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尘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0章 朱元璋的奖赏(第1页)

朱标全然不知吕氏此刻的心思,只听他继续安排。&1t;br>&1t;br>“待国子监将识字法编订成册后,太傅便会教授允炆此种识字法。”&1t;br>&1t;br>听了朱标的话,吕氏的面容微微扭曲,脸上露出了难看的笑。&1t;br>&1t;br>眼睛里的是深不见底的厌恶,她不情愿的对着朱标说道。&1t;br>&1t;br>“全凭殿下做主。”&1t;br>&1t;br>听完朱标嗯了一声,继而感觉倦意来袭,他便撑着身子起身准备前去休息。&1t;br>&1t;br>“孤累了,今天不用晚膳。”&1t;br>&1t;br>看着朱标的背影,向来敢怒不敢言的吕氏只觉得更加烦心。&1t;br>&1t;br>此时识字法的编纂工作还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国子监祭酒吴颙更是带着众官员日夜不休的盯着此书的编修。&1t;br>&1t;br>在编纂此书的过程当中,他们愈加觉此法精妙,心中对朱允熥便愈加的钦佩。&1t;br>&1t;br>“这小郡王果真不一般啊!”&1t;br>&1t;br>不知是谁说了一句,而后众官员便纷纷跟着附议。&1t;br>&1t;br>“要我说啊,这大明的未来还是得倚仗小郡王,你看看咱们这把老骨头熬了那么久什么都没想出来。”&1t;br>&1t;br>“自小郡王弄出来那个什么蜂窝煤,我就觉得他不简单。”&1t;br>&1t;br>“这个小郡王甚是聪慧!”&1t;br>&1t;br>“这是大明对读书人的恩泽!”&1t;br>&1t;br>这是朱允熥第一次以如此直接的方式出现在这班文人面前。&1t;br>&1t;br>之前他们对朱允熥可能还不是很了解,但经过此次识字法事件,他们便透过此法得知朱允熥的奇异之处。&1t;br>&1t;br>换而言之,朱允熥这得有多么高深的文学功底和文学造诣才能想出此法。&1t;br>&1t;br>他们这些人终其一生都在读书学习,难道朱允熥一个不足六岁的孩童还能比他们读的书还多?&1t;br>&1t;br>如若不是这样,那朱允熥的天赋和智力简直惊为天人!&1t;br>&1t;br>由于人们对此法的新奇和震惊,使得书籍还未成型,已然引起了朝堂上和天下读书人的高度关注。&1t;br>&1t;br>对于有如此影响力的东西,国子监祭酒吴颙是丝毫不敢懈怠,终于经过他连日的不眠不休,识字法的编纂工作提前完成了。&1t;br>&1t;br>识字法的书稿一修订完成,吴颙就小心翼翼的拿着包好的书稿来到东宫拜见朱标。&1t;br>&1t;br>“太子殿下,识字法的书稿已经编纂完成,请太子殿下先行过目。”&1t;br>&1t;br>说完吴颙将怀里包好的东西双手递了过来。&1t;br>&1t;br>朱标伸手接过书稿仔细端详,片刻后他合上书稿笑着对吴颙说。&1t;br>&1t;br>“吴大人,此书卷编修的很是不错,其他的要等呈给父皇后再做定夺。”&1t;br>&1t;br>说完吴颙带着包好的书卷跟着朱标前往奉天殿。&1t;br>&1t;br>奉天殿内朱元璋正在书案前批阅奏折,而朱允熥则在不远处端坐着读书。&1t;br>&1t;br>仔细看的话朱允熥手里一般拿着的不是兵书就是贞观政要,他看着看着便要时不时的向朱元璋请教一番。&1t;br>&1t;br>朱允熥知道他的皇爷爷虽然读书少,但在打战和治国方面确是个中翘楚,加上朱允熥最近开始对兵法感兴趣了,于是一有时间便抓着朱元璋问个不停。&1t;br>&1t;br>朱元璋见到自家孙儿如此好学,自然十分开心,加上朱允熥天赋异禀,朱元璋更是将自己的东西倾囊相授。&1t;br>&1t;br>可以说,朱元璋对朱标甚至都没有如此耐心。&1t;br>&1t;br>“父皇,吴大人已将识字法编辑成书,这是书稿,儿臣请父皇裁定。”&1t;br>&1t;br>朱标带着吴颙走进来后对着朱元璋躬身行礼。&1t;br>&1t;br>只见朱元璋看了一眼吴颙,而后接过书稿。&1t;br>&1t;br>仔细翻看后便将书稿推到朱允熥的面前。&1t;br>&1t;br>“这是熥儿想出来的,就让熥儿看看是否有不妥之处?”&1t;br>&1t;br>朱允熥接过书稿从头到尾仔细翻看起来。&1t;br>&1t;br>不得不说,国子监的人是有能力的,就凭借着自己口头上的讲解,他们便能系统的将识字法整理出来。&1t;br>&1t;br>且从前到后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如此编排更减轻了此法的学习难度。&1t;br>&1t;br>从头到尾浏览一遍合上书稿后,朱允熥对着朱元璋提出了自己的想法。&1t;br>&1t;br>“皇爷爷,孙儿认为这一个个的小标识可以称呼作音节。”&1t;br>&1t;br>在做这标记之时,吴颙他们也头疼过,不知怎么表示它们合适,便只做了前后顺序的排列,现在可好了,统一称作音节。&1t;br>&1t;br>“如果能在每个音节后面再放上一个带有相应音节的字就好了。”&1t;br>&1t;br>话音刚落,吴颙的眼睛亮了起来,后面附加一个字,便可通过字及时复习音节,可让学生加深印象。&1t;br>&1t;br>

这不就是孔子他老人家提出的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吗?&1t;br>&1t;br>“还有这最后,放一篇皇爷爷的文章吧,文章就按识字法加注标记。”&1t;br>&1t;br>只见吴颙边听边点头,就算只学音节,再将几个音节联合起来读,那他们也能自行识字,自行读书了。&1t;br>&1t;br>最后小郡王提出的放一篇文章可算是全书的点睛之笔,其中暗含着将单个单个的音节联合成字,又将单个单个的字联合成文章。&1t;br>&1t;br>这样便实现了通过音节而学会识字读书!&1t;br>&1t;br>这便是郡王提出此法,皇上推行此法的用意,是可谓一种便捷高效的启蒙之法。&1t;br>&1t;br>想明白朱允熥的用意后,吴颙再次点了点头,这次他是站在一个太傅的角度上来看。&1t;br>&1t;br>其中朱允熥提出的教学之道却是现在国子监的好多老师都做不到的。&1t;br>&1t;br>吴颙站在这大殿内再一次大为震惊。&1t;br>&1t;br>恍然间他竟然觉得朱允熥小小的身体内有一种凌人的气势,以至于他全程低着头不敢再抬头。&1t;br>&1t;br>在朱元璋看来,这是他的孙儿又反将了吴颙这老学究一军。&1t;br>&1t;br>当下心情不免好了起来,于是朱元璋边抚着胡子边笑出了声。&1t;br>&1t;br>“哈哈哈哈,孙儿提出来的却是国子监的不足之处。”&1t;br>&1t;br>听了朱元璋的话,吴颙的脑门上渗出了一层冷汗,这不就是当着他这个国子监祭酒的面在说国子监无能吗?&1t;br>&1t;br>更可气的是事实如此,无奈之下吴颙只能小心翼翼的提溜着自己的这颗脑袋。&1t;br>&1t;br>心里想的却是下次遇到这种美差他们谁爱来谁来,他是承受不住了,一天天的孙子折腾完他的脑袋,爷爷再折腾,这么下来他的心脏都快给搞停了。&1t;br>&1t;br>在朱允熥说话的时候,朱标的目光就一直在他身上,不得不说,经过朱允熥这么改善,确实是比原先的书稿看起来丰富饱满一些。&1t;br>&1t;br>只见朱标点了点头表示认同。&1t;br>&1t;br>片刻后朱元璋再次笑着看向朱允熥。&1t;br>&1t;br>“孙儿又给皇爷爷立了功,这次想要什么奖励啊?”&1t;br>&1t;br>只见朱允熥撑着小脑袋,笑意盈盈的说,“孙儿想要出宫去玩。”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