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尘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9章 曲线图(第1页)

在张恪应邀前往环采阁的当天。皇城,乾阳殿。

最近朝堂上,最核心的议题,就是为了应对大江的汛期,而在做着的各种各样关于人事、物资的调配及准备。依据以往的经验,再过十来天,大江就将进入主汛期。虽然汛期不等于水灾,而且到目前为止,各地报告上来的水文情况普遍向好。然而,随着夏汛主汛期的来临,从皇帝到诸臣工,还是不由得绷紧了神经。因为每一年的这几个月都是最危险最难捱的时候。对朝廷来说,每一次洪水所造成的人命及财产损失,都远远地过其他的灾难,有时甚至会引民乱,动摇国本。大水除了导致人命的损伤,还会冲毁房屋,使百姓成为流民;冲毁庄稼,破坏农业收成,造成粮食短缺,物价飞涨;大水过后,还可能会有瘟疫横行;总之,一旦生大的洪灾,都将使受灾地区,尸横遍野,民不聊生。朝廷每次都要花费巨大的精力和财力赈灾济民。若能及时有效的抢救民生还好一点。可若是处置稍有不当,没能让灾民及时得到救助,就极有可能在灾区爆民乱,此等事,历朝历代皆屡有生。老天爷可不管你谁是皇帝,谁当政,在大自然面前,谁都一样,不会有什么优待。

这一日,当一众大臣按部就班像往年一样地准备着防汛工作时,皇帝突然将一份报告到了众大臣手中。大臣们接过来一看,报告的标题是《大江水情疏》。不过,这奏疏却不见署名,不知是何原因。

众大臣纷纷打开来看。奏疏洋洋洒洒二十来页。前半部分,是开年以来到这个月为止,大江各个江段每个月的水位增长变化,以及与过去五年的平均水位的对比。比较特别的是,后半部分,为了能更直观的看出其中的变化,有几页是以图表的方式将数据变化用曲线画出来的。一开始很多大臣都因为没见过这种图表,而看不明白。不过,能站上朝堂的,都不是庸材,研究了一会后,倒也渐得其法,慢慢的看懂了其中的门道。看懂后,却又想到,这图表也不知谁绘制的?倒是能够简单明了的显示出大江各个主要江段,时间与水位对照的变化情况;其中还有与过去五年的水位均值相对比的曲线。而只要看明白了那些曲线图,就能轻易地现,与过去五年同期的平均水位相比,今年大江中游处有几个地方的水位已经高于过去五年的均值了。这时还不到主汛期了,如果不是看这些图表,还真现不了这个情况。一时间,众大臣翻来覆去地研究着那些图表,乾阳殿内,除了纸张翻动的声音外,竟再无其他的声音。

忽然略显静寂的大殿内,一个激动的声音响起:"敢问陛下,这奏疏中的这……这些图表是何人绘制的?"

众大臣侧目一看,那出列问话的乃是水部郎中郭守敬。御座上的皇帝闻言看向他,笑了笑,不答反问道:"郭爱卿以为,这图表如何?可还实用?"

郭守敬一向为人直率,闻言直接道:"微臣觉得用此图表,能让人对水情变化有直观清晰的了解,即便是普通人没有水利方面的知识,也能一目了然的看懂。能想出这种记录方法的人,实为干才啊,陛下。不知道究竟是哪位高人,能有此奇思妙想,还请陛下明示。"

皇帝闻言,不住点头微笑,面对众臣工投来的询问目光,却依旧没有回答郭守敬的问题,而是转而望向礼部侍郎周勃,问道:"周爱卿,你觉得呢?"

周勃见皇帝忽然特地来问他,略感奇怪,事出必有因啊。宦海沉浮多年,脑瓜子不由得快运转开来。忽然,他联想起前日张恪迟迟交不出报告的事情,联系到今日这没有署名的奏疏,及这奏疏中非一般人能有的奇思妙想,忽然之间明白了过来。于是,周勃含笑躬身禀告道:"此事,臣不好表意见,请陛下恕罪。"

其他大臣闻言,都奇怪的看向他,不知道这老周,说这话是啥意思,什么叫不好表意见啊?莫名其妙。倒是皇帝盯了他一眼,失笑摇头,倒是没有因此训斥于他。周勃见状,含笑再施一礼,退回班中。君臣心照不宣之间,透露着别样的默契。

皇帝出言道:"此奏疏乃是朕的尚书郎所上的,至于是谁,朕先卖个关子。咱们还是先议议这上面的内容吧。郭爱卿,你是水部主官,你先说说吧。"

郭守敬闻言,出班奏道:"是,陛下。历朝历代对于大江的治理及防患,从来都是重中之重。如今自然也不例外。关于今年以来,大江各段的水文记录,年后也不断的由各地方的水部吏员呈上了京城。依惯例,水部会将所有的记录汇总,按期呈报陛下。只是那些记录太多太杂,要完全看懂,费时费力,而要从中及时准确地推导出水情可能的变仪,更是难如登天。但如果用此图表来表示的话,却是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出其变化来。此图表看似简单,但其实是需要通过大量的数据比对和计算才能画得出来的。臣对此,深表钦佩。"

皇帝点点头,示意郭守敬继续。郭守敬翻出那些图表,从中拿出一张来,边看边说道:"比如这张写着‘图表八’的,根据这张图所显示的,今年以来大江中游沿岸有六个城市的水位如今都已经高于过去五年同期的均值了,而其中最严峻的就是宜安城。若臣没记错的话,三年前那里的河段就曾决口过,当地百姓死伤无数。而今年的水位,目前就已经比三年前同期水位还要高了,如此,可见其险,需及早做出防范啊。"

皇帝闻言,忙道:"那就赶紧公文,不,朕要亲自下旨令宜安城加强防备。"看了一圈后,皇帝亲自点将道:"周勃爱卿,你来拟旨;汪直,你去御书房取朕的大印来,事急从权,其余人等,不得妄议。"汪直躬身领命后,一撩拂尘,快步而去。几个小太监们领命后,急忙去搬来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周勃也不推辞,就坐在乾阳殿里拟起了圣旨。皇帝又朝郭守敬道:"郭爱卿你继续说,其他人也仔细看看,但凡有所现,立即上报。"

众臣轰然应诺,纷纷凑在一起对着那些图表讨论开来。不一会儿,汪直取来大印,而此时周勃也已拟好了直下宜安城的圣旨。汪直下来将圣旨捧至皇帝面前,皇帝看过,没有什么问题,便亲自用了印。此为皇帝特旨,按理说,这么颁布圣旨是不符合程序的,然而,此时此刻,并没有哪个官员敢跳出来挑毛病。毕竟这要是耽搁了救灾,谁也担不起这个责任。

接下来,周勃又在皇帝的授意下,草拟了五份旨意,直地方。这一日的乾阳殿,皇帝以自己的名义现场拟旨,接连出了六道特旨,直地方。这事儿,其实是违反程序的,这样的旨意若在往常根本不出去,也没有什么效力,甚至可以说它是非法的。但这一次,没有人对其进行阻挠,因为都知道此事刻不容缓,势在必行。对许多大臣而言,今日之事,那也是平生仅见的奇观了。

在张恪应邀前往环采阁的当天。皇城,乾阳殿。

最近朝堂上,最核心的议题,就是为了应对大江的汛期,而在做着的各种各样关于人事、物资的调配及准备。依据以往的经验,再过十来天,大江就将进入主汛期。虽然汛期不等于水灾,而且到目前为止,各地报告上来的水文情况普遍向好。然而,随着夏汛主汛期的来临,从皇帝到诸臣工,还是不由得绷紧了神经。因为每一年的这几个月都是最危险最难捱的时候。对朝廷来说,每一次洪水所造成的人命及财产损失,都远远地过其他的灾难,有时甚至会引民乱,动摇国本。大水除了导致人命的损伤,还会冲毁房屋,使百姓成为流民;冲毁庄稼,破坏农业收成,造成粮食短缺,物价飞涨;大水过后,还可能会有瘟疫横行;总之,一旦生大的洪灾,都将使受灾地区,尸横遍野,民不聊生。朝廷每次都要花费巨大的精力和财力赈灾济民。若能及时有效的抢救民生还好一点。可若是处置稍有不当,没能让灾民及时得到救助,就极有可能在灾区爆民乱,此等事,历朝历代皆屡有生。老天爷可不管你谁是皇帝,谁当政,在大自然面前,谁都一样,不会有什么优待。

这一日,当一众大臣按部就班像往年一样地准备着防汛工作时,皇帝突然将一份报告到了众大臣手中。大臣们接过来一看,报告的标题是《大江水情疏》。不过,这奏疏却不见署名,不知是何原因。

众大臣纷纷打开来看。奏疏洋洋洒洒二十来页。前半部分,是开年以来到这个月为止,大江各个江段每个月的水位增长变化,以及与过去五年的平均水位的对比。比较特别的是,后半部分,为了能更直观的看出其中的变化,有几页是以图表的方式将数据变化用曲线画出来的。一开始很多大臣都因为没见过这种图表,而看不明白。不过,能站上朝堂的,都不是庸材,研究了一会后,倒也渐得其法,慢慢的看懂了其中的门道。看懂后,却又想到,这图表也不知谁绘制的?倒是能够简单明了的显示出大江各个主要江段,时间与水位对照的变化情况;其中还有与过去五年的水位均值相对比的曲线。而只要看明白了那些曲线图,就能轻易地现,与过去五年同期的平均水位相比,今年大江中游处有几个地方的水位已经高于过去五年的均值了。这时还不到主汛期了,如果不是看这些图表,还真现不了这个情况。一时间,众大臣翻来覆去地研究着那些图表,乾阳殿内,除了纸张翻动的声音外,竟再无其他的声音。

忽然略显静寂的大殿内,一个激动的声音响起:"敢问陛下,这奏疏中的这……这些图表是何人绘制的?"

众大臣侧目一看,那出列问话的乃是水部郎中郭守敬。御座上的皇帝闻言看向他,笑了笑,不答反问道:"郭爱卿以为,这图表如何?可还实用?"

郭守敬一向为人直率,闻言直接道:"微臣觉得用此图表,能让人对水情变化有直观清晰的了解,即便是普通人没有水利方面的知识,也能一目了然的看懂。能想出这种记录方法的人,实为干才啊,陛下。不知道究竟是哪位高人,能有此奇思妙想,还请陛下明示。"

皇帝闻言,不住点头微笑,面对众臣工投来的询问目光,却依旧没有回答郭守敬的问题,而是转而望向礼部侍郎周勃,问道:"周爱卿,你觉得呢?"

周勃见皇帝忽然特地来问他,略感奇怪,事出必有因啊。宦海沉浮多年,脑瓜子不由得快运转开来。忽然,他联想起前日张恪迟迟交不出报告的事情,联系到今日这没有署名的奏疏,及这奏疏中非一般人能有的奇思妙想,忽然之间明白了过来。于是,周勃含笑躬身禀告道:"此事,臣不好表意见,请陛下恕罪。"

其他大臣闻言,都奇怪的看向他,不知道这老周,说这话是啥意思,什么叫不好表意见啊?莫名其妙。倒是皇帝盯了他一眼,失笑摇头,倒是没有因此训斥于他。周勃见状,含笑再施一礼,退回班中。君臣心照不宣之间,透露着别样的默契。

皇帝出言道:"此奏疏乃是朕的尚书郎所上的,至于是谁,朕先卖个关子。咱们还是先议议这上面的内容吧。郭爱卿,你是水部主官,你先说说吧。"

郭守敬闻言,出班奏道:"是,陛下。历朝历代对于大江的治理及防患,从来都是重中之重。如今自然也不例外。关于今年以来,大江各段的水文记录,年后也不断的由各地方的水部吏员呈上了京城。依惯例,水部会将所有的记录汇总,按期呈报陛下。只是那些记录太多太杂,要完全看懂,费时费力,而要从中及时准确地推导出水情可能的变仪,更是难如登天。但如果用此图表来表示的话,却是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出其变化来。此图表看似简单,但其实是需要通过大量的数据比对和计算才能画得出来的。臣对此,深表钦佩。"

皇帝点点头,示意郭守敬继续。郭守敬翻出那些图表,从中拿出一张来,边看边说道:"比如这张写着‘图表八’的,根据这张图所显示的,今年以来大江中游沿岸有六个城市的水位如今都已经高于过去五年同期的均值了,而其中最严峻的就是宜安城。若臣没记错的话,三年前那里的河段就曾决口过,当地百姓死伤无数。而今年的水位,目前就已经比三年前同期水位还要高了,如此,可见其险,需及早做出防范啊。"

皇帝闻言,忙道:"那就赶紧公文,不,朕要亲自下旨令宜安城加强防备。"看了一圈后,皇帝亲自点将道:"周勃爱卿,你来拟旨;汪直,你去御书房取朕的大印来,事急从权,其余人等,不得妄议。"汪直躬身领命后,一撩拂尘,快步而去。几个小太监们领命后,急忙去搬来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周勃也不推辞,就坐在乾阳殿里拟起了圣旨。皇帝又朝郭守敬道:"郭爱卿你继续说,其他人也仔细看看,但凡有所现,立即上报。"

众臣轰然应诺,纷纷凑在一起对着那些图表讨论开来。不一会儿,汪直取来大印,而此时周勃也已拟好了直下宜安城的圣旨。汪直下来将圣旨捧至皇帝面前,皇帝看过,没有什么问题,便亲自用了印。此为皇帝特旨,按理说,这么颁布圣旨是不符合程序的,然而,此时此刻,并没有哪个官员敢跳出来挑毛病。毕竟这要是耽搁了救灾,谁也担不起这个责任。

接下来,周勃又在皇帝的授意下,草拟了五份旨意,直地方。这一日的乾阳殿,皇帝以自己的名义现场拟旨,接连出了六道特旨,直地方。这事儿,其实是违反程序的,这样的旨意若在往常根本不出去,也没有什么效力,甚至可以说它是非法的。但这一次,没有人对其进行阻挠,因为都知道此事刻不容缓,势在必行。对许多大臣而言,今日之事,那也是平生仅见的奇观了。

热门小说推荐
经济大清

经济大清

这一年,美洲土着经受着残忍的掠夺,大清沉醉在康熙盛世中,俄国的彼得大帝东征西讨,英国光荣革命峥嵘初现这一年,一个累死在工作中的小审计员穿越到了大清皇子胤祚的身上。一片小小的蝴蝶翅膀能否吹动大清...

快穿祈愿空间

快穿祈愿空间

面对这些老是想搞事情的漏洞们,安然也是很无奈,乖乖的窝着不好吗非要搞事情。对此天道们也很无奈`本来没想管你们,结果,你们非要出来刷存在感,搞得世界都崩塌了,所以只能给你们一份人道毁灭的套餐了。...

最强神话帝皇

最强神话帝皇

本书又名大秦天庭。穿越成为被贬皇子,所幸老天没有让秦君绝望,激活神话系统!神话中一切角色都可以被召唤!齐天大圣孙悟空,一棍震山河!千里眼顺风耳,洞察世界!如来佛祖掌中佛国,无人能逃!在这神魔世界,誓要做最强的神皇!任我木鱼画梦阁13o956o24颜王殿(二群)62o537157任我笑神将盟(三群)737526498(已满)大秦天庭(四群)744212o89(已满)天帝石殿(VIp群)468695854(需得五千粉丝值以上才能进)小说关键词最强神话帝皇无弹窗最强神话帝皇txt全集下载最强神话帝皇最新章节阅读...

苏哲小说全文免费阅读

苏哲小说全文免费阅读

作品简介如果老天爷给你一个重启人生的机会,你会怎么做?在床上瘫痪了二十年的苏哲,一觉醒来现自己在平行世界开始了新的人生。堪称移动u盘的他,走上人生巅峰。热搜第一,苏哲原创海阔天空强势登顶,收获粉丝无数!难以置信,歌神苏哲的另外一面,竟是影帝!次出演就荣获八大提名!神也有烦恼,本世纪最大的艺术家霸道女总裁表白罩子龙...

快穿之每个世界秀恩爱

快穿之每个世界秀恩爱

星际时代,单身人口众多,为了提高结婚率,科学院研了一款恋爱系统。为了完成大众磕糖的任务,苏苒在恋爱系统的鞭策下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努力在每个世界里秀恩爱1在恋爱节目秀恩爱2在校园里面秀恩爱3在全...

人人都爱大师姐

人人都爱大师姐

简介关于人人都爱大师姐舒笙是新入职女主部的员工。而且是男频文的女主。本想着第一个任务划划水摸摸鱼,简简单单地过去,没想到写苏文(存疑)自己快乐一下~磕cp的话请随意,但不要吵架~补充一点阅读指南!1,人人都爱大师姐!但是都是单箭头hh,大师姐是善良中立人,清醒不冷漠也无爱情。2,结局无cp!放心磕,喜欢的话番外会写,至于写谁我再看看3,不会有副cp这种!本文全程不会有任何一对双箭头,各种单箭头乱飞!放心食用!4,不是正统大女主文!!(高亮)关于打斗的场景描写不会很多5,希望大家阅读愉快~封面是自己画的,有点抽象,可以猜猜画的都是谁(?),看似潦草的画里其实暗藏玄机(确信),后面人多起来可能会换?...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