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尘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5节(第2页)

这话张和可不敢接,不过他有顺着元昭帝的话往下说的本事,也不见他多刻意,压着声说道:“圣上其实都不必把这些事儿放在心上,谁对谁错都不打紧,顾大人那边掺不掺和也都是小事,如今殿下们都大了,圣上一天天地把自己绷着算怎么回事?也该把事情交给他们去办了,而且奴才最近听见了一点风声……”

他的声音压得很低,底下有个小太监耳朵竖得高高的,都没听清他的话,只能偷偷瞧了元昭帝的脸色,很是阴沉。

打从清心殿出来,张和用拂尘扫了扫自己胳膊上一点看不见的灰尘,一路上的人都朝着他行礼,他的脸上笑眯眯的,时不时应一声,然而跟在他身后的小太监们却察觉到了今天气氛的不对劲,纷纷看向最靠后的那个小太监,一个个眼珠子骨碌碌的。

走到一处僻静的地方,张和停了下来,笑了,转过身来看着身后的小太监们,语气温和地说道:“刚才在殿里,都听见什么了?”

被他点名跟出来的六个小太监,六个都是白着脸连连摇头,张和也不恼,反倒是脸色更好了一点,对靠后的小太监说道:“三儿,你都留意到什么了?”

被称为三儿的小太监从靠后的位置上挪到了前面,对着张和行了一个大礼,毫不顾虑地说道:“喜子和福贵一直在听干爹和圣上说话,圣上后来说话的时候,喜子脸色有异。”

“乖。”张和拍了拍三儿的头,看向脸色煞白的喜子和福贵,温声说道:“去收拾一下,你们从明天起,就换个地方吧。”竟是丝毫都不问他们的来历,也一点都没有怀疑三儿的话。

喜子和福贵想说些什么,然而张和已经不准备搭理他们了,就像是对着两只无关紧要的老鼠,抬脚跨过。

张和带着剩下的四个小太监正要回到清心殿,迎头撞见了太子,太子身边还跟着黄轻,黄轻衣衫整齐,但显然能看出来十分困倦,太子的精力倒是不错,见到他,打了个哈欠,叫了声张和。

张和脸上的笑容顿时变得真心了几分,比见到哪个主子都恭敬地行了大礼,只是礼行不到一半,就被太子扶了起来,“大半夜的,你别折腾了,父皇叫我们来肯定是有事,你趁这时辰去小睡一会儿,我让王先侯在殿外,要是父皇叫你,再让他喊你去。”

张和连忙应了,抬眼看了一下周遭,知道没什么生人,就压低了声音对太子说道:“殿下待会儿进去要留神,边关出乱子了,圣上心情不太好,得顺着哄着。”

见太子陷入沉思,他看了黄轻一眼,对他不着痕迹地点了点头,黄轻困倦的眼皮陡然抬了起来,确认似的挑起眉毛,张和又点点头,黄轻的嘴角勾起了一抹笑意。

第八十六章御厨

边关出现这样的事情,确实是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虽然有了张和的提醒,太子看到丧告的时候也被吓了一跳,他对陈青临这个名字并不陌生,甚至可以说是相当熟悉,也正是因为这样,内心从一开始就有了点偏向。

元昭帝看了看他,不大好看的脸色恢复了一点,压抑着语气说道:“杀害上将,为军规三不赦,假使不是定北侯无能在先,蒙山就是先斩后奏都可以,元成,这里头,你可能看出点什么?”

太子毫不犹豫地说道:“儿臣觉得定北侯贻误战机,害死前线将士数万,罪该当死,宁远将军虽然以下犯上,但可以说是先斩后奏,要是后续查出定北侯有通敌之类的嫌疑,宁远将军不仅无罪,而且有功,他本就是功臣。”

元昭帝的面上露出了一点无奈之色,却不像是生气,反倒有些寻常人家老父亲看待自家平庸的儿子,有些叹息,更多的是疼爱,他转而看向黄轻,说道:“重安,你呢,你有什么看法?”

“回圣上的话,微臣以为,定北侯当不是通敌叛国,这背后,应该另有缘由。”黄轻低下头,态度十分恭敬的样子,说道:“即便近些年定北侯军功渐少,但举凡我西北主将,无一不杀西北异族如宰猪屠狗,无一不同西北异族有血海深仇,通敌者,多为朝中不得志之恶徒,军功不过将爵,年纪不过四十,至异族方可融入其中,或有身陷囹圄诈降求命者,然定北侯稳坐后方,不在其列,定北侯为西军重臣,家眷俱在京中,没有通敌的理由。”

黄轻的这个年纪,能当着天子的面说出这样有理有据的判断,也实在是很了不起了,元昭帝的脸色却陡然阴沉了许多,黄轻低着头,却也感觉到了绵延开去的低气压,心头顿时有些惴惴不安,不由揣测道,是否因为他事先没有给太子提示,自己出了风头,让一向疼爱太子的元昭帝感到不快?

元昭帝自然不是为这个,他没再去看黄轻,目光落在了太子的身上,他有很多个儿子,其中有像他容貌的,有像他性情的,要论起来,太子是和他最不像的那一个,老六瑞王没出生前,倒还有个像皇后的理由,可老六生得和皇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似的,好像再没了疼爱太子的理由,可在他的心里,并不是这样算的。

一个从出生起就光芒万丈的太子,长相和他像了一半,和他敬之爱之的皇后也像了一半,性情却谁也不像,能让人很轻易地联想起,这是他们结合诞下的儿子,而不是他们的复刻品。

性情莽撞,脾气大点,也没有什么,自古以来有成就的君王,很少有太过温吞的,反倒是那些工于心计的皇子们不讨他的喜爱,他知道太子是个普通人,没什么城府,能到今天这地步,离不开外戚和臣下,可太子也是他的嫡长子,他坐拥天下,自然也有决定这天下给谁的权力,这权力甚至比享受这天下更让他迷醉,让他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何谓天子。

他的脸色突然变差,只是因为他似乎看到了未来,聪明的外戚把持着朝政,他疼爱的长子变成提线的木偶,他宠爱的孙儿被外戚雕琢成他们想要的样子,那这天下,还是他所想看到的天下吗?为太子找这样一门本就显贵又没什么把柄的姻亲,是否是他做错了?

元昭帝的考虑在场众人没一个想到的,黄轻即便天赋过人,也没有到走一步看五十步的境界,太子更是疑心是不是自己的回答太蠢,惹了父皇生气。

“罢了,这事到底和你们没什么关联,朕想在新任淮南道御史上任之前考考他,就再交给顾文卿去办吧。”元昭帝拍了拍太子的肩膀,似乎有些别的意味,说道,“你好好看着,从头到尾看着,就够了。”

太子不明所以,但想一想,顾氏是陈家的姻亲,父皇的偏向实在是很明显了,不由得替陈青临松了一口气,转而又眨了眨眼睛,想到了什么,但还是没说出来。

隔日顾屿就得到了这门差事,前线的事情又是上一世没有发生过的,事情的轨迹已经不再按照他所熟知的方向而行,假如换个人来,失了先机,肯定惶恐不已,但顾屿只是蹙眉思考了一下其中的变化,更多的则是放在了这件事本身上。

上一世,瑞王是在获取到了足够的势力支持之下,发觉镇国公府无用,又凭借着妻族之便,圣心之利,毫不犹豫地用镇国公府的倒台换取了足够他一争江山的政治资源,定北侯地位稳固与否,实在不是他需要操心的事情,所以并没有飞鹰关死战,陈青临是顺顺当当在七日内等到了定北侯的救援,军功则被定北侯用春秋笔法划拉去了大半,这是小事。

而这一世,明确了镇国公府不会倒向他,能靠的势力只剩下定北侯一家,瑞王不急才是怪事,而按照瑞王的算计,何以在稳固定北侯地位的前提下再给镇国公府添一桩烦心事?唯有陈青临战死,失却飞鹰关。

不得不说这个计策又狠又毒,他唯二没有算到的就陈青临善战,定北侯善妒,压军功赏封和武将地位本是国策,定北侯正处在新旧将领换代的夹缝中间,老将难封,新将上台,假如没人提醒,他也就会按照上一世的路子,至多背地里黑点陈青临的军功,其实落在明眼人的眼里,就跟笑话一样。可一旦被人提醒,越是看陈青临死守关隘,他就越是妒忌,越是不想发兵救援,乃至于越拖越让自己骑虎难下,最后拖到飞鹰关近乎全军覆没。

从拿到这门差事起,顾屿的心里就开始了盘算,盘算的结果是,陈青临还有救,定北侯死前昏招频频,人要是还活着,自然还能为自己辩解一二,可如今死无对证,就是污他通敌叛国都有人信,想怎么编排就怎么编排,只是要想一个万全之策。

顾屿和镇国公商议了一下,还是决定不把这件事情告诉陈若弱,一是怕她忧思过度伤了身体,二是陈青临暂时不会有什么事,告诉了她也只是徒增烦忧而无实际。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