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尘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9章 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国再次输给了极端天气(第1页)

德国记吃不记打,又没给士兵冬装,再一次被苏联的极端天气冻得麻木僵硬,生活不能自,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上期讲到苏军撤退到斯大林格勒市区,德军也紧随而至。

于是,从九月十三日开始,苏德就展开了更为残酷的市区争夺战。此时,进攻斯大林格勒的德军有五十个师,其中就有十三个师直接投入市区争夺战,而守卫斯大林格勒的苏军只有六个集团军,而且各个师都严重缺员,有的师甚至只剩下八百人。防守市区的苏军仅有九万人。虽然形势看似对苏联不利,但是苏军将领很快就现了德军的一个弱点。

什么弱点呢?那就是德国人的闪电战要在平原上才闪得开,进城就闪不开了。德军的坦克一开进城市,走在陌生的街道上,现周围都是敌人。德军的闪电战术,在城市内部近距离作战环境下很难实施。

于是苏军决定尽可能的靠近德军阵营,最好是能够在手榴弹的投掷距离内。德国空军在复杂的城市环境下,由于担心误伤德军地面部队,所以其轰炸的精确度就不可避免的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空中力量也被大大削弱了。

此时的斯大林格勒市区,虽然被炸的遍地都是废墟瓦砾,但反倒是这种地形,给了苏军很大的便利。因为在这种地形中,德军装甲部队与步兵的机动性变得极为困难。德军依仗的优势,顷刻间化为乌有,取而代之的是劣势。

在一场场上战中,德国人现他们引以为傲的战术失联了,强大无敌的坦克部队,一旦身处狭小的街巷,就无法像辽阔的平原上那样进退自如,而路边任何一个地方都可能藏着苏军,有些苏军躲藏在弹坑中,有些藏在灰暗的地窖里面,还有的藏在残破的建筑后面。

在顿河草原上疾驰的德军坦克。此时,在街巷的残砖断瓦中难以前进,更让德军士兵恐惧的是,躲藏在暗处的苏军狙击手总是突然的一声枪响,身边一个队友就又倒下了,他又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拿着一捆炸药的袭击者,砰的一下,一辆又一辆的坦克就被炸坏了。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巷战时任何国家的6军都要极力避免的,又加上苏军此时士气高,为了保卫神圣的国土,个个视死如归。

从九月中旬开始,全市的街道和广场都变成了激烈的战场。苏军浴血奋战,为了争夺每一个街区,每一条街道,每一栋房屋,甚至为了一个楼层,一个房间展开反残酷的斗争,一个德军士兵感叹到,我们占领了厨房,却还要为客厅战斗。到后来,甚至为了争夺废墟而战,光是一个火车站的控制权,一周之内就曾十五次易手,其中有那么一天,四次一手,战斗激烈程度可见一般,激战了快一个月。

到十月十四日,德军出动五个师,派出两千架子飞机,对北部的工厂区进行猛攻,虽然进展缓慢,但每天总会有那么一点点进程。

到一九四二年十一月十一日,德军已经占领了斯大林格勒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区域。按理来说,只要德军继续坚持,总有一天就能够占领整个四大林格。

此时,德军距离伏尔加河只有一步之遥,这种快要胜利的致命诱惑,折磨着小胡子,但就在德军以为马上攻陷斯大林格勒的时候,没想到不知不觉当中,他们又被苏联人拖到了冬天。

德国人记吃不记打,又没给德军士兵冬装,强大的德军,再一次被冻的麻木僵硬,而对面苏军的忍耐力却非常之强,一直牢牢的守卫着伏尔加河西岸狭长的地带,控制着各个防御点,在惨烈的争夺战中攻守双方在坚韧和耐力上,展开了激烈的较量。

这是一场智慧、力量、意志的较量。德军被苏军拖入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许多人可能就会感到奇怪。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斯大林格勒城区都被德军占领。那苏联为啥还能抵抗这么久?难道是因为他们的意志力比德军更强吗?

其实更重要的原因是在于一条河,这条河就叫做伏尔加河。苏军的大量补给品,总能从河面上送来,而德军始终不能占领这条河。

许多年之后,德国人才幡然醒悟,为什么他们输掉了这场战争,是因为德军没有集中力量轰炸伏尔加河渡口,使得岌岌可危的斯大林格勒的苏联守军,不断的从这条河上得到大量的补给。

起初,德军认为,进攻斯大林格勒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麻烦。岂料仗越打越激烈,越打越惨,战争从顿河草原到伏尔加河一岸,再到斯大林格勒,整整四个月,杀的天昏地暗,血流成河,每一次进攻都觉得胜利就该到手了,但每一次又总差那么一点,德军都快崩溃了,感觉上天有意捉弄他。

而此时,苏联最高统帅部早就制定出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反攻计划,并开始了积极准备。

那接下来的形势又会生怎样的转变呢?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