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尘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47章 剑门关在手(第1页)

第147章剑门关在手

自古以来,大军入川的通道只有两条,一是北方从汉中到成都的金牛道,二是从东边荆襄沿长江,过三峡,走水路入川。

至于小道,那就多了,洋巴道、米仓道、还有天宝年间唐玄宗为杨玉环开辟的荔枝道,三国时邓艾灭蜀时走的阴平道,只不过小道崎岖,不能走粮车,无法供应大军的后勤。

邓艾虽通过阴平道灭蜀,但他的方法却没有推崇,原因便是如此,若是当时江油的守军能坚持数日,邓艾的数千士卒只有一个结局,那就是全部饿死。

李晔欲入川,没有条件走水路,唯一的选择便是金牛大道。

此道又称石牛道,因秦王伐蜀,石牛粪金,五丁开道的故事得名。

从勉县,走阳平关、阳安关、白水关、葭萌关、七盘关,直至剑门关(剑阁),出了剑阁之后,到成都便是一马平川,再无阻碍。

而从阳平关到剑门关,全长四百余里,而后勤并不是民夫从阳平关,一路将粮食送到剑门关,而是沿途分了二十余个驿站,每两个驿站相距二十余里,每个驿站负责一段路的运输。

平时驿站中也就几个人,大军行进之时,每个驿站多达上千人,整个金牛道上,上万人一起日夜不停的运送粮草。

也正是道路崎岖难行,且又太长,所以途中消耗很大,往往一百万石的粮食,能运二十万石到剑门已经很不错了。

虽然损耗巨大,但关中运来的几十万石粮草,还有汉中府库的一百多万石粮草,军粮这块倒是不缺,沿途民夫也足够。

但这路实在是难行,窄的地方仅能通过一人一马。

到了拦马墙,听到流水潺潺,此处西流河把两岸山岭隔断。

必须在两岸开路,先下至深切的谷底,渡过西流河再攀岩上升至山岭顶部。

两岸山崖,立壁千仞,山岩皆呈淡红,植被浓绿滴翠。

不时有薄雾飘飞,如临仙境。放眼望去,一条古道宛如飘带把悬崖、流水、奇石、丛林、峰峦、岩洞.沟连为一轴绝佳的风景画卷。

兵卒多有到溪流中取水。

“这些水能直接喝吧!”

向导是本地人羌族人,名叫昙曜,这辈子还是第一次给皇帝当向导,从才开始忐忑不安,几天过后,也能如常了。

皇帝陛下不可怕,怕的是皇帝身旁的兵丁,动不动亮刀子。

好在昙曜几天来也明白了,只要离皇帝十步开外,大家都是好朋友,十步以内,那些兵丁看他的眼神也就变了。

听到皇帝问话,昙曜随即说道:“可以喝,我们从小到大都是喝山里的水长大的。”

李晔看向绝峰之处,隐约有栅栏村寨。

“山上有人吧?”

“有,此处是余休人的村寨,他的族长旱青老头是个好人。”

李晔见到山谷有十几个人提着腊肉,猎物走过来,试图跟兵卒说话,但没人听懂他们说什么。

“陛下,他们想用手上的肉,跟你们换点刀还有角弓,用来打猎的。”

李晔看到有兵卒驱赶这些山民,随即阻止了,对内侍张喜道:“看他们要多少弓箭,刀,可以换一些。”

“诺!”

昙曜道:“陛下,我家里也有不少腊肉,能不能换一张弓。”

这角弓看起来可比他们手上用的木弓好上太多了,既轻便,射的也远,用来打猎太合适了。

李晔笑道:“朕送你一副就是。”

一把角弓,制作成本在二十贯左右,好的甚至一百贯,皇帝陛下赏个百十贯,太正常了。

“谢陛下!”

前锋朱珍派人回报,大军已经到达翠云廊,剑门关守将韦煜不敢擅专开关,已经遣人报龙剑节度使杨守贞。

敬翔道:“陛下,若是杨守贞不肯开关,我军当遣小队从米仓小道迂回入剑门。”

李晔道:“杨守贞不敢如此,来人啊,传朕的话,让西平郡王杨复恭,左右汉中军指挥使杨守亮,杨守忠,三人只带亲卫随从,快马加鞭,前往剑门。”

“诺!”

“剑门关自武侯建关以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古往今来,从未被正面攻破,且连绵百里栈道,守军只要临走时放一把火,则大军进退无门,实乃险地哎!”

李晔笑道:“剑门虽险,但自汉公孙述在西川称帝,后又有刘备据西川、汉中称王称帝,蜀汉之后又有成汉政权,蜀地割据者不胜凡几,爱卿且说说,这些政权皆有山川之险,为何其国祚都不过五十年呢?”

敬翔回道:“这是因为国家之险,在人心,不在山川啊!”

这话回的,机灵!

……

剑州、剑门关。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