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尘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3頁(第1页)

這個女孩就是Tree,她是這次舊京之旅中,李赫替代李宇見的第一個舊人。或許不是第一個,他記不清了。

露台

有時候至關重要的信息早已明晃晃地出現在你的眼前,那時尚且不清楚它的含義,眼睛注視過,轉瞬便拋在腦後。

在手機推送的訂閱信息中、下班候車的站台附近,甚至商場裡的巨幅海報上,書筠都曾見過那幅抽象畫作,來自群展「鏡花水月,一個世界沉入了湖中」。

隨著時間的流逝,展覽的信息徹底消失了,無論是網絡頁面還是實體海報,再也找不出一處可用來證明這個展覽曾經存在過。

直至某些藝術媒體的「檄文」湧現,消失的展覽才被人再度想起。

《撲朔迷離:在舊京「失蹤」的十四幅韓國畫作該何去何從?》

能搜索到的此類聞,無論中文還是英文,全都被霍書筠看了千八百遍。儘管如此,鳴山藝術館還在繼續對外開放,沒有法律部門的人上門,聞暫且也停留在藝術版塊,沒有轉換成社會聞。

捲入事件中的異國畫廊名叫adagio,創辦於四十餘年之前,是爾的老牌畫廊之一。長期致力於推廣傳統藝術家畫作以及向全球收藏者提供本國藝術史的教育,官網上是這麼寫的。

目前adagio畫廊和鳴山藝術館的關係維持著一種微妙的平衡。聞中的「協商」、「商談」,似乎在強調他們尚且沒有動用法律武器的意思,但是一茬茬的藝術聞多少讓人疑心,不方便動用法律的時候只能打輿論戰,是誰在給現狀施壓呢。

到底發生了什麼,只有內部的高層知道。

筆記本的文檔上寫滿了已知的各類信息,光標還在繼續閃動,書筠注視著頁面最下方的一個日期,正是因為知曉了某天發生的一件事,她才覺得,說不定她是數家藝術媒體競爭者中,最有可能獲勝的人。

去年某個韓國旅行者死在了舊京,那是一起刑事案件。聞出來的時候,報社的人收到了訊息,他們例行公事,派記者去探訪一番。但在那裡他們得到了指令是,不接受採訪,一切無可奉告,不可以將那裡的事外傳。

這樣的情況每年都有很多,他們習以為常了。書筠作為負責的人,那天打了很多電話,試著見一些人,幾乎毫無收穫。他們混亂的隻言片語中只透露那個被害的男子在韓國從事畫廊行業,「好像有點地位,你們千萬不要亂說話,小心變成國際糾紛」,別的就一概不肯講了。

出於對藝術行業的關注以及隱隱的逆反心理,她搜索了近期即將在舊京開展的數十個藝術機構。鳴山藝術館的展海報中,某間來自爾的畫廊名字赫然在列。

霍書筠慣於搜尋分析信息,猜謎是她生活中的習慣,一塊缺角的拼圖被嚴絲合縫拼上去了。她記了下來,僅此而已。

現在想來,那個人的運氣真的糟糕,既丟失了畫,又失了性命。舊京一定不是他的福地。

這篇文檔一直處於打開狀態,她隨身攜帶自己的筆記本電腦。這是這段時期內她心中最為關注的事,既是為了一個的工作機會,也和個人的好奇心有關。

想到這件事如果傳出去,一定會有人從結果開始反推陰謀論——鳴山藝術館搶奪了畫作,又把合作方的人給滅口了。

儘管一個人不能代表一群人,一件事不能代表整個城市,但人就是很愛看熱鬧又很狹隘的靈長類動物。想到舊京從此便能喜獲哥譚市的名聲,她覺得挺有意思的。

書筠現在是自由人,從報社辭職後她有很多時間梳理手中的資料,之後可能親自去一些地方找些線索。提辭職的那天,老闆如釋重負般鬆了一口氣,好像烏雲終於肯離開這片潔淨天空了。她知道他一直害怕她做出什麼事,她看起來做什麼事都是有可能的。其實也沒什麼好做的。

目前她最想做的是作為無業人士,過點舒服的日子,辭職後她終於有時間睡滿八個小時了。

生活的度一下慢了下來,她嘗試去過幾次以前不常去的地方。她得承認,春夏的舊京是漂亮的,只是過去太忙了,她沒有時間欣賞風景。

就如現在,她在酒吧的露台上看著夕陽每一分鐘的變化。良久過後,方才回神。太賣力了,今天的夕陽實在太賣力了,她不禁感慨這比花了四百塊買的當地遊樂園門票還值,遊樂園的煙花秀是要在免費夕陽面前甘拜下風的。

她沒有一個人去遊樂園,而是像藤壺一樣加入了小學同學的家庭周末游。媽媽(小學同學圓圓),小寶寶,小寶的爸爸,小寶的小姑,小寶的舅舅,編外人員書筠,勉強也是個小姨。這麼一個浩浩湯湯的大家庭在外面玩了一整天,五個大人輪流給小寶王子抬轎子,其實是搬運嬰兒車。

那是書筠第一次抱嬰兒,一點不會抱,胳膊隨著時間流逝,每秒鐘都在往下墜。而且她太瘦了,胳膊和胸口都是突出的骨頭,小寶也被抱得很難受,但是小寶王子很給面子,不是自己媽媽,他就沒有哭鬧,只是面色尷尬地伸長小腿,可能是打算在這個女人撐不住的時候,他能平安雙腳落地。

終於精疲力盡,她把孩子還給圓圓。

「我抱了多久?」

圓圓看了一眼手機,「三分鐘。」

我的天啊.....她擦擦腦門上的汗,疑心圓圓看少了時間。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1t;)

&1t;: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