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尘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64页(第1页)

  这时候的祭灶比后世要隆重得多,鸡鸭鱼肉糕点都要有,特别不能少了酒和胶牙饧,宫里还要专门宰杀黄羊,烧黄羊肉。

  这胶口饧有块状,有条状,还不是沈韶光小时候吃的&1dquo;糖瓜儿”。

  沈韶光总觉得那糖瓜儿要更好吃些,跟小个儿鸡蛋差不多大,类似瓜的形状,皮儿很薄,里面中空,皮儿上有装饰的绿色或者橘红色花纹,咬一口,开始脆得很,然后就黏了,甜甜的。

  现在的胶口饧缺的就是那点脆劲儿。

  不管什么糖,都是为了甜甜灶君嘴的,同理还有酒。最诡异的是此时祭灶还要把酒和糖抹在灶君嘴上,简直像孩子的扮家家酒游戏。

  灶君是男人,这拿竹箸蘸酒水喂灶君的活儿阿圆不好动手,便由阿昌来做。

  等他点完,沈韶光笑眯眯地祝祷,希望灶君酒饱饭足登天门,勺长勺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he11ip;&he11ip;2

  其实这祭灶一般都是男人来做,所谓&1dquo;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但沈家再没旁人了,便只好沈韶光自己来。

  沈韶光又化了纸钱纸马之类,于三阿圆阿昌也跟着磕了头,送灶王这位厨房的老大上天,祭祀也就完了。

  然后便是小年夜饭。这时候还没有&1dquo;小年”的叫法,这一天也没什么规定的吃食,大约都是跟着灶神吃。

  沈韶光准备了锅子,关了店门,四个人热热闹闹地吃涮肉。

  沈韶光把涮过的豆腐捞到碗里,蘸着麻酱、虾油、韭菜花的三合汁吃,又涮菘菜、萝卜、芋头之类,肉却吃得少,只涮了几个鲜肉丸子就算了。

  阿圆、阿昌都是肉食派,对各种肉片肉丸,百叶肚丝、猪血鸭血豆腐都没抵抗力,一盘子一盘子顺到自己的锅里,吃得热烈欢畅。

  于三则内敛得多,只用奶汤锅涮羊肉和菘菜吃。

  看沈韶光吃了几个灌汤小肉圆子就停住,于三站起来,&1dquo;我去揪点馎饦,你们谁要吃?”

  阿圆和阿昌都摇头,正吃得欢,谁要吃馎饦?你说这火锅子怎么就吃不够呢?难道真如小娘子所说,上辈子是火锅精?

  沈韶光举手,&1dquo;我要一点儿,要薄的,好煮好消化。”

  于三皱眉给她个&1dquo;怎么这么挑剔”的眼神儿,自去拿和好的面做馎饦。

  沈韶光日常被于三公主嫌弃,没什么主人威严地眯眼一笑。

  不一会儿,于三就用小竹盖帘托着一些馎饦片出来,一些是捻细细褶儿的花瓣馎饦片,一些则是普通的韭叶形状的。

  沈韶光笑嘻嘻地取了些花瓣馎饦下在自己锅里,其余的于三拿走都扔到了自己锅里。

  沈韶光和于三吃饱了,只喝着饮子,看两个小的吃。

  沈韶光记得前世自己十六七岁的时候也特别能吃,能一个人吃一只烧鸡,还得再加个烧饼。其实这世现在的年纪也不过十九岁,怎么胃口就不大行呢?难道胃口这玩意儿还玩两世累加?看两个酣畅淋漓的吃货,沈韶光只有艳羡的份儿。

  两个小货吃肉吃菜就吃饱了,并没劳动于三再去做一回面片子。

  吃了饭,于三领着阿圆阿昌收拾厨房、打扫卫生,沈韶光拎着阿圆给点的灯笼慢慢走回后宅去。

  老白作诗说,小宴以后&1dquo;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

  晏殊认为这是&1dquo;善言富贵者也。”而寇老西的&1dquo;老觉腰金重,慵便枕玉凉”就俗,忒俗,&1dquo;未是富贵语”。

  后来鲁迅先生也认为白乐天才是真正会写富贵气象的,全不用金玉锦绣之类字眼装点,一字未着富贵,却尽显富贵。

  沈韶光也觉得白诗富贵得很,并认为自己现在达成了白尚书诗中一半的成就,&1dquo;笙歌”没有,却有&1dquo;院落”,虽无&1dquo;楼台”,却有&1dquo;灯火”&he11ip;&he11ip;想着想着就把自己逗乐了,我这无处安放的幽默感啊!

  真正有&1dquo;楼台”那位,却没什么&1dquo;笙歌”,正在嘱咐给祖母上夜的仆妇婢子们,屋里烧着炭火未免干燥,茶炉子上留些温水,等太夫人醒了让她略饮一两口。婢子们都行礼答是。又嘱咐了两句别的,林晏退出祖母的院子。

  身后,仆妇关了院门。僮仆在前面提着灯,林晏一边想着今晚要调整细化的元正大朝会京兆巡卫安排,一边往书房走。

  朔风摇动庭院里干枯的树枝,又透过廊上雕花的棂子,拂过林晏有些冷峻的脸,吹乱了他大氅的系带,拍打着他的袍子角,配合着遥遥的更鼓声和一主一仆的脚步声,响在这冷寂的冬夜里。

  作者有话要说:

  1&1dquo;八百斤大寿桃——废物点心”的典故据说与慈禧有关,故事还是小时候不知道是《故事会》还是什么地方看的,也可能是小学生课外读物&he11ip;&he11ip;

  2根据宋范成大的诗改的。

  第43章年底大生意

  过完了腊月二十三,便真的是年根儿底下了,各个人家都忙着扫尘土、制春幡、换桃符,并准备屠苏酒、五辛盘、胶牙饧之类应节吃食及祭祀祖先的一应用品。到了腊月二十七八,店铺扫完尘土,挂了桃符,过赏钱,便准备关张了,只等过了初五再开门。

  沈韶光站在门口与菜贩肉贩们寒暄道别:&1dquo;春将至,郎君们家下福寿安康。”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