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尘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7章 朝堂交锋下(第1页)

但王党之所以是王党,那就绝不会让王崇一个人孤军奋战,毕竟若真是坐实王澄勾结胡人,不仅是王家会被连累,很多王党的官员一样会受到牵连。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无论如何他们都不能让王澄出事。

何为党争,就是只管党同伐异,不问是非对错。

“陛下,此事事关重大,不能单凭贺御史一面之词就认为王大都督有罪,说不定其中另有隐情,望陛下明察秋毫。”中书舍人陈池出列。

“陛下,微臣也认为陈舍人言之有理,王大都督一向对朝廷忠心耿耿,朝野共知,微臣相信他绝不会做出养寇自重,勾结胡人之事。”兵部侍郎尹直出列。

“陛下,王大都督镇守凉州多年,屡次为朝廷击退胡人和羌人,为朝廷立下了汗马功劳,若朝廷单凭一面之词就要处置王大都督,岂不让边关数十万将士心寒?”司农少卿杜振出列。

“陛下,微臣认为此事必须要查个水落石出,不妨由我御史台派出御史远赴凉州,一定为陛下查明真相,若查无此事,也好还王大都督一个清白。”治书侍御史乔泰提出了一个看似很公正很中立的办法。

萧玠面上波澜不惊,心中却在冷笑不止。这个办法听着不错,但凉州离洛阳十万八千里,等御史赶到凉州,估计王澄那边该销毁的证据早就销毁了,该灭口的也早就灭口了,御史台能查出东西就见鬼了。再者说,这个治书侍御史乔泰是御史台的二把手,又是王党的重要人物,他派出去调查此事的御史肯定也是向着王澄,说不定最终还要倒打一耙,告监察御史贺屹一个诬告之罪。

不到一盏茶的功夫,朝堂上已经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官员出列为王澄说情。

这些官员有文有武,涉及三台五省六部十一寺监,几乎涵盖了朝廷所有的机构,他们倒不全是王党成员,有一些不过是与王党交好的官员,关键时候选择拉王党一把。

萧稷的面色愈加阴沉,却没有作,只是冷眼看着这一切。

眼看如此多官员站出来为自己儿子说话,王崇多少也恢复了一些底气,沉声道“陛下,王澄是老臣的儿子,老臣自认还是了解他的为人的,他是断不会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的。贺御史所上奏折,只有只言片语,并无任何人证物证,实在难以教老臣信服呀。”

“是呀,没有人证物证,实在无法教人信服呀。”王党官员纷纷附和。

萧稷看向贺屹,沉声道“贺御史,你说王澄私自向漠北胡人走私盐铁,可有人证物证。”

贺屹一时语塞,叹了口气,摇头道“启奏陛下,臣没有……”

百官一时哗然,尤其是王党成员彻底沸腾了,纷纷指责贺屹无凭无据弹劾封疆大吏,混淆视听,其心可诛。

萧玠在一旁看着,心中也不禁有些可怜贺屹。

他知道贺屹为什么拿不出证据,是因为王澄走私盐铁一事是宇文萱派人告知他的。

宇文萱那边在王澄身边安插了一个人,那人深得王澄信任,每次跟胡人交易都会带上他,他每次都会暗中记下交易的时间、人物、货物重量和数量、钱款,写成一本小册子派人秘密送回洛阳妙人舫。

宇文萱将小册子半夜丢入监察御史贺屹府中,贺屹是出了名的刚正不阿,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宇文萱也就是利用他的耿直,让他出面弹劾王澄,目的自然就是逼反王澄,王澄一反,天下必然大乱,到时候就是他们大周复国的好机会。

贺屹果然不负宇文萱所望,连夜写奏折弹劾王澄,在他看来,虽说目前暂无人证物证,但此事事关朝廷西北边关安危,朝廷绝不能等闲视之,理应查个水落石出,若是王澄当真向胡人走私盐铁就要坚决查处,若是最终证实此事是子虚乌有也可以还王澄一个清白,也安了朝廷和天下百姓之心。

“陛下,微臣认为,事关朝廷西北边关安危,朝廷绝不能等闲视之,臣恳请暂且先召王大都督回京,调查清楚真相,若证实此事子虚乌有,我贺屹愿意亲自向王大都督负荆请罪。”

面对众多官员的指责,耿直的贺屹毫不退缩,反而提出了一个自认为合适的解决办法。

这下王党的官员更激动了,脾气好的顶多就说一句荒谬荒唐之类的,脾气不好的直接骂贺屹居心叵测其罪当诛,好好的朝堂成了菜市场一般喧闹。

萧玠也不知道该夸贺屹耿直还是该笑他无知。

王澄是绝对不会回京的。

按照朝中惯例,边关大将不能在一个地方任职过三年,为的就是防止地方将领拥兵自重,但王澄是个例外,他在凉州大都督的位置上一待就是十几年。

每次朝廷要将王澄调往他处任职,羌人或者胡人好巧不巧就会立即犯边,朝廷无奈只能让王朝澄暂且留任凉州大都督,先率军抵御羌人或者胡人。

如此几次,朝中就有传言说非王澄不能镇凉州,王澄不在,西北不宁。

明眼人都看得出背后是王党在造势,却也无可奈何。

王澄这一留任就是十几年,几乎将凉州打造成他的独立王国,三十万西北边军几乎也成了他的个人私兵。

也正是因为王澄手握三十万大宁最精锐的西北边军,虽说王崇在朝中党同伐异,结党营私,但朝廷投鼠忌器,萧稷也只能对王党的所作所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坐视王党在朝中做大。

而王党在朝中做大,又进一步稳固了王澄凉州大都督的位置,使其留任凉州大都督十几年,朝中也无人敢有异议。

王崇和王澄这对父子,一政一军,牢牢把持住从朝堂到地方的军政大权。

萧玠知道,在萧稷心里,无时无刻不想铲除王家,只是一直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机会。

在原书中,萧璜能崛起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帮助萧稷成功铲除了王家,而萧玠被杀的原因就是因为他是王家的外孙,萧稷对王家的痛恨有此可见一斑。

但是如今风水轮流转,在萧玠的一番骚操作下,萧璜现在却成了王家的孙女婿,而萧玠自己这个王家的外孙反而跟王家一刀两断。

今日萧玠特意参加这次朝会,就是特意来帮助萧稷对付王党,他要让萧稷知道,他萧玠不再是王家的外孙,而是他萧稷的儿子。

“启禀父皇,儿臣有事启奏!”萧玠不再沉默,慨然出列。

(注三台是指司隶台、谒者台、御史台

五省是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秘书省、内侍省

六部是指吏部、礼部、工部、户部、刑部、兵部

十一寺监是指太常寺、光禄寺、卫尉寺、宗正寺、太仆寺、大理寺、鸿胪寺、司农寺、太府寺、将作寺和国子监)

喜欢穿书第一剑,先斩猪队友请大家收藏穿书第一剑,先斩猪队友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

热门小说推荐
霍格沃茨吉祥物

霍格沃茨吉祥物

作品简介...

空间剑神

空间剑神

作品简介斩杀千里,诛魔罚道...

太子妃竟是个小村姑

太子妃竟是个小村姑

简介关于太子妃竟是个小村姑爽文!复仇爽文!从头爽到尾!爽点密集!请谨慎食用!原本石家的双胞胎姑娘可以过着与其他京都贵女一样吃穿不愁,有人侍候的生活,可妾室为了一己私欲将当家主母残忍害死,沈岚就这样死在满是血污的榻上,而她的孩子在奄奄一息之间被人遗弃,好不容易保下一个其中一个女儿又在即将成年之时被人算计,无助的死在死人堆里。谁承想,被遗弃的孩子并未死亡,而是被人捡走养到十三岁!机缘巧合之下,妹妹见到即将离开人世的姐姐,她们在最后关头认出对方,见到姐姐惨死,妹妹心痛不已,在得知自己的身世之后,乐千千毅然决然孤身一人来到京都,决心为母报仇,为自己的亲姐姐报仇,为自己的养父母一家报仇雪恨!谁料,却在关键时刻惹上冷面太子,想逃逃不掉,想躲无处躲,就这样被强抢入府,从此开启她的太子妃生活。坐在满是红枣桂圆的喜榻上,女孩仍旧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竟然都是真的,她一个乡村长大的小村姑,竟然嫁给当朝太子,一跃成为万人敬仰的太子妃!可这些都不是她真正想要的,看似高贵的位置她也不在乎,人人都羡慕她飞上枝头,却没人知道这其中的心酸与苦楚(故事以宋朝为背景,架空构成,人物并非历史人物,请勿对号入座,谢谢!)...

从武动乾坤开始签到

从武动乾坤开始签到

穿越武动乾坤,成为狂刀武馆的席弟子吴云,本想着抱林动大腿咸鱼就行,却获得签到系统,一不小心反而成了林动的大腿。在林家族会签到,获得奖励玄天宝录!在狩猎大会签到,获得白虎血脉!在符师塔签到,获得混沌神魔观想法!…林动和吴云成了好兄弟,带着两头火蟒虎,相伴游历天下。吴云林动不愧是天命之子,只要跟着他就能不断刷新签到,获得奖励。林动吴云是我的好大哥,总是帮我获得各种机缘。林貂像吴云这样讲义气的人太少了,好好跟着他混。林炎世上只有两个人可以骑我,一个是我主人林动,另一个就是吴云,林貂不算,因为他不是笔趣阁mbiqujucom各位书友要是觉得从武动乾坤开始签到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武夫当国

武夫当国

公元1911年末,滦州起义,袁肃经历了人生重大的转折,他最终选择站在法统北洋政府的立场,经营属于自己的北洋少壮派团体,在重大历史事件中逐渐崭露头角并发展壮大,以铁血手腕统一中国,重铸北洋雄狮,捍卫中华威仪!第1章滦州郊外  已经是入冬的天气了,滦州一带早已是一片银装素裹。震惊宇内的武昌起义在一个多月前发生,给这个原本寒冷的冬天带来数不尽的火热。但凡能识得几个字的中国人都不难想象,大清国的江山总算让人给被撼动了。然而,即便革命烈火燎原之势,全国各省纷纷宣布独立,可烧到直隶时不知不觉竟弱势了不少,毕竟是靠近近畿的地方,纵然清廷的气数已近强弩之末,但总有几个实力派的身影笼罩在这里。在滦州东南荒郊的山路上,一支身穿蓝色新式冬装军服的新军小队正慢慢悠悠的前进着,队伍前面是六骑骑兵领路,马蹄和脚印在厚厚的雪地上留下一道逶迤的痕迹。一眼看去,领头的骑兵全部身穿着新军军官服饰,其中两人还披着厚实的狐裘披肩,可见职衔不低。至于跟在骑马军官后面的士兵,粗略算去也有三十多人。队伍整体上显得松松散散,士兵们一个个将双手交叉插在袖筒里,缩着脖子埋着头,就像是午后散步的乡野村夫似的,一副心不在焉的迈着步子。袁肃正是领头的六名骑马军官之一,只是此时他整个人显得神志恍惚,脸色异常惨白,微微躬着身子,让脸颊尽量躲在狐裘披肩的领子后面,彷佛大病缠身似的。倒不是因为他受不了这苦寒的天气,而是在一个月前发生的ldquo滦州兵谏事件rdquo时,被一名情绪激动的革命士兵开枪误伤,子弹正中肩窝,险些就伤在心脏要害上,抢救了大半个月才保住性命。枪伤未愈,伤口又渐起炎症,因此身体状况不是很好。...

长夜余火

长夜余火

灰土上所有人都相信,埋葬在危险和饥荒中的某个遗迹深处,有通往新世界的道路,只要能找到一把独特的钥匙,打开那扇门,就能进入新世界。在那里,大地是丰饶的,就像流淌着奶与蜜,阳光是灿烂的,似乎能洗去寒冷和阴晦。人们不用再面对荒芜怪物感染畸变和各种危险的事物。在那里,孩子是快乐的,成人是幸福的,一切都是美好的。灰土上长夜余火...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