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尘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6章 登基为帝年号正德(第1页)

“殿下,你....”

马文升被朱厚照讽刺得满脸通红,准备出声反驳却又是感到头晕目眩,说不出话来。

“马天官何必如此急躁?说你沽名钓誉,朕可是真没冤枉你。”

“你马文升号称为人正直,却对外号称成化八年王越结交汪直,他们向我皇祖父进谗言,抢了你生擒平章铁列孙的功劳,可那时候汪直才多大?怕是刚十岁出头吧?五十余岁、官居三品王襄敏公去巴结十岁的汪直,这话你自己信不信?”

你马文升号称教子有方,然而弘治五年的时候你令郎马阶当街殴人致死,按律当判绞刑,可你马文升却向我皇考求情,我皇考心软,免了你儿子的死罪。

你马文升号称爱兵如子,可你在兵部尚书任上的时候却没少克扣边军粮饷。弘治十三年,鞑靼从大同毁墙入关,我大明出兵屡战屡败,那时候京师的歌谣是怎么唱的?’天上有扫星,地下有达兵。若走,须杀马文升。’

你说吧,这么多事情,你说哪一件我可曾记错?”

马文升气血上涌,这么多年来仗着资历老,先皇和大臣哪个不是对他恭恭敬敬。然而今天,自己的黑历史被年轻皇帝如此不留情面的当面讲出,在群臣面前讽刺,这叫他如何能忍受。

可看着侃侃而谈的朱厚照和铁一般的事实,马文升急得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一翻白眼,竟是直接气晕了过去!

群臣一片哗然。

“肃静!”朱厚照身旁的张永吼道

“不用传御医,抬到太医院去治。”朱厚照吩咐。

看着马文升被人抬走,他心中冷笑不止。

“还有谁反对?”他朝着群臣们吼道。

整个奉天殿前鸦雀无声。

这群文官,仗着自己垄断了话语权,于是平常欺压百姓、争权夺利。今天可算治住你们了。

“来人。”朱厚照喝道。

“照着这个名单给我抓人,还有把张升的乌纱帽和官袍都给我去了,直接押进诏狱,等朕亲自定他的罪。”

闻命的锦衣亲军一拥而上,靠的近的两人迅上前扒掉了张升的衣冠,数十人如狼入羊群一般抓了不少官员,随后众厂卫架着官员们的臂膀,直奔宫外而去。

弘治皇帝在位十八年,对于厂卫是大肆打压,诏狱已经是极少使用了,朱厚照今天头一次以嗣皇帝的身份与大臣们见面,就送了一个六部尚书进诏狱。

广场上的群臣都意识到,弘治朝那种宽明的政治环境,一去不复返了。

“咳!”

队列之中的谢迁重重的咳嗽一声,手持笏板走上前去。

谢迁是成化十一年的状元,论资历,朝中四品以上的大员数他资历最浅。可谢迁入仕以来,为人秉节直谅,见事明敏,又能言善辩。弘治皇帝在时,颇为欣赏他的刚正不渝,于是对明明是官场后辈的谢迁委以阁臣重任。如今嗣君以不符合礼法之制登基,却又对秉直劝谏的官员进行污蔑迫害,这让谢迁无论如何也看不下去。

就是冒着同样进诏狱的风险,我谢迁也要指出嗣皇帝的过失。

待到谢迁走到刘健、李东阳身边,刚欲开口,旁边的李东阳瞬间跪了下去,高喊道:

“臣等恭迎嗣君即位!”

不仅是谢迁,后面的群臣也是尽皆愕然。

你李阁老好歹也是此前一时的文坛领袖,又官至阁臣,这么快就朝新君献媚了?

你的操守呢?你的德行呢?

刘健反应最快,见李东阳跪了下去,当即有样学样,高喊:

“臣等恭迎嗣君即位!”

片刻之间,六部尚书去了两位,内阁三人中的两人又放弃了抵抗。后面的文武百官见这些重臣们的下场,虽然心中极不情愿,但也只得跪下来喊道:“臣等恭迎嗣君即位!”

群臣的山呼,也裹挟着“愤青“谢迁跪了下去。

至此,再也没人反对这个十分简陋且不符合礼法的登基典礼了。

看着奉天殿前跪的整整齐齐的群臣,朱厚照终是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刘瑾!”

身旁的刘瑾心领神会,从袖袍里拿出一卷黄绢,展开之后,高声念道:

“惟我皇明,诞受天命,为天下民物主。祖宗列圣,鸿规大训,传在子孙。皇考嗣统十有八年,深仁至德,覃被海内,治化之盛,在古罕闻。问复悯念民穷,励精新政,访求利弊,方将大有兴革,纶音未布,遽至弥留。叩天吁地,无所逮及。天下之恸,矧予一人?比者亲承遗命,谓主器不可久虚,永惟宗社重寄,不敢固辞。

谨以是月十八日,祗告天地、宗庙、社稷,即皇帝位。顾国家创造之难,眇躬负荷之重,惟正道是遵,惟古训成宪是守,率皇考未终之志,扩而行之,康我兆民,登于至治。其以明年为正德元年,大赦天下,与民更始。所有合行事宜,条列于后。钦此!”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群臣的山呼声传遍了整个皇城。

至此,朱厚照成为了明朝第十位皇帝,他简化了十分复杂的礼制,仅仅是亲临了奉天殿就完成了登基仪式。

但深知明代历史的朱厚照知道,这仅仅是第一步,弘治皇帝留下来的烂摊子远比史官记载的大:国库空虚、吏治崩坏、文贵武贱、军户逃亡、北虏复起...治大国如烹小鲜,这么多烂摊子,自己没有系统之类的金手指,只能做好准备徐徐图之。

当然,朱厚照也没指望仅仅靠嘴炮就改变文官势大的局面。今天登基的手段,是为了表明朕与弘治皇帝不同,不要把朕当成什么都不懂、方便操控的傀儡皇帝。这是一个警告,不过也仅仅是一个警告,但如果这个警告能给自己争取到几年的时间,那今天与群臣斗法的目的也达到了。

想必在文官的记载里,自己必然会成为一个人人唾骂的独夫民贼,刚愎自用、残害忠良、不尊祖制、罗织罪名云云。

既然已经下定决心要振兴大明,那就必须铁腕治国。今天已经走出了第一步,那就必须下定决心,自己万万不可退缩。

惟庸人无绺无誉,这个被唾骂的独夫皇帝,我当定了!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