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尘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98页(第1页)

胤祈到了她身边,她才放下了手里的佛珠,摸了摸胤祈的头,将他揽进了怀里,轻声问道:“阿哥怎么来了?额娘这儿今晚却是不方便留你吃饭了。我们要停食祈福呢。”

摇了摇头,胤祈道:“儿子不是来讨饭吃的。却是想要跟额娘讨个主意。儿子心里头有个想法,若是当真能做成了,日后必定大有裨益。可是儿子却又怕这事儿弄巧成拙了,发到不美。是以犹豫不定,辗转反侧。”

静嫔看着胤祈,过了一会儿,便叹了口气,抬头道:“小荷小蕊,你们俩去旁边高贵人那儿瞧瞧,她今儿早起时似是有些发热,不知道现下好些了没有。若是还是热度不减,就让人去宣太医去。这病了不能拖着。”

两个宫女应声出去了,静嫔身边的那两个也是机灵的,跟着出去,也不关门,只是站在外面守着。

然后静嫔才道:“阿哥这时候又来,可是有什么要紧事儿?”

胤祈犹豫片刻,这还是他第一次和静嫔说这些事情。

原先不了解静嫔,只以为她是个韶龄就入宫的天真软糯的小姑娘,又喜欢上了康熙这么一个老头子,胤祈是想要护着她的。

后来隐隐觉得,静嫔没有她表面看起来那么纯净简单,只是胤祈却也没想过把自己的筹谋和静嫔商量。虽说是母子,可他毕竟从小儿就不在静嫔身边长大,他们之间也不太熟。

再到后来,渐渐亲近了些之后,胤祈却也没想过让静嫔帮他谋划些什么。毕竟男人的事儿,若是连老妈老婆都上了,免不得显得那男人没出息。

只是今儿的事情,实在是件极大,极要紧的事情。胤祈若是谁也不和他商量,就真的径自做了出来,怕是日后不后悔也要后怕。

且若是这事儿,静嫔说真不可行,胤祈自然也不会倔强着非要做不可。

虽说胤禛脸上的泪痕让他有了那样的想法,他却也不是为了那泪痕就做不明智之举的人。

于是便不由得想要和静嫔商量一下,这事儿究竟值不值得做。就算是值得做,又会不会有什么危险,得不偿失。

静嫔也不催促胤祈,只是看着他。

胤祈又想了一回,便小声道:“额娘,明日就是皇上继位的时候了,可儿子瞧着,怕是太后心里对于皇上继位却有些不甘愿的。”

静嫔不说话,只是点了点头,胤祈便又道:“这事儿……原本不该咱们掺和。只是,儿子想着,这却是个机会。”

他看了看自己的手,道:“再有十天,才是儿子九岁生辰,怕是想要和哥哥们似的荣光加身,还要有个十年了。只是……儿子却不想等那十年之后。”

胤祈拉住了静嫔的手,道:“儿子也有些自己的想法,男儿在世,谁不想顶天立地?且儿子被先皇教养那么些年,说实话,心已经大了,怕是做不得平常人了。”

叹了口气,他又道:“儿子自己也有些抱负,虽说现下儿子年纪还小,却也不是那些个不懂事的孩童了。早早上朝堂上历练,也是先皇的期待,也是儿子自己的意愿。”

然后又看着静嫔的眼睛,道:“儿子也想着,若是能到十六岁上就出宫建府,身份高些,也好请旨奉养额娘。额娘在这深宫里,待得够久了。”

“可皇上是个再谨慎不过的人,怎么会用我这么一个小孩子?可不是玩笑似的。皇上如今虽说还算能将我看入眼,却也只不过拿我当作玩意儿似的,要说重用,却不可能。便只有……我做些什么,让皇上心里头也有我的份量。”

胤祈看着静嫔道:“额娘,儿子想着,这时候若是能去和太后说几句话,让皇上明日的继位顺顺当当,却是一件极好的事情。”

他又有些忧虑神色,道:“只是儿子却还又担心,这事儿,一不小心,就容易弄巧成拙。”

~~~~~~~

静嫔默默地看着胤祈,过了一会儿,才道:“额娘这些日子与太后也算亲善,还能在她老人家面前说上几句话,若是你当真想要……额娘也可以陪你过去走一趟。只是你是当真想好了的?管了皇上的事儿,日后可就是不能脱身了。”

胤祈听了,不由得也心生退缩之意,只是眼前总是忍不住闪过胤禛流着泪的样子。这也不仅仅是为了日后计,他心里对于胤禛的同情,也占着很大的份量。

随即又想起了那时候在康熙面前说过的那些话,胤祈心里更加坚定了一些。便咬紧了牙,点了点头。

静嫔便叹气,道:“也罢了……不过我却还有句话,要告诉你知道。”

说情

因有静嫔这么一句话,胤祈连忙道:“儿子听从额娘教训。”

静嫔叹道:“你说的,也是条捷径,能让你尽快地在皇上面前露出来了。只是,这要是真掺和进去了,你今后,在皇上心里头,大约也就只能做个近臣了。”

这句话也算得上是是一针见血的了,胤祈顿时默然。过近则狭,是为人臣之大忌。历来伴君如伴虎,此时皇帝喜欢了,你就算离得再近,也是什么都好;再一时皇帝不喜欢了,那就是失仪无礼,般般都是错处。

便是十三阿哥,此时也不敢再和胤禛如同原先在潜邸时那般亲近了。记得两个月前还见到十三阿哥和胤禛说笑,此时却纯然是人臣的模样了。

静嫔摸了摸胤祈的脸颊,又道:“你如今年纪小,其实想想也是不妨的。你又历来和皇上那边亲近些,去寻太后说几句话也不算什么大事。只是今上却不像是先皇那样了。他是你个哥哥,不是你的阿玛。”

胤祈抿着唇,寻了一会儿,静嫔的话,说的当真都是道理。

兄长和父亲,自然是不同的;兄弟情和父爱之间的距离,也相当遥远。同样的一件事,康熙或许只是笑过,就当做没有发生;但是如果是被雍正抓到了,怕是不掉脑袋,今后这一辈子也都差不多完了。

再加上他又是那么个眼里不揉沙子的性情脾气,康熙在时,他还努力收敛,说一说戒躁用忍的道理。此时康熙没了,他可不就是没人管束,想怎么使性子发脾气就怎么来了。

只是胤祈却一直怀疑着,胤禛对于他的情感,不止是兄弟之间那么一点单薄的情意。

若是说兄弟情,皇家这些个兄弟们之间,哪里还有什么兄弟情了。特别是康熙的这些个儿子们,相互之间那都是仇敌。哪怕是一母同胞呢,不仍旧像是胤禛和十四阿哥那样?即便是好些的,五阿哥和九阿哥之间,也不见得就有多么深厚的情谊。

也只有结成了同盟的,那才真正是有些情分在里头的。而即便是这一种情分,也单薄如纸,在利益面前,几乎是不堪一击。

即便是胤禛对十三阿哥,八阿哥一党当中,八阿哥对胤禟胤俄,这样被后人都称道的兄弟情,难道就没有利用和防备了么?

若是当真不防备,为什么历史上怡亲王一直到康熙六十一年五月才又回到御驾前?若说是胤禛没有那个能力让十三阿哥重回政坛,那么胤祈经历的这个康熙五十八年,十三阿哥的复起,掌控镶黄旗和丰台大营,又是谁一手推动的?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