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尘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1章 唐代皇家所用(第1页)

两个人对双耳银锅观察许久。

这锅高14厘米,口径28厘米。

敞口,宽折沿。

沿两侧对称焊接有附耳,附耳铆接半环形立耳,口下颈部外凸一条弧形条带。

腹壁直,器底较深,圜底。

只是这锅包浆了,外表有些乌黑,一看就是很久没有清洁过。

杨富贵面朝江辰,询问道:“江辰,这煎中药的锅,也是你收废品收到的?”

“对,废品价,六块钱那样。”

江辰坦诚道。

收购过程都被直播出去了,根本不是秘密,没必要掖着藏着的。

“乖乖,六块钱收来的,哈哈!”李修海端着银锅,语气中有些羡慕,研究了片刻他评价道:“江辰,怪不得杨老板总是说你眼光毒辣,看来真不是吹的,瞧这煎中药的锅,都包浆成啥样了,黑不溜秋的,一般人谁能想到这东西是银子做的?”

听到这话。

直播间的观众惊呆了。

——【我擦?!这锅是银子做的?!】

——【银子好像5.5块一克啊,这锅这么大,少说两斤多吧,估计能卖个一万块那样!】

——【操!六块钱收的,一万卖!这是多少倍的利润啊!】

——【还得是辰哥专业,锅都这么黑了,他还是能一眼看出锅是银子做的!】

杨富贵也有些惊讶。

因为他还真没看出来,这黑漆漆的锅能和银子沾边。

“李老板,这真是银子做的?”

“那肯定,就是包浆把银色盖住了,你不信,我把它擦干净就知道了。”

说罢。

李修海让服务员取来酒精,清水,和一团白色的棉回来。

拿到工具,李修海笑眯眯的开始清理双耳银锅,他先是擦了银锅的一只耳把,在酒精的分解作用下,脏污被洗净,银锅把手露出了一块指甲盖大小的银色,在灯光照射下闪闪光,非常漂亮。

“瞧瞧,是银的吧!这锅的质感不错,用料还很扎实,不过纯度太低了,价格自然就不高。但我试了下,这锅大概18oo克,卖个一万块还是没问题的。总的来说,六块钱赚一万,赚翻了啊!”

听到这话。

江辰咧嘴一笑,“要不,李老板再仔细看看?”

李修海摆摆手:“不用看,我每天都和金银打交道,不会出错的,这银子的纯度确实低。”

看江辰那不以为意的表情。

杨富贵觉得不可能这么简单,便把银锅拿到面前研究。

他凑近被擦出的那块银色观察。

随后又要来酒精和棉,在银色附近继续擦拭,随着银色的面积扩大,杨富贵的表情就越是沉重:“李老板,你大意了啊,这锅的纯度确实不高,可你忘了一点:这锅的银纯度为什么不高。”

李修海不以为然:

“还能为什么,当然是技术落后了。不过都21世纪了,就算是村里的小作坊都能轻轻松松把银子做到9999纯度吧,他这银锅才......”

说到这。

李修海的大脑忽然宕机了。

他终于反应过来。

有点将信将疑道:“老杨,你的意思是,这锅有历史?”

现代的科技,足以让匠人把金银的纯度做到99999,纯度越高越受人欢迎,纯度低的,只会被人鄙夷;唯有技术落后的古代,受限于技术,纯度能做到999就很了不起了。

杨富贵点了点头,他边擦拭锅的污垢,边说:“我看了一下,这锅有花纹,是唐朝时期最流行的花鸟几何纹,其有花有鸟,以及各种几何图案进行点缀,且锤击成型,通体光素......”

听他说到了重点,江辰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说明杨富贵还是有真本事的。

江辰侃侃而谈道:

“锅,古代也称鍑,属烹饪器。在唐代,茶道流行烹茶法,因而也将其作为烹茶之器使用。如唐代6羽《茶经·四之器》就说:鍑以生铁为之......洪州以瓷为之,莱州以石为之,瓷与石皆雅器也,性非坚实,难可持久。用银为之,至洁,但涉于侈丽。雅则雅矣,洁亦洁矣,若用之恒而卒归于银也。”

“说明唐代追求用银锅来烹茶,当然也仅限于达官贵人才用得起。不过,从唐代墓穴出土的银锅附近,往往同时出土大量的丹砂、钟乳石、石英等药物,证明唐代权贵喜欢用银锅炼丹,是烹茶、炼丹、煎药的工具。”

“但从这件银锅的体积看,其容量很大,用料扎实,加花纹精美,做工细致,结合往年的考古现,这锅肯定不是普通的权贵能用得起的,必然是唐代皇家使用的烹茶之器。”

清明踏青快乐读书!充1oo赠5ooVIp点券!

(活动时间:4月4日到4月6日)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