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尘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71页(第2页)

  哦,懂的懂的,要去出差。就是年都不让人过就出差,怕是这雪下的真的很大。

  &1dquo;我不在府里,府中只有媳妇一人管家,怕是有不周全的地方。我走后,家中还是尽量不要张扬,除了一些家中的亲戚旧交,其他人的拜访最好是回了。年底家庙需要人主祭,还有其他的交际往来,我准备让锐儿来做主。娘也多看顾提点着。”

  &1dquo;咦?哥哥?”

  &1dquo;我?”李锐来之前并不知道叔叔的打算。他是和李铭在来持云院的路上碰到了李茂,才三人一起进的园子。

  李茂这么决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他也是进入朝堂之后,才知道人丁单薄的坏处。

  他突然乍得国公之位时也不过是二十多岁,他不比兄长,一直就被视为继承人悉心调教,也不没有兄长聪明。那时他身上没有官职,父亲去了,家中重孝,他一天到晚都闲在家里,除了养儿子和侄子,一点旁的事情都没有。

  哥哥刚去的那段时日里,他是真的把李锐当做自己的儿子在养的,他夜里做噩梦,他每夜都起身去看个几次,唯恐他被魇着。他是男人,阳火旺盛,每次他一走到床边,李锐就会安睡。

  可一闲下来就容易胡思乱想,患得患失。再加上妻子时不时在耳边吹枕头风,渐渐地,他看这侄儿,就真的哪里都不对劲起来。

  大哥身死,他必须要开始顶门立户,要开始走上仕途,承受各种复杂的局势和凶险。他要拼尽全力去为全府上下拼个前程。可若辛苦劳累的是他,承受风险的是他,凭什么最后要给他人做嫁衣?

  他也是他爹的儿子!

  所以,他默认了方氏&1dquo;捧杀”的举动。

  后来,他进入朝廷,眼界渐渐开阔,身边尽是家国大事,这些后院里的勾心斗角,竟也渐渐看不进眼里了。他并没有大哥过目不忘的本事,也不像父亲那样心中有大智慧,能够立足在朝堂之上,无非就是多学,多听,多努力而已。

  最开始时,他每天忙得连睡觉都睡不到两个时辰,身边又毫无帮手,明明应该是最亲近的两个亲戚,也都指望不上。

  妻子的娘家也是功勋出身,岳父身为大理寺卿,自然是要避嫌,不能在朝堂上对他偏颇;锐儿的舅家,这算是府里最正经的姻亲了,却大约知道了他的&1dquo;捧杀”之事,而在朝廷上对他袖手旁观,隐隐还有排挤方氏弟弟的动作。

  他和方氏自以为聪明的手段,在那些真正的&1dquo;聪明人”眼里,都是笑话。怕是他娘都早已知晓,所以才不动声色的把锐儿移进持云院,然后又操持先生和进下人的事情。

  他娘以前是最不耐烦管家的。

  老太太现在一反常态,开始高调,不但默出&1dquo;三国演义”,做出&1dquo;she玦”、&1dquo;三国杀”等物,恐怕都是忧心他会暗害这个侄儿,才开始慢慢为信国府造势,即想让他和李锐立起来,也是想让更多的人注意到他大哥的这个遗子吧。

  他在不知不觉间,似乎改变了许多东西,也错过了许多东西,更是丢失了许多东西。

  如今他已经知道自己走进了一个怎么样的误区,自然是不准备再一错到底了。

  这次让李锐主祭,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但凡家中能做主祭的,不是家主,就是嫡长子或有德的长辈,他这般做,就是要重振李锐的身份和地位。

  外界既然传他要谋划侄子,他就不妨打打这些人的脸。

  他这信国公如今做的有滋有味,可真正让他有得意的,并不是他如今位高权重,而是他已经渐渐有了底气。人说&1dquo;朝闻道,夕死可矣”。如今他已经渐渐找到了自己的价值,也明白自己究竟能做到何种地步。

  就算他不再是信国公,他觉得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皇帝需要他,勋贵需要他。若他不是信国公了,第一个不甘的反倒是他们。若他渐渐没用,那也是他不争气,怪不得别人。

  他会好好培养儿子,也会好好培养侄子。

  人说三十而立,他刚刚三十有一,现在重再来,也不算晚。

  &1dquo;娘,今后我的差事只怕是越来越多。钦天监预测来年关外可能会有饥荒,怕是要再兴刀兵。我身为兵部主官,肯定不能常常在府里了。以后我不在府里,还望娘多多照顾两个孩子。尤其是锐儿,他今年十四了,马上就要入宫伴读,宫廷复杂,花嬷嬷在宫内呆了十几年,锐儿多多聆听她的教诲,对他大有好处。”

  李茂又看向李钧。&1dquo;我这堂侄,为人勤奋,又心地仁善,只是有些口拙,怕是会得罪人。方氏是内眷,只能请娘多多提点&he11ip;&he11ip;”

  &1dquo;等等等等!”顾卿越听越不对劲,直接打断了李茂的话。&1dquo;我听你这个语气,怎么和托孤一样?你不是去汾州办差吗?巡查灾情而已,难不成还要打仗?”

  李茂见老太太表情紧张,连忙摇头,&1dquo;不不不,只是这是儿子第一次离京办差,又不知何时能归,所以一时絮叨&he11ip;&he11ip;”

  顾卿松了一口气。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