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尘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86页(第1页)

胤祈朗声道:“儿臣承蒙雍亲王教导,心中自然是感激的;与弘昼一道读书,也是情谊深厚。可这些情分,都只是血脉亲情,全无其他。儿臣胆敢称雍亲王一声四哥,就只是把他当作四哥,当做是父皇的儿子。与弘昼亲近,原也是因为他是儿臣四哥的儿子,是父皇的孙子,是儿臣的侄子。之后才是因为和他处得久了,自然有些情谊。”

康熙略偏了偏头,看着胤祈,道:“你这么说,倒是不怕朕说你薄情,不知感恩?”

胤祈道:“四哥悉心教导儿臣,这是恩情。弘昼与儿臣,既有叔侄情分,又有同窗之谊。这些儿臣都谨记在心,也都用心回报。只是在儿臣心中,这些私情都是亲情而已。既是亲情,又怎么能越过了儿臣对父皇的情意。要说亲情,父皇才是与儿臣血脉最近的人啊。”

康熙脸上似笑非笑,道:“你的意思便是,你与胤禛亲近,与弘昼友善,也都是因为朕的缘故了?”

胤祈略笑了笑,便道:“却也不纯粹是。不过若说最初,不是因为父皇,儿臣与四哥也不是兄弟了,又怎么会有如今的亲密友爱。只是略熟悉了之后,儿臣觉得四哥极有兄长的风范,又是难得的性情纯善方正。兼之儿臣与弘昼一处读书起坐,便日渐与四哥亲近起来。

“至于弘昼……论及最初,也是父皇宣召他进宫,儿臣才得以与他熟悉。不过之后儿臣日日与他同进同出,一起读书,一道起坐,自然情分不同他人。他又是真心待儿臣的,儿臣自然也真心待他好。”

康熙听了,这才收起了那种要笑不笑的古怪表情,道:“那你明知老四和老十四不对付,今儿又为什么要帮老十四说话?既是你和老四亲近,就不该想着帮老十四的忙了。你帮了老十四,老四心里不高兴。回去弘昼必然要学话给他听的,你这不是给胤禛添堵吗?”

胤祈看了看康熙,道:“当是时,儿臣只是想起当年曾受父皇斥责时,父皇面上神情,却是比胤祈更加难受痛苦。便知道这世上父母,责罚儿子,都是伤在儿身,痛在己心的。那时儿臣便想着,尽己所能,不愿见父皇再为做儿子的伤心受苦。

“十四哥性子骄傲倔强,众人皆知。父皇责罚他,他便是心里觉得自己错了,也难开口认错。到最后,狠狠地责罚了十四哥,仍旧是父皇心里最为难受。儿臣便替十四哥开脱几句,也教着他认个错,父皇少生气些,这不也是皆大欢喜的事情。”

又看了看康熙,胤祈才继续道:“四哥不喜十四哥,这儿臣也知道。只是这却与儿臣不怎么相干,儿臣那时候,也没想到这个。儿臣实不相瞒,因十四哥骄纵,儿臣对他这位哥哥,也并不如何亲近尊敬。只是方才心里想的,不是谁的私仇私谊,最要紧的,还是父皇了。”

等他话音落下,过了好一会儿,才听见康熙深吸一口气,然后便见他坐直了腰身。胤祈心中紧张无比,面上却是一派平静,只两只眼睛看着康熙,淡然无波。

康熙忽地叹了口气,道:“朕活了这么些年,从顺治十八年登基到如今,也足有六十二个年头,养了三十多个儿子,到如今,竟是只有你这么一个,还敢跟朕说真心话。”

他神情中很是落寞,却又忽地笑了,道:“不过再想想,朕却也不是那等孤家寡人。还好,还好,还有朕的老二十三,敢和朕说说心里话……”

胤祈看着他眼角的皱纹,笑着的样子却让人觉得冷寂,只是那种欢喜又是真实的。胤祈心中松了一口气,却又觉得无比愧疚。眼睛忍不住就觉得酸涩,喉咙里堵着什么似的,咽不下去,却也吐不出来。

可他不能告诉康熙——其实我,也是在骗你。

~~~~~~~

过了几日,康熙朝会时,竟是让胤祈跟着站在他身边听着。胤祈实在是不敢站在康熙的御座旁边,可康熙只是拉着他的手,胤祈也不敢用力甩掉,只得直愣愣地站在那儿。

果然便见好些个臣工都拧着眉看着他,胤祈连抬头也不敢,哪里还能听见他们都说些什么。好容易熬到了散朝,胤祈松了口气。

幸好这只是小朝会,若是正儿八经的大朝会,胤祈怕是自己就要被人看杀了。

看着他这么局促不安的模样,康熙却是笑得乐呵。胤祈也不知康熙这是故意这么做,好看他笑话,还是原本没那个意思,这会儿不过是顺势乐呵一把。他也不敢问,只低着头看着胸前朝服上的纹饰和金珀的朝珠。

康熙笑着摸了把胤祈的脑袋,道:“不过一个小朝会,普普通通的阵仗,怎么就吓成这样?朕还以为你有多大胆子呢。”

他说话时是笑着的,可这话里头含着的深意,就足够胤祈好生琢磨一阵子了。胤祈却不敢耽搁,立即便回道:“父皇……儿臣哪里就大胆了。儿臣历来就小心得很的。”

康熙愣了一下,叹道:“瞧你,又多想了不是。朕原先就说过你,多思伤身。你这样小的年纪,整日里就寻思那么多,朕也担忧你日后……咱们也是父子,父子间说话,哪里有那么多讲究了?你却是别乱寻思了。”

这几乎是解释自己没有胤祈所想的那种意思了,胤祈顿时受宠若惊,忙道:“儿臣一味胡思乱想,已经是成了习惯了。却让父皇担忧了,是儿臣的不是。”

康熙叫他近前,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你还小呢,这些事情日后慢慢改过来就是,朕还能责怪你不成?唉,还是听你叫朕阿玛心里舒坦。”

胤祈从善如流,立即便叫道:“皇阿玛恕罪,胤祈感恩不尽。”

康熙笑了笑,便道:“你可知今儿朕叫你随朕上殿,是什么意思?”

偏心

胤祈自然是猜不透康熙的心思,也不敢随便回答,便摇了摇头。抬头看着康熙,等着他给个标准答案。

康熙却也没有想让胤祈回答的意思。也不等胤祈开口,康熙便道:“咱们满人的孩子,历来是早成人,早当家的,这不同于汉人,二十岁才算是成人了。当年太祖时,太宗便是八岁起就领兵,掌正白旗。先皇继位也不过是九岁之龄,率军入关,奠定我大清万年基业。而朕虽不及太宗与先皇,也是早早就参与朝政,数十年来,不说有功,总也是无过。”

胤祈连忙逢迎,极尽恭维之能事。康熙自然高兴听这样好听话,且他功绩本就不凡,胤祈所言,多数也都是实话。听得心满意足,康熙便点了点头,道:“成了成了,别拍马屁了。”

然后康熙才又道:“便是你的哥哥们,也都是一早就跟着听政了的。胤礽……便是八岁那年,朕带着他上朝堂……”

胤祈顿觉惊悚,康熙这话又是什么意思?拿他和废太子比……这是在说宠爱他,还是说怀疑他同样有争位的心思?

康熙却是没察觉他心里的想法,只是接着道:“大阿哥当年,虽说学问不算好,却也是十三四就跟着上朝;胤禛也是十三岁成了亲就领了差事的,跟着御门听政;老八……即便是老十六那般不出息,十六七时也出了尚书房,跟着上朝去了。”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