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尘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二十一章 蔬菜大棚(第1页)

这种土墙式的大棚是刚刚兴起的时候使用的,主打的就是一个简单,便宜,省材料,后世基本上已经淘汰掉了,都换成钢结构的玻璃式日光大棚了,但那个太贵了,材料也没有,现在咱们华夏的钢可不是那么富裕,所以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这种土墙式大棚。

王洛用铅笔随意地在纸上绘制了一下,一副大棚的三视透视图就出现了,对于工科人来说,你不会画图纸,那你就不是个正经的工科人,只能算是混子,哪怕后世有了电脑的加持,但这种手工绘制图纸那都是基本功。

“您这一手作图方法可真够专业的,基本功真扎实。”

行家一出手,就看有没有,夏教授虽说是农业方面的,但图纸也是懂一些的,只不过相对于专业的人来说不是那么高明罢了。

“随意地画一下罢了,来,您看,咱们结合现有的材料,三面用土墙围住,坐北朝南,用滑坡式的办法逐渐下滑,后墙的土墙高度维持到1.8~2.8m,温室跨度一般6~8m,脊高3~4m,墙体厚度在o.5~o.8m,温室内地面一般不下沉或下沉o.4m以内。屋面承力结构为钢管-钢筋桁架或竹木梁柱结构等。

不过钢管这一块对于种植大棚的老百姓负担有点重,那就直接采用竹木架构,图的就是一个省钱,这样的话,能花钱的大头也就剩下最关键的农用聚乙烯薄膜。

我绘制的这种土墙式大棚墙体薄、占地面积小,用土量少,而且保暖性很好,加上晚上用一定的苇箔覆盖,温度控制在晚上18-2oc,白天22-3oc是一点问题都有的,很适合北方的天气,缺点是建造度慢,劳动强度大,不过这些困难都能克服,啥也没有赚钱重要啊。”

王洛一边标注着具体的数据,一边讲解着,周其中一家三口是一头雾水,啥也不懂,就是看热闹,不过王洛说的貌似很专业的样子。

但在夏教授这种专业人士面前,就不是欣赏了,而是看到了专业,看的他连连点头。

“很好,很好,很有搞头,我们咋就没想过采用这种建造方式呢,以前一般采用的都是那种塑料中小棚,主要的作用就是冬春季育苗及果菜类蔬菜的早熟栽培,简易钢架拱式塑料蔬菜大棚倒是也用,不过成本很高,一直不太实用,就当成研究在用。

你这个好啊,主要是成本少,而且能建的很大,土墙就跟农村的土坯房一样,保暖性能还特别好,我去过乡下,他们的土坯房就是冬暖夏凉,这要是上面用聚乙烯薄膜采光来保证光照,完美,简直太完美了。”

夏教授拿起这份对他来说是多少钱也买不到的图纸,边看便连连称赞起来,这玩意虽说看起来土了一些,比不得欧美那些高大上的玩意,但土有土的好处啊。

“您过奖,我就是瞎捉摸的,也就是正好今晚上说道这个话题了,才想了起来,估计现在已经有人想到了这个办法,不过还没被现罢了,老百姓其实是有很多自己的土办法的,您应该多去农村转一下,我只是纸上谈兵,赶不上那些真正去做的人。”

这还真不是王洛谦虚,现在真的有人开始研究起了这种大棚来,而且也确确实实的是一个农民,如果没有这个农民的出现,那他前世的家乡就不会被尊称为“蔬菜之乡”了。

这个农民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名字,他叫韩永山,是华夏真正的蔬菜大棚之父。

前世也差不多是这个时候,韩永山和妻子周万珍还是辽省瓦房店市陶屯村的普通村民,在自己承包的山地里建起蔬菜大棚种植黄瓜。韩永山脑子灵活,喜欢琢磨。他合理利用自家承包田山包的地理优势,经过对朝阳南坡地的挖掘修整,采用了“深窝”避寒、“朝阳”吸暖和塑料薄膜“覆盖”保暖的方式,坐北朝南的建造了简易的蔬菜大棚。

老韩家的黄瓜产量高长势好,每到出棚的时候都会有全国各地的蔬菜商贩慕名而来,其中,来自王洛家乡附近的三元朱村的村民王新民就是当时的一个。

据周万珍回忆,王新民当年曾经3次去老韩家中批黄瓜运回鲁省卖,挣了不少钱,看着韩永山的大棚和大棚里一次上千斤的产量,王新民萌生了新的想法。

1989年春节前夕,常年在外贩卖蔬菜的王新民,把从老韩家带回来的两斤黄瓜放在了他们家乡人的餐桌上。寒冬腊月时节,看着这两斤鲜灵灵的黄瓜,家乡人既震惊又欣喜。蔬菜大棚在当时不算新鲜物,但能在这么冷的时候种出黄瓜的,他是头一回听说。

看三国演义的读者都知道三顾茅庐的故事,当时为了能在家乡中出反季节蔬菜,为了能摆脱家乡贫穷的面貌,王洛的家乡直接坐着火车去了辽省也来了个三顾茅庐,最终终于韩永山请了回来。

才导致了后来的寿光成为了整个华夏乃至世界有名的“蔬菜之都”,只是可惜,韩师傅常年劳作,患了癌症,在1993年的11月28日离开了这个世界,离开了他奋斗的蔬菜种植事业,没有看到后来寿光的腾飞,没有看到寿光的蔬菜销往全国,销往全世界。

话题扯远了,回归正题。

“老夏啊,这臭小子弄的玩意儿真?您可别光夸他,有啥不足的你就提出来啊!”

周其中有点不相信的问道。

“老周,您不是我们这一行的,您不懂这些,别看是种地,但种地那是很讲究科学的,可不是光把种子埋到地里就行的,大侄子弄得这个蔬菜大棚简直是相当的完美,各种问题,包括参数都给设计的明明白白的,相当的科学。

要是再通过实验证明了可行性以后,咱们国家的农业将有了质的飞跃,别的不敢说,但要是在这大冬天里,黄瓜,西红柿这些蔬菜您是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哎呀,没想到民间处处有高手啊,我们这些搞研究的不应该每天蹲在实验室里,也不应该整天的盯着国外,应该多去乡间地头多走动一下啊,说不定能学到很多有用的知识。

不行了,就我先不喝了,我要抓紧回研究所一趟,连夜开会研究研究,争取抓紧时间搭出个实验棚试验一下。

大侄子,你等着,这是你的功劳,我算你个长辈,保证不贪墨了你的,尽管放心,回头我就给你申请奖励,就这样,你们吃,我走了。”

说了几句,也不顾大家的挽留,风风火火的拿着王洛绘制的图纸头也不回的就走了。

热门小说推荐
原始兽妻生存记

原始兽妻生存记

原始兽妻生存记最新章节列小说原始兽妻生存记浣晓青著原始兽妻生存记全文阅读男友劈腿分手,蓝若歆出海旅游散心却不慎掉入海里穿越到一个孤岛上。岛上有兽人,半兽人可全都是绝种的猛兽进化而来蓝若歆看...

七零大杂院的娇软美人

七零大杂院的娇软美人

晋江VIP20230720完结总书评数7620当前被收藏数18548简介姜柔身段娇软长相绝美,想当老姜家上门女婿的男人络绎不绝。最后姜家挑了有四个兄弟穷得叮当响的沈城东入赘。在结婚当天,姜柔意外发现自己只不过是一本书中的无脑女配。活这一生只为了给样样优秀的大姐当对照组。据书中介绍,沈城东和她结婚三年在姜家当牛做马,两人相敬如冰。后因三年无子,被姜家父母教唆离了婚。离婚后,沈城东一路开挂成为华国首富,而她改嫁变态男悲惨一生,还成了大杂院里茶余饭后的笑话。瞧着男人肩宽窄腰的高大身材,姜柔沉默一瞬,全当无事发生她心想三年后的事现在考虑那么多没用,还不如趁着年轻享受一天是一天呢~只不过,这小日子还没享受几天,她肚子却大了姜秋雨在十岁那年重生了,上辈子她妹妹姜柔聪明漂亮,过得比任何人都好。而她碌碌无为,一生平庸。重活一世,她要抓住所有先机,绝不能让姜柔比下去!首先,她要想办法上大学。之后,家里赘婿,她抢先一步嫁入富裕家庭。本以为妹妹没了上辈子的学识和机遇,这一生必定不易。结果,兜兜转转姜柔仍嫁给上辈子呵护她一生的男人,还成了华国最美播音员。反倒是她,被骗破产还离了婚,过得比上辈子还惨。ps①大杂院赘婿养娃吃瓜甜蜜日常。②娇软美人×宠妻狂魔。③男女主是土著,女配重生,不是亲姐妹。内容标签天作之合穿书爽文年代文主角姜柔,沈城东(叶承)┃配角┃其它一句话简介土味夫妻在大杂院养娃吃瓜撒狗粮立意幸福快乐每一天。...

大明:我,开国王爷,带头反对分封制

大明:我,开国王爷,带头反对分封制

作品简介穿成大明开国烤鸡王爷,朱柏起初只有一个目标在这个牛人辈出的时代低调地苟活下去。结果一不小心,成了老朱身边的摄政王一不小心,捶死了奸臣辅一不小心,当上了大明富等等,他真的只想混日子啊,老朱说他比朱标更适合做皇帝是什么意思?!...

单元剧:被病娇怪物缠上后

单元剧:被病娇怪物缠上后

简介关于单元剧被病娇怪物缠上后世界一世界二世界三世界四世界五六七…待解锁。提示1世界观背景等皆虚拟,勿代入现实人物三观不代表作者三观。2男女主都不完美,各有缺点,大家多多爱护。看到喜欢的世界,麻烦多多推荐哦~3会不定期调整剧情,以番茄版本为准。感谢大家支持腰子,支持原创...

我为长生仙番外

我为长生仙番外

仙神妖魔,王侯将相龙女掌灯,杯中盛海。野狐参禅,猛虎悟道朝游北海,暮走苍梧。仙神存世,妖魔立国。这些原本和齐无惑并没有半点关系。而总是在梦中看到方块文字的齐无惑,那时只想着能够参与来年的春试。直到在做黄粱饭的时候,有个老人给了他一个玉枕头,让他做了一个漫长的梦。黄粱一梦。黄粱梦醒破凡心,自此大开修行门。金乌飞,玉兔走。三界一粒粟,山河几年尘。把剑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我为长生仙番外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