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尘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頁(第1页)

次日清晨,天才將將亮。林嘉寶就穿著青衫,戴好方巾,就等著林大郎去村尾買好酒肉,然後去拜訪老秀才。

「寶哥兒,等急了吧?

今日張屠夫家的肉被鎮子裡的大戶訂走了,這是我去鄰村換的肉。」林大郎急急的用手摸了摸額前的汗珠,氣喘吁吁的說道。

「不礙事的,大哥。慢些也無妨,老師這個時辰應該也才是剛起身。我們這

就出發吧。」林嘉寶安慰道。

緊趕慢趕,終於在天大亮之前,趕到了老秀才的門前。

林嘉寶請守門的小童,去院內通報老秀才。在門口等了一刻鐘後,林嘉寶和林大郎才得到肯,拎著東西進了門。

「學生見過老師。」林嘉寶進了門,就衝著坐在上方的老秀才作揖行禮。

老秀才起身虛虛扶了扶,就讓林嘉寶起身。「明年二月就是縣試,需得好生努力。即已將家中瑣事處理完畢,下月便來復學吧。」

「學生謝過老師。」得到老秀才的準話,林家兄弟倆高高興興的回家去了。

回到家中,林嘉寶就鑽在披房裡,從床底翻出木箱子,把原主珍藏的書小心翼翼的拿了出來。

左不過都是些四書五經之類的,還有一些集注,抄本。林嘉寶將房將屋內的案桌仔細擦乾淨,然後將書放在了案上,粗粗的翻閱了一番。

心裡估算有大半的字還是認得的,只是有些地方不解其意。幸好自己在現代念的是中文系,多多少少還是有一些地方是相通的。只是閱讀和斷句習慣和古人不同,這個估計得慢慢改善了。

林嘉寶靜坐在房中,閉上眼仔細的回想關於童生試的一些情況。原主也是去考過一回的,但是由於自身的才學有限,在縣試就落了榜。

陳朝的童生試與明清相仿,分為縣試、府試、院試三個階段,縣試多在二月舉行,由知縣主持,一般考五場,分別考八股文、試貼詩、經論、律賦、策論等。

府試多在四月,一般由知府主持,考試內容與縣試相仿。

院試則是三年兩考,分為歲試和科試,一般由學台大人主持。歲試考校的是在縣學學習的生員,科試是從童生中選拔生員。只有成績優異的生員,才能去參加下一級別的鄉試。

林嘉寶回憶完後童生試的情況後,看著手中的書猶如燙手山芋。看來想要過童生試,自己怕是要狠心下一番苦功夫了。

還好自己在現代有練過幾年的書法,只是字形字體與原主相差甚遠。得想個理由矇混過老秀才和同窗才行。

這段時間先在家中多研讀幾遍書,多臨摹些原主的字才行。等下月去學堂先聽同學怎麼念,自己跟著來吧。免得古今字音不通,漏了馬腳。

第2章2、第二章

次月清晨,林嘉寶起了個大早,整理好自己的衣冠,拎上林老娘特意縫製出來的書袋,意氣風發的往村裡的學堂走去。

剛至門口,便聽見朗朗的讀書聲,老秀才站在案前踱著步,拿著書領讀,堂下的學生們跟著念。

學生們年紀不一,大的有如村頭族老家的孫子,今年已二十有一,小的便如前面坐著的保甲家的侄孫般,才將將八歲稚齡。

陳朝的學堂真正能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異。比如老秀才同時教導十來個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可以分別按不同程度讀不同種類的書。

比如兩三個讀啟蒙讀物,像是《幼學瓊林》、《三字經》等,還有幾個年長些的在讀四書五經,這些不同年齡段的學生,都可以同在老秀才的教導下,在一個學堂中一起高聲誦讀。

林家村與方面左右的村子比起來,只能說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全村除了幾戶富戶,其餘只能算是溫飽罷了。

所以村里能來上學的不多,能念出來的就更少了。

像林嘉寶這般,父母殷切期盼能念出名堂出人頭地的鳳毛麟角,大多數是希望自家的孩子能不做睜眼瞎,往後去鎮上或者縣城好討生活。

識得一文半字,足夠在小店裡用了,運氣好的還能被掌柜的看上,討去做女婿,一生富足,吃喝是不用發愁了。

再不濟跟著帳房學徒,手裡學個一技之長,也能安穩度日,不用去地里刨食。

行至門前,林嘉寶朝著老秀才作揖行禮,「學生拜見老師。」

老秀才捋了捋鬍子,朝著林嘉寶點頭示意,「先坐下吧,好生治學。」

「是,謹遵師命。」然後林嘉寶就快步走到座位上。

衝著左右同學點頭招呼之後,拿出書來跟著老秀才一起念。

林嘉寶邊念邊一一對應自己之前所學的內容,希望可以融會貫通。

溫習後,因為明年有幾個學生要去參加縣試,老秀才又當堂仔細講解了一番八股文的制式要求。

林嘉寶邊聽邊回憶起原主之前是怎麼寫作的。

八股文就是指文章的八個部分,文體有固定格式:由破題、承題、起講、入題、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八部分組成。

題目一律出自四書五經中的原文,後四個部分,每部分有兩股排比對偶的文字,合起來共八股。

而且考試時寫的八股文,對內容有諸多限制,觀點必須與聖人相同,極大地制約了所寫文章的內容。並且若是有與聖人不同的觀點,就無法通過考試。

文章的每個段落,死守在固定的格式裡面,連字數都有一定的限制。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