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尘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四章 独坐幽篁里(第2页)

一场秋雨之后,王维闲登冈岭,至人迹稀少的山中深处。

王维把这里题名“鹿柴”,平时就是“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秋雨后的傍晚,鹿柴的青山幽谷更静了,也更显得空了。

秋日本来就短,空山也让人思想放空。等王维回过神来,夜幕已经不知不觉落下。

雨洗清空月更明,月光照在松林间,留下斑驳的影子,仿佛世人的颠倒梦想。山涧的石头上,清泉潺潺流着,在王维听来,更像世外清净的般若梵音。

般若梵音,让王维的耳根格外灵敏。就在雨后月夜的空山,他听到了世间的繁华日常。

竹林传出归家洗衣女的谈笑声,莲蓬移动了,渔舟正下水撒网。任凭春天的芳菲随时令消逝吧,游子在秋色中,自可留连徜徉。

鹿柴下为“北宅”,一面临欹湖,盖有屋宇,所谓“南山北宅下,结宇临欹湖”。北宅的山冈尽处,峭壁陡立,壁下就是湖。从这里到南宅、竹里馆等处,因有水隔,必须舟渡,所以“轻舟南宅去,北宅渺难即”。

在空山中再次清洗了自己的心,王维在北宅夜宿。

梦中,半生浮沉历历在目。

王维是少年天才,文艺“神童”。

王维(7o1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永济)人,祖籍山西祁县。武则天长安元年(7o1年),王维出生在蒲州(今山西永济)。才华早显,幼年聪明过人。

唐玄宗开元三年(715年),15岁,他带着小一岁的弟弟王缙到帝都闯荡,希望得到达官贵人的举荐。由于能写一手好诗,工于书画,而且还有音乐天赋,所以王维一至京城便立即成为京城王公贵族的宠儿。比如,李隆基的弟弟岐王李范,一个热心的文艺赞助人,就很欣赏王维。

后来,2o岁的王维经历了科举落第的短暂低潮。一年后,于唐玄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第。

唐代科举制,试卷上不糊名,主考官不仅评阅试卷,主要还参考考生平日的诗文和声誉来决定弃取。所以,准备应试的士人提前结交、干谒名人显贵,向他们投献作品,争取他们的推荐和奖誉,是当时一种相当普遍的社会风气。

王维不能免俗。据说正是岐王的推荐,王维21岁就中了进士,被任命为太乐丞。太乐丞,太常寺下太乐署官职,从八品下,掌乐之官,相当于在朝廷负责礼乐方面事宜的官职。

这时的王维意气风,颇有功名事业心,不过很快就被现实痛击成了佛系青年。

王维刚做官没几个月,人生遭遇了一次暴击,在太乐丞任上被贬出京城。

事情源于一次有僭越嫌疑的舞黄狮子活动。

史载,王维在别人的唆使下,让属下的伶人舞黄狮子。黄狮子当时是一种“御舞”,非天子不舞。

结果,王维和他的上级、太乐令刘贶都遭到严重处理。刘贶的父亲刘知几替儿子求情,也遭到了贬谪。

王维被贬为济州司仓参军。更为致命的是,这次事件使得王维被唐玄宗列入了黑名单。整个玄宗朝,王维的官运都很黑,这几乎摧毁了他在官场上的所有信心。

(四)

承受着与理想渐行渐远的苦楚,王维离开了长安。开元十五年(727),王维在结束了济州的五年贬谪生活之后,到了淇上当小官。此时,才26岁的他已萌生了归隐心志。

中年之后,王维已无意仕途,纯粹为了俸禄和家族责任而在官场待着。身在朝廷,心在田园,过起了时人称为“吏隐”,即半官半隐、亦官亦隐的生活。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开元年间,王维游历江南之时,当时正是盛唐时期。此诗是王维题友人皇甫岳所居的云溪别墅所写的组诗《皇甫岳云溪杂题五》的第一,是诗人寓居在今绍兴县东南五云溪(即若耶溪)的作品。

花落、月出、鸟鸣,月夜春山格外幽静。简单的诗句充满了禅心与禅趣。

人生往往如此,当你不在乎什么的时候,什么就来到了身边。王维的仕途也是如此,之后,他历任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天宝年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

天有不测风云,个人的命运也被裹挟其中。

开元盛世之后,强大的大唐王朝陷入风雨飘摇中。安史之乱,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

至德二载(757年),唐军相继收复长安、洛阳,王维与其他陷贼之官,均被收系狱中,随后押到长安。这些人按律当死,但因被俘时曾作《凝碧池》抒亡国之痛和思念朝廷之情,又因其弟刑部侍郎王缙平叛有功请求削籍为兄赎罪,王维才得宽宥,降为太子中允。

上元元年(76o年)夏,转任尚书右丞,这是他一生所任官职中最高的官阶,也是最后所任之职。

上元二年(761年),仍官尚书右丞。春,上《责躬荐弟表》,请求削去自己全部官职,放归田园,使其弟王缙得以还京师。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宦海沉浮中,王维早已萌生隐居之意。又因为际遇,他结下佛缘。开元十七年(729年),他开始从大荐福寺道光禅师学顿教。开元二十九年(741年),他自岭南北归,曾经过瓦官寺谒璇禅师。天宝四载(745年),他出使榆林、新秦二郡,曾经至南阳郡,遇神会和尚。母亲去世之后,经奏报朝廷,王维将其辋川别业表为寺庙。他在上奏表文《请施庄为寺表》中说:“……伏乞施此庄为一小寺,兼望抽诸寺名僧七人,精勤禅诵,斋戒住持。”

这一切,加持了王维后世“诗佛”的盛名。

王维错过了轰动长安的那次着名的饯别活动,但是,他的送别诗,却流传得比他们的诗更广泛更长久。这便是那写入13oo年后世学生课本的《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此诗前两句写渭城驿馆风景,交待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后二句转入伤别,却不着伤字,只用举杯劝酒来表达内心强烈深沉的惜别之情。全诗以洗尽雕饰、明朗自然语言抒别情,写得情景交融,韵味深永,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后来,这诗被人披以管弦,殷勤传唱,还被编入乐府,成为最流行、传唱最久的千古名曲。

但是,王维和李白竟然没有交集,所以我很难从王维这里遇到李白。

按照史书记载,王维与李白的生活日期简直惊人的相似:他们都是公元7o1年出生,一个死于公元761年,一个晚一年去世。他们都有很多相同的朋友,比如王昌龄,孟浩然,杜甫等等。他们也曾在相同的时间在相同的地方生活过——李白到长安来的那些年当中的几天,王维应该是“出差”回来了吧等等,然而,他们俩人,却像真正生活在不同时代的人,一点交集也没有。

同是盛唐诗家名流的王维,李白却既不曾与之交游,更无这方面的诗作传世,这真是千古谜案!

热门小说推荐
工具人罢工之后[快穿]

工具人罢工之后[快穿]

每晚九点更新,坚持日六中,感谢小天使接档文每次穿越都在逃命快穿我的手机成精了求收藏每个故事中总有这样一些人,受剧情大神影响,他们智商经常下线,行事缺乏逻辑,总会在最适合的...

穿越二战

穿越二战

作品简介定制已开,新增加2万字的番外,一共4册,欢迎加群235425661,或者微博enge1net,关注最新消息。穿越到1933年三观集体失常的各位书友要是觉得穿越二战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原来我是妖二代

原来我是妖二代

李羡鱼二十岁那年,收到了父亲的遗产,一个年芳十八,貌美如花的祖奶奶。李羡鱼祖奶奶,为什么你这么年轻。祖奶奶因为我十八那年就死了。李羡鱼Σっ°Д°っ...

也有明月照相思

也有明月照相思

简介关于也有明月照相思(本文节奏较慢,男女主之间没有解不开的误会,两个人相互扶持,一起成长。)裴云枝身为漠北小霸王,上有爹娘疼爱,下有三个哥哥团宠,在漠北的十四年,从来都是横行霸道惯了的。回了上京之后,就将平王世子给揍了一顿。在宫中见到太子沈聿珩之后,裴云枝这太子妃我当定了。太子沈聿珩平日里有三大爱好。一是致力于将皇宫里所有的锦鲤都喂得猪圆玉润的二是罚人抄书三是替裴云枝收拾她闯下的烂摊子。初见沈聿珩一身缀着云墨仙鹤的霜白色纱衣,卧于墨色山竹之间,飘飘渺渺,好似画中之仙。裴云枝看得呆了。奚春姐姐,我好像看见神仙了。躲雨屋檐下,醉酒的裴云枝睁着迷蒙的双眼看着眼前的人。我知道,你是阿珩。沈聿珩任由她捧着自己的脸。裴云枝得寸进尺,带着荔枝味的气息吻上了他的唇。一抹淡红蔓延至耳后。唱歌裴云枝一曲唱罢,沈聿珩终是忍不住笑了出来,但是他口中还不忘夸赞裴云枝。唱得很好。裴云枝转过头去不愿理他。沈聿珩抓住她的手,在她耳边轻声唱起刚才的曲子。那声音清润如玉,勾人心魂。...

农家俏媳妇:养夫带娃种田忙

农家俏媳妇:养夫带娃种田忙

农业女博士一朝穿越成了软弱可欺的小村姑,还有个小包子瞪着水汪汪的眼睛喊娘亲,没粮没钱,前有极品亲戚欺压,后有伪善闺蜜陷害,温婉表示不怕不怕,撸起袖管儿,赚钱养娃,家致富,手撕极品亲戚,脚踩伪善闺蜜!神马?好心收留她的便宜相公,原来是让她喜当娘的罪魁祸?卷起家当,带着球,咱要离家出走!某人你我既有夫妻之名,又有夫妻之实,想走到哪去?...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