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尘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62页(第1页)

「再来两碗红豆粥,」罗子庚补充。孔信落座,抓起桌子上的茶喝了一口,「那什么,你那小碗拿给我看看。」罗子庚有心用这珐琅彩吊吊他的胃口,但转念一想孔信什么性格啊?一准能发觉他的意图,到时候若直接抬腿走人,自己哭都没地方哭去。遂将书包拎起来在他面前晃晃,「放心,带来了,我们吃完饭再好好看,我觉得假不了。」「你觉得假不了就行了?罗少好大能耐啊。」「别说啊,这一次我的第六感特别灵敏,一看到那小碗,我就觉得是真品,」小笼包陆续端上来,罗子庚给两人调配蘸料,「还没上手呢,就一眼看过去,直觉告诉我的。」孔信咬开一个汤包,嗤笑,「吹吧你。」罗子庚笑笑,「等着看。」茶足饭饱,孔信心情不错,罗子庚太懂得抓他弱点了,什么先不说,两屉鸡汁汤包将人喂高兴了,一切好办。罗子庚拿出那对珐琅彩小碗,孔信眼睛一亮,还没上手,就觉得有种生态盎然的古韵油然而生,这种几百年来沉积下来的时光印记,是后人费尽心思也仿不出来的。接过来双手慢慢摸索着,瓷质细腻、彩料鲜明,无与伦比的手感令人爱不释手,满清宫廷专供帝王贵人赏玩的极品彩瓷,鉴赏起来,简直是一种享受。翻过来,&ldo;雍正年制&rdo;四字双行落款字迹端正,孔信兴致勃勃地笑道,&ldo;行啊,小犊子,运气真不错,这碗你怎么收的?&rdo;&ldo;期末考试那天,&rdo;罗子庚给孔信倒一杯茶水,慢悠悠地讲开,&ldo;晚上班级聚餐,院里一同学说他的邻居有对瓷碗想出手,我第二天就跟他去了趟扬州,本来以为就是民窑,最早也到不了晚清,结果一看就傻眼了,珐琅彩!&rdo;孔信笑,&ldo;没带够钱?&rdo;罗子庚苦笑,&ldo;不是没带够钱,而是我根本就没有那么多钱,2007年佳士得拍卖过一个雍正&lso;杏林春燕&rso;珐琅彩碗,成交价一亿五千多万,我哪有那么多钱?&rdo;孔信看着他点漆般的眼睛,心尖一阵酥麻,几个月前罗总从二十层楼跳下来,留给罗子庚的是几十亿的巨债,还清这些债让他穷得叮当响。遂问,&ldo;那你怎么买到的?用了不正当手段?&rdo;&ldo;怎么可能?&rdo;罗子庚无语地看着他,&ldo;我想反正已经来了,死马当活马医吧,结果我一问,你猜他们开价多少?&rdo;孔信想了想,&ldo;三百万?五百万?&rdo;&ldo;九万九!&rdo;孔信眼皮子狠狠地一抽,&ldo;多少???&rdo;&ldo;你没有听错,九万九,&rdo;罗子庚道,&ldo;他们兄弟三人,九万九比较好分钱。&rdo;孔信差点一时撑不住要撒手人寰,跟被雷劈了似的,单手掩面,喃喃道,&ldo;我已经很久都没有捡这样的大漏了……现在全民收藏,这漏放在整个古玩行里都八百年难得一遇……你小子这简直不是运气……开挂了吧,你家是造金手指的?&rdo;罗子庚微微一笑,&ldo;当时我就觉得这三兄弟糙了吧唧实在不像是懂收藏的人家,后来一问才知道,原来这对碗是他们父亲在文革时期当积极分子,从一个被打成走资派的大学教授家里查抄的,后来那大学教授受不了侮辱自杀了,他们父亲见这小碗图案挺好看,就偷偷留了下来。&rdo;孔信没有说什么,当年孔家也曾被查抄,百年收藏毁于一旦,虽然后来又退还了一些,但没收的是官窑,退还的是民窑,还有很多根本就是残品。孔老爷子曾经给毕生的收藏汇编成册,从记事起,孔信就跟着父亲走南闯北,试图将这本《古今阁长物志》上记载的藏品一件件都买回来,但直到现在,也不过是冰山一角,收藏主要看缘分,缘分尽了,强求不来。&ldo;孔哥?&rdo;罗子庚见他发呆,伸手在他眼前晃晃,&ldo;怎么了?你不高兴?&rdo;孔信倏地回过神来,&ldo;没有,只是突然想到世事无常,唉……我们子庚也能一个人下乡去收货了,不是当初那个被人碰瓷的愣头青了。&rdo;&ldo;喂!够了啊,再提黑历史就跟你翻脸,&rdo;罗子庚瞪眼,没几秒钟又笑了,伸手摸摸他的脸颊,&ldo;我能有长进,要多亏你指点。&rdo;孔信看着他俏皮的小虎牙,一时被蛊惑,任他摸到脸上才怔了一下,骤然变色,一把拍掉他的手,&ldo;找事儿吧你?&rdo;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