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尘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3节(第1页)

其实,大王氏心中又何尝不是这么想的呢,她是个处处要强的人,在儿女婚事上当然也是要挑好的,不落人后。她的长子娶了妹子的女儿庾惠果,那庾家可是老牌士族,又是皇亲国戚,这门儿亲事算是亲上加亲,又是很好的政治联姻,大王氏比较满意。

眼下要说在朝堂上说得起话的要算太原王氏那一家,如果一切顺遂的话,大王氏当然是想在太原王氏的那几个年纪合适的郎君里给自己的女儿选上一个,这也是她一开始就把太原王氏说在前头的原因。

“我省得,待五娘及笄了,我再带她出去走动走动,再看一看,有没有比王家那几个郎君更好的。”

“嗯,除了太原王氏,还有高平郗氏,谯国桓氏,陈郡殷氏等,这些都可以瞧一瞧。咱们可不要跟那些因军功升上来的士族联姻,谢家有长房那一个就已经够了。”姜氏慢慢扳着手指道,这会儿跟前也只有她跟大儿媳妇在,所以一个不小心倒把心里话说出来了。

关于长房谢修和萧氏的政治联姻,说实话得利的应该是整个谢氏宗族。姜氏真是庆幸好在二房没有适龄的郎君跟萧家联姻,不然说不定就会是她的孙子娶萧氏了。她的观念还是代表绝大多数一流士族的观念,就是不是万不得已,绝对不要跟比自己门第低的家族联姻。

大王氏在门第观念上甚至比姜氏还要固执,自然认可婆婆所说。她曾经想过,要是让她处在长房吴氏那个位置上的话,是绝对不愿意让自己的儿子娶萧氏女的,吴氏那边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就那么同意了娶萧氏进门儿。

说起来,吴氏娘家的门第肯定是比不上大王氏,当时娶她进门儿时,谢家的门第还没有现在高。吴氏娘家是学儒的家族,讲究一个实在,所以在考虑族中儿女亲事的时候,比较现实。这种观念自然也深深刻在了吴氏心中,况且她是个以丈夫为天的人,觉得既然跟萧家联姻,对于丈夫的仕途有益,当然是要支持他了。因此在丈夫回家一跟她说了大将军为自己的儿子谢修和萧家的女儿牵线做媒,她没多说就同意了。

这或者就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各人所愿意取的东西不一样罢了。

不过,万事万物都在发展变化,今日看着烈火烹油,明日可能就是昨日黄花。姜氏和大王氏又岂能算得准。

反正婆媳两人统一了这挑女婿的条件,后面又说起了四郎谢尚,他是大王氏的第二个儿子,今年已经十七岁了,他也是因为祖父谢博的突然离世守孝,把这说亲的年纪都延后了。

姜氏说起这个孙子挑媳妇儿的人家,依旧是老生常谈,不过是在她提到过的那些一流士族人家里选。

所以,接下来的一两年,谢家的媳妇儿里面最忙的就该是大王氏了。不但要帮着婆婆姜氏主持二房的中馈,还要走亲戚,见官媒,打听一双儿女合适的婚嫁人选。

大王氏在跟婆婆姜氏谈话后就忙起来了,姜氏也没有闲着。一方面更加尽心地教导小孙女儿谢妙容,另外就开始让阿杞去挑点儿年轻貌美的婢女们到跟前来,她要亲自调|教一段儿时间,然后给自家老三塞去做侍妾。

姜氏觉得吧,刘氏都已经从中年往老年过渡了,要指着她为老三生个儿子恐怕是比登天还难,再怎么样也不能让老三绝后啊。老三的基因可是几个儿子里面最好的,万万不能让他断在了刘氏身上。

这也不怪姜氏如此想,主要是刘氏今年三十六岁了。

三十六岁,在这个时代,很多女的都当祖母当外婆了。试问,祖母和外婆生儿子,这个在很多人心中,算不算是想起来就要莫名意味咧嘴笑之事?不过,也有女的在这个年纪生了孩子,可那是极少极少发生的事情。

就连刘氏自己,一直在喝嫂子新安长公主送她的什么可以送子的神药,自从出了孝期,除服后,也有小半年跟丈夫同房,但一直都没信儿,她心里也是七上八下的呢。毕竟在她这个年纪,要坏上孩子真得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