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尘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5章(第1页)

第二日,李轻舟就把两封信交给了码头上往下游运货的货船,他们除了运货,也能帮忙捎带些东西和信件。

而镇上也渐渐多了些面容悲戚、蓬头垢面的陌生人,都是被大水毁了家的可怜人,一路逃难到这里。

流民多了,镇上也有些乱。常常有偷窃、争抢、打斗生。

“要不要过段日子再来摆摊?”李轻舟看着远处为了一个馒头大打出手的流民有些担心。

月笙思索了一会儿,还是摇了摇头,“还是继续摆吧,之前就耽搁了好几天。若总是这样摆几天又歇几天,我怕日后生意就不好做了。而且应该不会一直这样。”

李轻舟也知道这个理,就没再劝。只是之后隔一会儿就会来摊子上瞧一瞧。

好在没几日,县里就派了人过来,都骑着高头大马,腰间挎着大刀,十分有气势。很快就安排人员搭了大木棚,把流民都聚在一处,并询问登记在册,还分了药汤。

有了官府的人在,流民们心里渐渐有了期盼,也安分了许多。

镇上的医馆药铺纷纷开始义诊,商铺们也或多或少地会给流民们提供一些粮食衣物。无论是真心行善,还是为了博得客人的好感,至少一切都在慢慢往好处展。

月笙等人见流民中还有许多幼童和老人,有些于心不忍,也特意网了几网鱼送去了大棚。

但流民们不可能一直安置在大棚里。果然,官府的人来的第二日,就召集了各村的村长,把流民们分到了各个村。

清河村也领了十多个流民回来,哪怕村民中有人不愿意,但见了随行的配着大刀的官差,也只能缄默不语。

村里没有空闲的房屋,只能先搭了个木棚暂时安置这十几人。之后村长又动了村里的汉子帮着流民们搭房屋。

李轻舟自然也在其中,他又开始忙碌起来。

--------------------

第23章

==================

“我今天回来去地里看了下,倒了的那几行玉米叶子已经在转黄了,估摸着是活不成了。我想着干脆都砍回来算了,把地收拾了再撒点儿绿豆小豆什么的,说不定还能收点儿。”

“也好,现在玉米杆子还能,收回来剁碎了还能喂鸡。绿豆小豆家里应该还有些,就撒那几行应该够用。”李轻舟侧躺在月笙身旁,一只手拿了蒲扇,慢慢地扇着风,“不过我这些日子不得空,要辛苦你了。”

“不费事儿,反正也没多少。你们帮着建房建得怎么样了?”

“要不了几天,村长也没领到多少安置这些人的银钱。说是建房,也只是先暂且帮着搭几间土房,好歹有个遮风挡雨的地儿,日后就看他们自己的本事儿了。”

月笙眨了眨眼,表示了解。

第二日出摊回来,月笙就和重山两人去了玉米地里把倒了的那些玉米全砍了,捆了几捆扛回了家。又拿了锄头把玉米桩子全挖出来,重新翻了一遍地,才把用水泡胀了的小豆种子撒在地里。

月笙他们在地里干活儿的时候看到了许多同样来砍玉米杆子的人,都是和他一样,打算毁了再种点绿豆、小豆之类的。虽说现在种有些晚了,产量可能没那么好,但总比看着玉米烂在地里强。

只是手下砍玉米杆子的动作再利索,口中却免不了要抱怨几句。

也有人和月笙搭话:“月笙啊,你们也来砍玉米呢。我瞧着你们地里倒得好像不多。”

月笙自然不会表现得太高兴,这样容易让人觉得自己在炫耀,只能平平淡淡地回:“这次不过是运气好罢了。”

“,也是。老天爷若是不给活路的话,谁也没办法。只盼着收粮之前再别遭灾了。”大娘摇着头叹了口气,不再说话,继续埋头干活。

月笙也敛了敛眉,种庄稼的就是如此,只要粮食一天不受到仓房,就一天不能放下心。

一共就三行玉米,月笙和李重山干活又都是不含糊的。用了一两个时辰就把玉米收完,豆子也撒在地里了。

天气热了,蚊子和蠓虫也多了起来。月笙不过去地里做了会儿活,身上就被叮了好几口,起了好几个红疙瘩,连脸上都有,在地里干活的时候还没注意,一回了家月笙就一直在挠,这一挠就肿了一片。

“快别挠了,等会儿该破皮了。”陈秀云一眼就瞧见了月笙脸颊的红肿块,连忙制止了月笙的动作,“家里还有艾草,我去煮点水给你洗洗。”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