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尘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9章 试验新型模式(第1页)

时间来到十月中旬,白芨的肚子好像突然就不长了,停在了半个月前的模样。

高氏看过以后说怀相很好,可算是把大家的心放回了肚子里。

那就好,那就好,这人家七八个月都没有大小姐五个月大。

白芨松了口气,看来还真是自己抢了小家伙的养分。不过也确实要控制了,要不然生不出来怎么办,这里又不能剖。

前山村的工程队原本有四队共一百人,现在6续回来了一些。

汪县令按照白芨说的法子,除靠山村外,又选了一批人,由白明理带着干活,只等着出师。

孙主簿对这个也很重视,先让所有人都学盘炕,打算把整个县下的村子都改一遍,这个钱由县衙垫着。

他们还考虑到,这村民哪有钱啊,索性今年连税都不收了,只打了白条,让他们分两年补齐。

反正都已经这样了,也不在乎这点,债多了不愁。

上面有人给汪县令指点,既然一心赌民意,那就赌把大的,成了锦上添花,没成本来就要蹲监牢,多条罪名算什么。

汪白轩恍然大悟,开始了大动作,并积极筹备宁水工程队伍,每个村子都有,愿意吃苦的就来。

这个举动点燃了整个宁水,好官那不足以用来形容汪县令,青天都还差点意思。

百姓看到了希望,迸出不一样的生机,走起路来都带着风。

前山村是话题中心,工程队就是从这里出来的。另外人家还教全县百姓手艺,连带着把晒土砖的方子都交了出来,那抽一成的钱合情合理。

体量不同,加盟和分成的比例自然不一样,白芨也没想过拿那么多,只是汪县令还有孙主簿这么做,就顺势接了。

“大小姐,我和几位叔爷爷商量了一下,那些穷困的村子我们就不抽成了,让他们也少掏点钱。您看,这个事成吗?”

“你们决定就好,我说过不会管具体的事。”

“诶。”

白正文笑了,心里有些得意,自认为已经摸到了大小姐的性子。

嘴硬心软。

白芨看他这样就知道在想什么,翻了翻眼睛,转过头去观摩村民种田。

要是你们不说我也准备这么做,村子与村子差距太大可不好,少这么点钱换来别人的感恩戴德,这买卖很划算。

张茂在现那一片紫云英之后,干劲十足,把周边几座大山和小水沟都逛遍了,可惜也只到了些许散落的。

这些肯定不够村子全部田地都种,只好选那些良田种上。

种地和别的不一样,不能搞平均,养地是个漫长的过程,今年要种在下田里,基本没效果。

白芨自己没有亲手种过田,只在小时候帮着捡稻穗什么的,大一些就切土豆去了。

她对用稀盐水选种,晒干然后拌着粪肥的播种方法有点好奇,带着自己的椅子来到了田边。

村子的黄牛数量不多,为了赶时间,全村的青壮都上了。

这个时候,白芨又决定搞事。

原本按照计划,冬日过后,村里打算种麦子的,但这一回大小姐扣下了二十亩田,还从山上弄了好些干草放到田里。

“大小姐,你这是?”

面对村长的询问,白芨摇了摇头,没有明说,而是继续指挥族人按自己的要求犁地。

在现代,有着多种多样的种植和养殖模式,宣传的时候说得很好,可到最后还是亏的。

稻田养鸭和养鱼,曾经风靡一时,南方很多村子都试过这种法子,事实证明并不好使。

在那个时代不行,并不代表在这里会亏。两个时代最大的差别就是亩产,其次是人力成本。

亩产高粮食丰收,自然单价就低,经济水平好,打工比种田赚得多,那收成达不到预定目标就划不来。

但大兴不一样。

亩产三百多斤,人力几乎不要钱,闲着也是闲着。

作为种庄稼的老手,看着看着周围的人就知道大小姐要干什么了。这种犁地的方法,肯定还是种稻子用的,只是需要这么深的沟吗?

还有那些干草是用来做什么的?

白芨找不到合适的话来解释元素,只能用典故搪塞,“古人种田都会烧掉田里的杂草,这跟咱用草木灰肥田是一个道理。”

庄稼生长,钾和氮是排最前面的两种元素,以前在乡下的时候,能把人熏哭的尿素,袋子里有薄膜的氯化钾,这两种肥是一定要施的。

现在纯靠有机肥,只能借用一下古人的办法。好像,淘米水也算钾肥来着?

白芨有些记不清了,只记得嬢嬢洗被单的时候,经常用到这个,说这东西还可以肥田。

经她这么一解释,大家就懂了,觉得很有道理,前人的经验肯定是有用的。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