人,很难让人想象他只是一介布衣出生。

离开明故宫后就往明孝陵去,原本官员们对于皇帝带阿哥公主们一同前往祭奠表示很不理解,在大多数人眼里这时候的孩子这时候都很难静下心,但此刻太子和大阿哥都带着弟弟妹妹们老老实实跟着他们,礼数周全,这下再有什么心思也不太好放在面上说了。

祭拜完明太祖,又听当地的官员说了不少有关明太祖的事迹,除去一些特别扯淡类似于神话故事的说法外。

这些事迹大多都是在江宁府广为流传的,讲述的官员也只敢一板一眼很严肃的把这事说出来,生怕自己不留神露出一点点吹捧的模样被皇帝和阿哥公主们看到,这可真是要命的差事。

等这位官员得到了皇帝的肯定被放回去之后才长舒了一口气,身上的官服已然被汗浸湿,对同僚感慨:“做官这么多年,还是头一回有一种差点命就到头的感觉。”

同僚却道:“我看你就是太紧张了,皇上如此明事理,怎会因为让你说明太祖的事迹就要了你的命呢?”皇帝来祭拜明太祖不就是拉拢汉人的表现嘛,那也很明显不会因为几句话几个事就要人脑袋,除非你上赶着作死喊什么反清复明。

官员摇了摇头,觉得话不投机半句多,甩了下袖子就走了。

可同僚觉得这官员才是个傻的,要不怎么祖上三代好不容易他混出个名头来还只能待在这地方十几年都不带动的。

真正的帝王怎么可能因为了解前朝皇帝的事迹就动怒的,那哪是听故事,那叫吸取经验,知道前朝的开国皇帝为什么能坐上皇位,怎么开创盛世,又怎么会衰败再被取代。

格局要打开!

回到府邸后,玄烨带着孩子们去了书堂,这里原本也是当地官员与几位交好的世家的子女一同读书的地方。

有关明朝的历史,除了太子的学习中会略有涉及,其余皇子公主都是学不到的,毕竟那是冲着治国的方向去的,大家都能学岂不是有长了有些人的野心的可能。

但现下不同,毕竟纵观华夏千百年,历朝历代都经历盛世之后出现的盛极而衰的现象,明朝到明成祖时期的展都有了相当大的突破,甚至出现了热武器,可后来还是出现了昏庸之辈导致明朝最后的覆灭被如今的大清所取代。

玄烨不信这个邪,也不希望自己真能做到让大清步入盛世后再被后人给糟蹋了。

就算是顺应时代也不能先被自己人给祸祸了。

所以就得给孩子们好好上一课,这也是最初决定在尚书房开设大课的目的。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