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尘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二百一十九章 说书人(第1页)

和珅在这之前,以为自己又遇到了至宝,真是个兴高采烈的,这一下,知道两把剑不是宝贝,而是两把破铜烂铁,脸色立刻暗淡下来。

他把剑放入盒子里,不消的道:“这些反叛,当与白莲一个样。如果没有妖言邪说,民众自然不相信他。”

“那些把这破铜烂铁,偏偏说成是宝贝的人,不论是贫民百姓,还是朝廷命官,理当抓起来,让他品尝凌迟处死的滋味!”说罢,摔着袖子,也不与嘉庆告退,也不与众官员辞别,自己就扬长而去。

刑部的官员见和珅没拿走两把鱼刀,松了口气,重新给盒子打了封条,盖了铅印,放到档案室中后,过来听嘉庆说话。嘉庆叫刑部把案卷拿来,亲自翻阅,方知此事的来龙去脉。

因为是在刑部,而且有工部、兵部等部门的众多官员在场,不好讨论这种话题,回到毓庆宫之后,忍不住把看鱼刀之事,与喜塔拉氏说了。

喜塔拉氏笑道:“幸好是两把破铜烂铁,否则又被和珅偷去,据为己有,刑部又少了一件邪物。只是那传说果然是真的吗?”嘉庆道:“大清上下都在说道这件事,就是不是真的,也会成了真的啊!”

喜塔拉氏道:“人家都说了,那齐王氏每临阵前,头戴雉尾,衣白锦战袍,于白马上运起双刀,矫捷如飞,所向无敌。有时候跷起一足,自山顶疾驰而下,注坡蓦涧,从无蹉跌。其劲捷无人能比。难道那石柳邓比她还厉害?”

嘉庆道:“石柳邓自然不能与齐王氏相比,只是他手里的两把鱼刀,比齐王氏的绣鸾刀还厉害百倍,乃至千倍!”

他说,石柳邓只要拔刀在手,舞动起来,周围二丈之内,不论是人,还是鸡鸭犬猪,都没有活命的。

主要是他那两把鱼刀很神奇,有隔空杀人的功夫,而且最厉害的是刀锋之气,气到之处,那是生灵涂炭,无人逃脱。他本人武功不高,只是因为他靠着两把鱼刀,所以才能横行一时。

但是民间传说的具体情况究竟如何,嘉庆也不得而知,于是决定在次日天亮,化妆悄悄出了紫禁城,到处听听贫民百姓怎么个说法,回来后,一定把听说的故事,原原本本的说给喜塔拉氏听。

这喜塔拉氏深居宫中,不怎么出去,又见嘉庆在太上皇面前不敢抬头,而和珅又爬到嘉庆头上拉屎,整天为嘉庆的事憋屈着,弄得自己吃不好睡不香,生活一点也不愉快。

所以,只要嘉庆一来,她都会巴望嘉庆和她多说话,有时候上到天文,下到地理,从神魔相斗的故事,到人世间恩恩怨怨,以至于贫民百姓家的锅盆碗碟,没有不说的。听说嘉庆要出毓庆宫去,给她带故事进来,自然高兴。

可是,石柳邓的事,是反叛,京都大概打听不出个子午卯酉来,谁敢在天子眼皮底下说造反的事?

喜塔拉氏问嘉庆到哪里去,才能探听到故事的原本原貌呢?不可能离开京城,到那偏僻的野蛮之地去吧?就是之前的康熙,现在的乾隆,如果微服私访,也只是下江南,往那繁华之地游玩一番。

嘉庆道:“听说密云的明长城,在区域绵延四百多里,还保留着古老的北齐长城。司马台长城以‘险、密、奇、巧、全’著称,朕还没到过呢!这一次决定去那看看,散散心。”

喜塔拉氏笑道:“密云的明长城就在皇上的眼皮底下,真的没有去过,也不要说出来,惹和珅笑话,拿到朝里去说。可是,皇上去爬长城,究竟如何打听到鱼刀的事?”

嘉庆道:“顺天府的密云县,位于京城东北部,属燕山山地与华北平原交接地,是华北通往东北、蒙古的重要门户,故有‘京师锁钥’之称。那些反叛如果北进,势必过密云散布消息,到那里,定然知个一二。”

他道:“密云东南至西北,依次与平谷、顺义、怀柔接壤,北部和东部分别与滦平、承德、兴隆毗邻。而且密云以汉人为主体,满人少,反叛的人,到了密云,少了许多顾忌,自然信口开河。”喜塔拉氏认为他所言极是。

次日,他带了十个锦衣卫,统统换成便装,假扮成生意人的模样,往密云而去。

到了密云,找到个不起眼的旅馆住下,然后到处游逛,一天了,也不见有人议论造反的事,更别提什么鱼刀了,到了第二天,果然去爬了明长城,天黑后赶回旅馆,如果打听不到,只好赶回紫禁城,时间一长,害怕乾隆知道他出门不请示。

刚刚回到旅馆门口,就见一个眼瞎的说书人,被旅馆老板推出门来。老板用力极猛,瞎子说书人的拐杖祝不着地,一脚踏空,从台阶上摔了下来,人是爬在地上嗷嗷直叫,醒木和扇子就掉到了嘉庆的面前。

嘉庆把瞎子扶起,对正在骂骂咧咧的旅馆老板道:“为何把这先生推下台阶?”

旅馆老板说,这瞎子身无分文,却要住店,拒他还不行,要强行住下来。他道:“我是小本生意,怎的让人白住?他虽是瞎子,我却不是观世音菩萨。”

“我不让他住,他说可以为我说一段书,抵消旅馆费用。生意如此冷淡,我才不稀罕听他那什么书!这年头,听书填不饱肚皮,那是官老爷的活。”嘉庆道:“你这就是外行话了,旅馆里有个说书的住下来,那些住店的,不就图个热闹了?这么好的生意,怎的往外推呢?”

老板还是不依不饶,嘉庆只好道:“他的房钱,记在我账上好了。”旅馆老板这才开了脸,过来招呼瞎子进去安排住宿。

嘉庆遇到了说书人,心里高兴,只是藏着掖着,不去问他。待了一会,瞎子忽然来到门外道谢。嘉庆请他进来,问道:“不知老先生说的什么书?”瞎子道:“我会说三侠五义、三国演义、水浒传等。”

嘉庆道:“当下英雄辈出,难道老先生不说说当今的故事?”瞎子道:“当下没有什么可说!”

“你如果肯说齐王氏的事,白莲造反的事,我有银子送给你。如果说的是三侠五义、三国演义、水浒传之类,我不喜欢听,因为是老生常谈,大家也习以为常。”瞎子慌道:“我眼睛已经瞎了,如果再让朝廷把我的鼻子割去,把舌头拔去,乃至于把头颅割掉,我不就死了?万万不敢!恩人莫提!”

嘉庆笑道:“难道你们这些说书人,都不敢提到齐王氏?既然如此,那就说一段大清打胜仗的事,我想那些官员知道了,也不会追究你的责任!”瞎子反问:“难道当今大清有打胜仗的事?”

嘉庆道:“你可知道朝廷斩杀了石三保、吴廷礼、吴廷义、石柳邓的事?”瞎子笑道:“这事举国皆知,我一个说书人,如何不知?”

嘉庆道:“听说过石柳邓两把鱼刀的事吧?”瞎子又笑了,沉吟了一会道:“说这个也无妨,这故事好。恩人现在要我说吗?”瞎子坐下来,从袖口里掏出扇子,又从兜里拿出醒木。

只听嘉庆道:“你去叫旅馆老板安排一下桌子板凳,今天晚上就在天井坝子里说。把布告帖出去,就说今天晚上说的是鱼刀的故事,保证座位爆满。”瞎子听完,喜滋滋的祝着拐杖走了。

待瞎子说书人走后,锦衣卫小声道:“说到反叛,是大清的禁律,皇上这样做,恐怕不妥。”此时的皇宫上下,对嘉庆没有多少顾忌,因此这锦衣卫说话,也是直来直去的。嘉庆心底下不舒服,但也只好忍耐。

听了锦衣卫的话,嘉庆道:“既是微服私访,什么话都听得,什么事都看得。如果还像在宫殿里那样,岂不是冤枉此行?”

是夜,天井之下果然座无虚席。为了掩人耳目,嘉庆和十个锦衣卫坐在角落里。旅馆老板一下子见到自己的旅馆里人来人往,人声嘈杂,好像生意兴隆的样子,走来走去招呼茶水,真是个眉开眼笑。

瞎子醒木一拍,人声立刻安静下来。三弦就摆在案台上,瞎子把它抱到怀里,细致的人还发现,他的右手虎口上,还要挽上一个小“连花乐”,这是利用弹拨三弦时的颤动而发出声音。

据说有了这个莲花乐,弹三弦会有一种很别致的声音。

他道:“今个,让我来说一段《霸王别姬》!”

台下一听,就不干了,都道:“不是要说《鱼刀传奇》吗?如何是一段《霸王别姬》?”瞎子又将醒木一拍,口里道:“本人初来乍到,刚刚落碗,口还没漱,说一段《霸王别姬》,岂当是漱口水如何?”

台下一片笑声,当是默认了。

这瞎子果然了得,一会摇头晃脑,一会指手画脚,真是个嘻笑怒骂,夸张之极,时而扮心高气傲的西楚霸王项羽,时而扮项羽的宠妾虞姬。

说到英雄末路的悲壮情景时,他的声音嘶哑,如泣如诉,声泪俱下,听众也是情不自禁,泪流满面,再加上瞎子的弦音低沉,似断非断,悲从中来,整个天井和楼层之上,无人不悲、无人不恸。

人们还沉浸在霸王别姬的悲伤之中,忽然听他醒木一拍,口里道:“接下来,在下说一段当今发生的故事,叫《鱼刀传奇》。”终于到主题,人们赶快调整情绪,欢欣鼓舞,听他如何道来。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