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尘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84章 流放路上的小炮灰19(第1页)

当农事官认真的翻阅了一遍记录册后,才同赵父商量:“请问我是否能把此册带回去仔细研究?”

赵父有些为难,这里面有他这一年多来的记录,还真舍不得。看看张巡抚,又看看农事官后,才试探着说:“这里面有草民一年多以来的种地心得和记录,大人如果真的想要,能不能让我给您誊抄一份?”

听他这么说,赶来的几位族老很急,就怕他得罪了大人。张巡抚和农事官倒是没什么不好的反应,农事官更是表示理解。

“当然可以,我要誊抄的那份就行,原件你留着。”

赵父听他这么说才松了口气,叫了赵煜过来:“煜儿,你抓紧时间把这上面的记录都誊抄一份给大人带回去。”

“是,爹,我马上去。”说完,赵煜就拿着记录册回屋了。

张巡抚这时才问向农事官:“刘司农,你看这土豆可否值得大力推广?”

刘司农对张巡抚抱拳:“回禀大人,虽然没有亲眼看这土豆的生长过程,但据那份记录来看,这土豆的种植并不困难,而且产量极高,如果真能扩大种植,那每年要少饿死多少人啊!

至于说芽后就不能吃了,会有毒的问题,在我看来跟它的产量相比,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只要在推广时跟百姓说清楚,并不费事。”

张巡抚边听边点头,随后才对赵父说:“你们这些土豆是否可以卖给官府?”

不管能不能大力推广,张巡抚也决定先把这些土豆买回去,明年先在军田划出一些地种起来。军田多的很,这些土豆并不会占用多少。

赵父当然答应,只是留下了一千斤来作为明年留种。

之后张巡抚连赵家的玉米都给收了,就因为刘司农说刘家的玉米粒大饱满,适合做种。

赵父以4文一斤的价格卖的土豆和玉米,最后家里的玉米和土豆全部卖了,一共卖了不到六十两银子。

赵宁看着这些银子,再想想赵父带他们三个去书铺买书时,随随便便就花了快两百两。再次感叹,在古代读书真费钱啊!!

但是当李家村的人知道这个消息后,买了土豆作种的人却非常高兴,现在都觉得自己买少了。要知道赵家只是三亩地的产出,就卖了三十多两银子。这样算下来,一亩地一季的产出就有十多两了,要知道这时八两银子就能买一亩上等地,三两银子就能买一亩下等地了。

而赵家用了种土豆的,照现在的说法,就是连下等地都比不上的开荒地。

这时没有买土豆作种的赵氏族人也急了,都到赵家来买土豆。

不过赵父并没有卖,留的这些是他算好够种三亩地的量,就算多出一点也是给自家人吃的。这些人之前不来,现在来也没了。

今年是没办法,才靠宁宁去山上寻,他可舍不得明年再让自己女儿上山寻土豆种了。

等赵煜誊抄好记册后,赵父亲自带着誊抄的那份送到了城里。他到衙门的时候,张巡抚正好要出门,看到他就停下来了。

“赵长东?我记得这是你儿子,叫赵煜是吧?你们父子怎么到这来了,是有事?”

赵父带着赵煜赶忙上前给张巡抚行礼:“拜见巡抚大人,犬子昨天把记录册誊抄好了,今天我就带着他来给刘大人送过来了。”

“哦,这么快就誊抄好了,拿来我看看。”赵巡抚感兴趣的说。

之前赵父拿出来的被刘司农一直拿着,他也不能去跟刘司农抢,后面赵长东又直接让赵煜去抄了,所以他一直没有看到,现在正是机会。

赵父忙拿出递给张巡抚,张巡抚打开,看到上面的字先是挑挑眉,看了下赵煜,这小子倒是有一手的好字。之后往后翻了几页,就没有什么兴趣了,他并没有种过地,所以上面写的虽然是白话,但他仍然很多不太懂。

不过索性也不用他懂,就像上次他去赵家一样,他只要带着懂的人就行了,过程并不重要,他只要结果就行了。

把记录册还给赵父,让他们父子等一下。又对守门的衙役交待了一声,去叫刘司农出来后,才抬步往外走。

不一会,刘司农就出来了,看他步履匆匆,就知道他对这份记录册的迫不及待了。

“赵兄弟,我可等到你们了,快快把东西给我吧!”赵父也不多说,把手里的记录册直接递给刘司农。

做研究的人都有一种痴性在,不管研究什么的,就像刘司农,虽然他看过一遍了,现在再次拿到,站在这门上就看了起来。

赵父看他要一直看下去,无奈提醒:“大人,您回去看吧,我们父子也要回去了,告辞。”

这时刘司农才反应过来:“哎呀,对不住对不住,你看我这……,我都不知道要怎么谢你们呢。”

“大人客气了,不用,不用,我们这就回去了,刘大人告辞。”赵父再次跟刘司农辞别。

“那行,我就不多留你们了,再会。”刘司农心急回去研究,也不跟两人多客气。

……

时间一晃又是一年。

赵家的小麦产量没有跟上一年那样高,赵父赵母不但没有失望,更多的是一种心安。土豆和玉米也和去年一样,收成很好。

今年的土豆还没收进家里,周边的几个村里就来买了,对于今年种了土豆的人家,都投去了羡慕的目光,种下一百斤,就收获一千斤,这谁能拒绝。可惜他们收获的土豆都不卖,要留着明年多种呢,也只有赵家有多的能卖出些了。

这一年来王虎跟赵家几个混的很熟了,经常无事时来混吃混喝的。他告诉赵家人,军田里的土豆也收获了,张大人高兴极了,那可是将近十万斤的粮食啊!

连军队的士气都因此长了很多,听他们说,有这么高产的粮,再也不怕饿肚子了。

连从赵家买回去的玉米种,产量都比以前产量高,也不知道是玉米种颗料饱满的原因,还是刘司农按着赵父记录册上管理的原因。

反正不管哪一种,都跟赵家脱不开。今年不管是小麦还是玉米,刚一收获,就被衙门的人来买走了,现在张巡抚对赵家的印象那可太好了。

这天,王虎又风风火火的来了,赵父以为他又来蹭吃了,忙对赵母喊多加两个菜。

谁知这次来的王虎却给他带来了一个足以让他失态失语的消息。

热门小说推荐
汉骧

汉骧

土木人穿越三国,成为一名兵户遗孤,前世本是蜀汉粉,今生却在袁术麾下。武不出其类,智不拔其萃,原来当牛马,现在又炮灰?龙骧利用技术优势,抢先在合肥筑城叠防,他挑起孙曹两家消耗,给刘备争取育时间,无论是冢中枯骨,还江东鼠辈,能坑皆坑。刘馥龙骧小儿狂悖无礼,曾言丞相去了合肥,也得送去烧窑搬砖,应兵讨之。曹操时机未到。刘勋闻桥蕤二女有国色,可惜困在那合肥曹操即刻点兵。周瑜龙骧好色奸佞,主公不可信其谗言。孙权你在教我做事?诸葛亮那龙骧表面奸佞,却敢在惊涛骇浪中行船,真不是等闲之辈,将军要匡扶汉室,此人可善加利用之。刘备先生不知,他就是备的人。诸葛亮???...

女记者

女记者

简介关于女记者来自农村的漂亮女记者叶丫丫,在纷繁喧嚣的城市里,遭遇了情感受阻经济困顿事业艰辛等困境,她流过眼泪,想过退缩,却笑在最后。在她身上,有我们努力追求成功的影子,也有我们经历过的酸甜苦辣...

最强上门女婿(水门绅士)

最强上门女婿(水门绅士)

偶然成了天南第一美女的老公,天南第一豪阀的上门女婿,叶风本以为从此过上了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幸福生活,可惜老婆不让上床,校花小姨子老是缠着自己...

武夫当国

武夫当国

公元1911年末,滦州起义,袁肃经历了人生重大的转折,他最终选择站在法统北洋政府的立场,经营属于自己的北洋少壮派团体,在重大历史事件中逐渐崭露头角并发展壮大,以铁血手腕统一中国,重铸北洋雄狮,捍卫中华威仪!第1章滦州郊外  已经是入冬的天气了,滦州一带早已是一片银装素裹。震惊宇内的武昌起义在一个多月前发生,给这个原本寒冷的冬天带来数不尽的火热。但凡能识得几个字的中国人都不难想象,大清国的江山总算让人给被撼动了。然而,即便革命烈火燎原之势,全国各省纷纷宣布独立,可烧到直隶时不知不觉竟弱势了不少,毕竟是靠近近畿的地方,纵然清廷的气数已近强弩之末,但总有几个实力派的身影笼罩在这里。在滦州东南荒郊的山路上,一支身穿蓝色新式冬装军服的新军小队正慢慢悠悠的前进着,队伍前面是六骑骑兵领路,马蹄和脚印在厚厚的雪地上留下一道逶迤的痕迹。一眼看去,领头的骑兵全部身穿着新军军官服饰,其中两人还披着厚实的狐裘披肩,可见职衔不低。至于跟在骑马军官后面的士兵,粗略算去也有三十多人。队伍整体上显得松松散散,士兵们一个个将双手交叉插在袖筒里,缩着脖子埋着头,就像是午后散步的乡野村夫似的,一副心不在焉的迈着步子。袁肃正是领头的六名骑马军官之一,只是此时他整个人显得神志恍惚,脸色异常惨白,微微躬着身子,让脸颊尽量躲在狐裘披肩的领子后面,彷佛大病缠身似的。倒不是因为他受不了这苦寒的天气,而是在一个月前发生的ldquo滦州兵谏事件rdquo时,被一名情绪激动的革命士兵开枪误伤,子弹正中肩窝,险些就伤在心脏要害上,抢救了大半个月才保住性命。枪伤未愈,伤口又渐起炎症,因此身体状况不是很好。...

美媚娇宿主绑定生子系统,多胎了

美媚娇宿主绑定生子系统,多胎了

简介关于美媚娇宿主绑定生子系统,多胎了姜桃花是雾灵山中一只又美又媚又飒天生天养的野桃花精,渡劫失败,灰飞烟灭意外得到一个生子系统。只要她在小世界中去帮助注孤生男主达到阴阳平衡,为他们诞下子嗣,系统就能让她复活并且帮助她修炼成仙。于是姜桃花毫不犹豫答应和系统做交易。世界一一向冷硬不近女色的铁匠萧淮,遇上了隔壁美媚娇不知羞的美艳小寡妇姜桃花,被撩得逐渐失控反控为主,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萧淮把姜桃花压在了墙上,双目泛红,我早就想教训你这个小妖精了!世界二龙景琰是个冷酷无情的战神王爷,不近女色,最讨厌女人,女人勾引他,无异于自取其辱。可是在遇到千娇百媚花魁姜桃花的三番四次勾引时,龙景琰心开始失控,他明白他的贞操即将不保,因为他内心强压的那啥已经苏醒,他想要姜桃花,狠狠欺负她。世界三排雷女主千娇百媚,又美又飒又撩又野,所有世界男主都是一个人,全部位面双洁。2这快穿就是短篇的小甜宠,所有位面女主都会和男主白头偕老,然后多子多福...

小阁老

小阁老

站在你面前的是大明王朝的守护者,万历皇帝的亲密战友,内阁辅的好儿子,十六十七世纪全球富。控制吏部三十年的幕后黑手,宗藩制度的掘墓人,东林党口中的严世藩第二,张居正高呼不可战胜。海瑞的知己,徐渭的东家,利玛窦的剃度人,徐光启等六位状元的授业恩师。大明诗坛遮羞布,七百余种各学科书籍撰写者,两千七百余项专利的明人,现代大学与科学的奠基者。海外汉人的保护神,新航路的开辟者,大洋秩序的维持者,全球大型工程的承包商。祸乱欧洲的罪魁祸,德川家康的义父,塞...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