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尘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五十九章 破敌(第1页)

燧枪射每分钟三到四,分两批开火每分钟也就六到八,已经达到了初期燧枪和训练的极限。还是神飞炮前三射最快,2o秒时间里可以射出去,不过还是按各种火器的射先后顺序像战争机器那样操作。沈飞的车营规模和弹药都比起戚继光的车营有过扩大,燧枪手带6oo子弹,火箭手带着36o支火箭,神飞炮带着4oo子铳,大将军炮带24o子铳。

八里车墙,没有办法绕到侧后,也不存在薄弱点,除了正面硬拼别无他法。蒙古骑兵起了冲锋,车营火力虽然很猛,弹雨也够密集,但是如果仅仅如此,限于射时间一长也会让对方的冲击线一点点逼近。真正厉害的是加了料的火药,化尸粉一沾上就像白磷弹颗粒一样嗞嗞响地往血肉骨头里钻,让人疼痛难忍,很快就会丧失战斗力,各种毒药又能短时间让人中毒落马而死。佛朗机和集火箭还经常能穿透前排骑兵的空隙击中后面的骑兵,八里长的车营无论敌军集中或分散都在弹幕的打击范围。

一群群骑兵落马血在地上流淌,又被混在火药里的化尸粉把血肉一点点化掉,在滋滋响声中化为一滩滩水再变成一堆堆粉末,开始还杂着一些惨叫声,一会儿后就不叫了,想必是人已经中毒死了。

约过了半个小时,前面几排蒙古兵已经被清空,受伤落马的敌军也都已经伤重中毒而已,蒙古兵开始产生了一些惊慌,尤其是还在被清空以后的前面几排马蹄脚印已经有了一些散乱,行进度也有了一些放缓,沈飞干脆下令“压过去”,随着一阵鼓点声,整个车城又齐头并进缓缓向前步步逼近缩短射程继续周而复始地开火。

又过了大约二十分钟,对面也响起了一阵密集的鼓声,看来知道横竖躲不过去了,蒙古骑兵又起了比之前更加猛烈冲击,一排排层层迭迭黑压压的一片更加密集了。除了常规的燧枪、佛朗机、集束火箭轮翻打击以外,沈飞也觉得再加点料了,黄旗一展,锣声一响,那支仿“泼喜军”点燃了手中铁壳火球的导火索,用轻型弹簧抛石机射了出去,射的是三斤一个的铁壳火球,这个射程可比燧枪远多了,可以落到18o到2oo米外,直接绕过了前面三排,打击后面的几棑。

短短一分钟内一次打击,三百颗铁壳火球在空中划出一条条弧线朝对面飞了过去,这个点火的时间有些参差不齐,什么时候爆炸也不一样,有些是砸进了对方人堆里爆炸,有些还在空中在对方头顶就爆炸了,那就更加厉害,砸出了空炸榴弹的效果。这些铁壳火球外面包的是薄铁皮,除了火药化尸粉毒药,爆炸时这些铁壳也会变成破片四散飞溅,这一波打击起码有七八百个人中招。这支仿“泼喜军”抛射铁壳火球火力简直比燧枪都猛得多了,西夏的正版泼喜军射石弹都能打得宋军哭爹喊娘,何况是沈飞这支扔炸弹的。

作战已经持续了一个半多小时,沈飞估计现在对面的蒙古大军起码已经有了两万好几千的伤亡,在加料火药之下,“伤”和亡的距离也就是2o多分钟。每次对面前几排倒下了,进攻的步伐稍有迟滞,沈飞就命令车城又齐头并进地缓缓逼进再开火,让对方退无可退。这样反复几次,过了一个半多小时,又造成了差不多数量的伤亡,忽必烈脸色越来越难看,已经明白一点点投入兵力的添油战术已经没有希望攻破车营了,终于来了个孤注一掷,旗令一卷,一阵鼓声响起,派出剩下的十万大军全部压了上来。

对面的蒙古骑兵不计伤亡地猛冲了过来,这次是持续不断,再也没有一点停顿,又填进去两万多条人命以后,士兵状态有些下降,车城的射终于开始慢了下来来,时不时有几骑突破六十步这个距离,冲到了五十步的弓箭的射程里,虽然冲到这个距离的骑手差不多都已经带伤,没多久又栽下了马,可是这些骑手也有不少人在栽倒之前射出了箭矢,已经有稀稀拉拉有几十枝箭分批射到了车营,虽然因为射手中毒将死没了准头,大部分被车墙档住,有一些被士兵格开或者避开,不过这些格挡和躲避的动作也让火器射击产生的空档,更多的骑兵冲过了死亡距离射出了箭矢,偶尔有穿过车城的箭也被拔开,只是又影响了射和弹幕出现了一些空隙。

沈飞皱了皱眉,下令“虎蹲炮火力补充”,又是一面令旗和喇叭声,躲在车营后面的牵马骑营也把虎蹲炮的三个铁爪架住了地面,调整炮口射出霰弹。虎蹲炮的射程和神飞炮差不多,骑营装备的数量也是原版的两倍12o门,一次4o门轮换齐射,只打那些冲过六十步战线的骑兵进行火力补充。

虎蹲炮不是子母铳的设计,铅弹直接装在炮膛里射,轮番射击了一个多小时就炮膛过热,为了避免炸膛不得不停止了下来,冲过空隙的骑兵逐渐多了起来,每逼近十步就要倒下几十骑兵,可是即便有一半中毒倒下,总也还有一半逼近。在拿人命堆,前面几排当盾牌的玩命打法下,经过一个小时,终于有一部分骑兵逼近到三十步的范围。令旗再变,最近部分战车里的燧枪手、火箭手把武器换成了长刀、长枪、夹刀棍、大棒作为奇兵打开车门出车近战。能冲到这个距离的大多是重骑兵,奇兵用地躺功和《九阴真经》里的“蛇行狸翻”刀砍马脚,棒打马头、夹刀棍捅马腹,只杀马不管人,重型兵器不破甲也能伤敌,长枪手再刺杀落马的人。

奇兵出车肉搏近战绝不离开战车的三十步范围,这原本就是戚继光车营操典的规定,这里远处更有很多敌军人马尸体被化成了水和粉末,也是为了避免被化尸粉误伤,万一蹭破点皮沾上一点就死定了。一辆战车配2o个士兵,1o个正兵1o个奇兵这个编制倒是没有改,八里车城如果每辆车都出十名奇兵肉搏共有一万人,根本没有必要,只是被接近三十步的战车才出动奇兵近战,每次也就一百多人,也是轮番出击,扫清距离范围里的敌人就退回车中。

正兵继续用神飞炮调高炮口打击远距离的敌军,反正是霰弹,不追求精准,神飞炮最大射程有两到三里,为了填补火力密度,车载神机箭,纸筒卷成的简易版仿黑尔火箭,一次齐射四十,也带着尖啸和烟雾腾空而已,落到7oo到9oo里的范围炸开,只是威力还不如铁壳火球,也就是比一窝蜂大一点,不过却惊起了很多马,胡乱冲突,自相踩踏倒下了一大片。八辆车载大将军炮也开始轮番开火,开始了3o步范围近战,18o到15oo米不同层次火力打击。

还是奇兵营肉搏参战杀敌效率更高,一个小时,敌军又差不多伤亡了两万,其中死在奇兵手里就将近九千。虽然是轮番出击,不过沈飞以为奇兵消耗的体力更大,疲劳程度更高,何况今天连续作战到现在,其他士兵的状态也不比奇兵好多少,辎重营是在行动途中补充食品中,作战过程中没有办法停下来吃饭。

奇兵的武功水平下限也就是全真派三代弟子,一时这样拼杀下去未必顶得住,能够逼近三十步线的敌骑也越来越少,战果已经足够,就两声锣响命令奇兵全部退回车中了。回到了车中的奇兵又拿起了燧枪和火箭,火力又有所加强,后面的辎重兵又往前面补充了火箭和子铳,和原版不同,辎重营里除了食物还增加了弹药储备,毕竟车营规模比原版大了几倍,消耗的弹药也多,辎重营运送的也有车营同等数量,随时可以补充消耗。

随着作战时间的延长,敌军的兵力已经消耗过半,也有些承受不起伤亡,攻势又逐渐放缓了下来。沈飞还是老办法,你们不来,我就过去,又有两声号角响起,保持连环射击的状态下,整个车城又缓缓向前逼近,这种战术就像《射雕》丐帮君山大会人人肩并肩挤压逼进把敌人挤下悬崖那样,樊城外没有悬崖,但是有汉水,有唐家河,敌军就是渡河上岸的,别说放缓攻势,即使后退,哪怕车城度不如骑兵,只要一点点挤压过去,主肖让敌军退无可退的时候。

只是这次车城不是齐头并进,两边推进的辐度比中间部分更大,慢慢形成了一个弧形,并且弧形的弯曲度一点点加大,从高度往下看就像一轮弯月。敌军的冲锋也分好几钟方式,不是一直都分散冲锋,八里车营不是都能直射杀伤敌人,两边的正前方往往没有敌人,必须调整角度倾斜射击,即使是大量杀伤的霰弹,也有不少是重复打击,没有把所有炮火充分利用起来,这就是沈飞和黄药师、秦九韶研究之后想出来的应对这种情况的一个办法,受到南朝刘裕北伐的“却月阵”的启,可以说是反用却月阵,把向外弯曲改成了向内弯曲。

刘裕北伐时曾在黄河边用却月阵以两千步兵用战车击破北魏三万骑兵,也是战车破骑兵的一个战例,沈飞和黄药师、秦九韶说起战车可以对付骑兵时他们俩想起来的,经过钻研改进而成。刘裕一度收复洛阳和长安,让有同样志向的辛弃疾极为向往,留下了“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感慨。

今天这个反向却月阵则相当于对敌军骑兵的一种合围,战术思想更接近于现代战争的侧翼火力比正面火力杀伤力更大,敌军每逼近一段需要付出的代价更加沉重。即使接近了,集束火箭的杀伤力也能挥更大的威力,靖难之役燕军都已经冲进明军阵营了,还是会被单兵集束火箭反杀,这才成就了一窝蜂“明代喀秋莎”的威名,再加上燧枪弹的补充,几乎可以使敌军无法逼近,本来车营只要火力够猛往往是不必奇兵出车近战的,刚才敌军兵力多还有压力,现在兵力单薄至此,就已经攻守异势了。

戚继光的车步骑营弹药储备基本要求是“终日打放不停”,这支兵力、装备数量都翻倍的车骑营在弹药储备上也是翻倍,要求携带至少可以持续使用两天的弹药,反正在军中普及了龙象般若功和其他基础武功以后,士兵的体力大增,加上后面的辎重营,多携带一些弹药也并不困难。敌军骑兵步步后退,车营一点点进逼,不断通过近程、中程、远程各种火力打击敌军,随着伤亡越来越大,敌军已经渐渐出现了溃败之势,已经有些马匹开始乱窜。车营还是步步为营,一点点不断挤压用火力杀伤对方,火力杀伤越大,最后起致命一击时越是轻松安全。

喜欢签到诸天从笑傲江湖开始请大家收藏签到诸天从笑傲江湖开始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