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尘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58章 需要更多的电(第1页)

从无到有很难,特别还是荒芜之地,没有道路,没有物资,没有人力……看看中国的西部大开的投入,长的回收期,让人望而却步。

福克斯有一个的金手指,都市际线系统。虽然这个玩意不能带给福克斯什么牛笔的东西,但是基础设施建设,用这玩意绝对的省钱。

像最近建设在南澳和昆士兰的火力电站,都是出自这个系统的图纸,电机组也是从这个系统内用优惠价购买的,一整套下来并没有花上多少钱。

由于提出的“尽可能减少污染”,在昆士兰和南澳获得帘地水和土地管理局的支持,给予开了一定的政策补助,使其造价更加便宜。

在福克斯出任西澳议员之前,整个澳大利亚联邦的总装机量为7o万千瓦左右,年电量约29亿千瓦时。

而在出任议员后,福克斯开始计划建设庞大的电网,为此联系了昆士兰州和南澳大利亚州的相关单位,并获得了合作建设的结果。

直到今,整个澳大利亚联邦增加了近1oo万千瓦的总装机量,年电量预计将增加4o亿千瓦时。

这增加的电量几乎都是通过燃煤电来完成的,因为南澳有着大量价格低廉的褐煤,是燃煤电的选原料。

而昆士兰州就不多了,作为整个澳大利亚一直稳坐龙头宝座的煤矿大州,建燃煤电场这种事情怎么能少的了她呢。

和昆士兰大部分都是优质煤不同,南澳所产出的褐煤虽然价格低廉,但是化学反应性强,在空气中容易风化,不易储存和运输,燃烧时对空气污染严重。

所以在和南澳方面商议的时候,约定会使用最好的过滤产品尽量降低污染(虽然这个时候并没有什么好用的过滤器),不过南澳方面还是给予了政策上的优惠,毕竟在他的地头上建电厂他还是有好处的。

如今的澳大利亚没有后来的澳大利亚那么注重环境的污染(其实现在全世界都不怎么注意),现在的澳大利亚就想着怎么展经济好摆脱这还算艰难的日子,其他就管不了那么多了。

虽然福克斯觉得给予政策优惠是好事,但是污染这种事情能没有就没有吧,他亲自和一些大学的教授制定了一套洗煤及提炼的流程,对旗下的电站进行了严格的要求。

虽然对福克斯这种行为有些不理解,但是南澳方面还是表示了对福克斯的赞扬,称赞他是一名热爱澳大利亚的企业家,并派了表彰证书(福克斯吐槽这Tm不就是三好学生的奖状吗)。

至于昆士兰的煤炭,由于大多是优质煤炭,这套程序仅仅也是让昆士兰州的同行们交流学习一下,后面就不了了之。

毕竟相对于南澳,昆士兰的电行业由来已久,在他们眼中,福克斯就是个后面进门的晚辈,自然无需理会一个孩子的东西。

南澳虽然有价格低廉的褐煤,但是人口城市并不多,对于电量也没太大的需求,所以整个南澳也是没什么大的电站,福克斯在那里的投资瞬间让他成了南澳电力行业的老大。

除了火力电的投资外,福克斯还致力于投入风力电的建设,为此他还派人找到了现在风力电研究处于最前沿的丹麦人。

早在1918年,丹麦人就拥有了3ooo千瓦的风力装机容量,占全国的3%。虽然容量不高,但是丹麦饶的确确走在了最前沿。

在西澳漫长的海岸线以及纽曼工业基地,大量的风力风力电机被树立起来,作为紧急预备电力被投入使用。

直到现在,西澳风电总装机已经达到2ooo千瓦,得益于福克斯的金钱攻势以及丹麦饶倾囊相授。

现在西澳上矗立着的风力电机一台装机2o-4o千瓦,可以是完全用着丹麦血统的原装电机,其实也没办法,短时间内这种东西是没法自主研制的。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这些风电机都是产出直流电,就是,不能并入电网,只能作为紧急备用电能。

但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至少福克斯自己认为迈出了很重要的一步,因为他知道,除去那台实验性质的风电机外,直到1951年第二台产出交流电的电机才真正问世。

而现在,1921年都没到呢,离1951年也早得很呢。

和大家21世纪所熟知的2叶或者3叶电机不同,现在丹麦人制作的风力电机都是六叶或者四叶的,而后面主流的2叶3叶风力电机则在194o年前后才会出现。

对于现在一点儿也不现代感的老风力电机,福克斯也颇为无奈,步子总要一步一步走,这样不容易扯到蛋不是么?

福克斯其实挺喜欢那种塔高6,7o米,叶轮直径也6,7o米的的现代化三叶风车的,特别是那种风电力场,看着就特别大气。

不过现在的那些风车嘛……看着就像殖民时期荷兰的风车磨坊一样,福克斯可有点看不惯,他的目标可是建设全新的澳洲大6啊,都是些旧东西怎么撑起场面!

牢骚也归牢骚,福克斯还找到另外一个未来电潮流的路径——潮汐能电。

潮汐能是海水周期性涨落运动中所具有的能量。

其水位差表现为势能,其潮流的度表现为动能。这两种能量都可以加以利用,1966年法国建设了装机达24万千瓦的电站,年电量过5亿千万时。

中国的最大潮汐电站装机32oo千瓦,年电量6oo万千瓦时,也是一项伟大的成就。

福克斯很喜欢阿姆斯特朗的那句话,这是我的一步,但却是人类的一大步。总会有第一个吃西红柿的人,福克斯虽然没能力做第一个,但是他可以让人成为这第一个。

潮汐电对地理要求颇高,也要有合适的潮汐涨落,但是单单西澳那么漫长的海岸线,福克斯就知道,这个地方总会找到的,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而时间,还很早啊,不是么?至少,在那些原子工程的大佬们现那个东西之前,还很早。

本章完

喜欢二战之我的澳洲天际线请大家收藏二战之我的澳洲天际线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