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尘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十九章 排队枪毙(第1页)

第二日,武英殿

朱元璋根据之前商定的内容,向朱棣和毛骧仔仔细细的交代了三遍,实在是因为涉及孔家之事必须保证万无一失。

朱棣见朱元璋不再言语,立刻回道“请父皇放心,儿臣定不负所托。”

闻言,朱元璋满意的点点头。示意毛骧先行退下。

然后又对朱棣说“老四,俺知道你喜欢舞刀弄枪,下午带你去看看好东西。未来几年时间里俺们大明军队可能会大变样了。”

闻言朱棣不由得好奇起来。

下午

老朱带着朱棣在内一家人,携带一群武勋重臣,来到了城外一个偏远的演武场。

自从没良心炮那次被杨伟一闹,老朱就再也没有带过文臣,现在兵部之人天天都在画圈圈诅咒杨伟。

兵仗局掌印太监常开森先向朱元璋禀报了装备研、制造的最新进展。

“陛下,燧枪现在最困难的是长管火铳制造,枪管制造困难,口径大小不一。”

对于这些回答,朱允熥早就已经猜到,这些也是燧枪展史上必然生的问题,他这个穿越者也无能为力。但是现在已经开始研制的水力镗床应该能够加快制造度。至于枪管口径问题,朱允熥表示没有工业革新之前只能对付着过了。

随后常开森又介绍了一下新型火药和新型子弹的研究进度。

最后禀告朱元璋今天有一门新式火炮临时加入试射。

虽然不在常规计划中,老朱也自无不可。

闻言朱允熥思索起来,按照之前的报告,大概率就是铁芯铁体炮了,应该还没有膛线,但是估计能比康麻子时期造的大将军炮要厉害点。

想到这种炮的铸造朱允熥可以说是又又又一次对于时代的局限表示无可奈何。

现在大明的炼铁工艺绝大多数都是“更先进”的煤炼铁,木炭炼铁了解下来,竟然只有福建才有成规模存在,短时间内铁芯所需的熟铁缺口会很大,要是生铁转熟铁,差不多是十比一。

看来未来一段时间要缺铁了,或者说是要缺木头了,罗祥那里的进度得盯紧了,今年冬天争取大部分地方不用烧木炭了,能省一点是一点吧。

或者能不能从东南亚大量进口木材呢?我记得当年鬼子造航母甲板的木头也是来自东南亚吧,到时候也可以去打听打听,还有吕宋岛的大金矿。问题就是能不能说服老朱了。

但是至少要打完辽东了,现在水师基本都被当成了运粮大队。

更先进的铸钢炮则需要大型钢铁厂了,之前只觉得大明的18oo万钢铁产量非常吓人,但是仔细了解后现大部分都是生铁产量,熟铁产量严重不足,特别是铁芯铁体炮这种铸钢大炮出现之前最好用的火炮,已经被明了出来。熟铁只会更缺。

煤炭制焦炭炼铁,水泥建钢铁厂,炼铁工艺升级造更多的大炮,这还不包括点亮膛线技术以后,前期那恐怖的报废率。想到这些朱允熥只觉得一阵头疼,表示还是懂得太少了,大部分只知道理论,毫无实践经验。

对于这些现状,朱允熥暂时没有太好的办法。

一则,自己精力有限无法事事都亲力亲为,下面又缺少技术人才,执行起来肯定会打折扣。

二则,一些前置科技,特别是材料学科技没有点亮,根本无法支持很多的知识变现。不然朱允熥甚至都想直接弄出来加特林,让马匹从战略物资变成一种纯粹的运输工具。

话说两头,下面的大小官员以及匠人、军士自是无比高兴。皇帝来了意味着赏赐,意味着前途。

对于多了个燕王大家也是见怪不怪了,去年皇帝还带着秦王、晋王来视察过。

皇帝每半年会来视察一次,老朱也知道自己三个嫡子酷爱武事,所以这时间也是挑着这三个嫡子在京的日子,一人一次显得十分公平。其他庶子当然是没有这个待遇的,对于老朱这个封建老农来说,嫡子那是儿子,庶子只是姓朱的。

至于最后一个小儿子,武事不是他喜欢的,他现在天天往太医院的戴思恭那里凑,还经常给戴思恭写信,搞得这个太医时不时前来请罪,老朱也是无可奈何,实在是这儿子是亲的,还是最小的那个,只能忍了。

在一番仔细的检查后,这次演练正式开始。

在试射了改良版神机弩等略显过时的武器后,今天的重头戏正式开始了。

一门通体漆黑的大炮出现在大家的视线中,在试射了三炮弹之后,朱元璋将刘瑾叫过来问话。

一套见礼后刘瑾的身体还是因为激动略微颤。

朱元璋则是直接问道“俺听说这炮是你弄出来的?你给俺说说这炮有什么特别之处,俺只觉得这炮的威力比寻常的炮要大,还有这炮通体漆黑,莫非不是黄铜所铸?”

刘瑾诚惶诚恐的答道“奴才启禀陛下,这炮并非奴才所设想的,奴才只是执行皇孙殿下的想法。”

接着刘瑾又回道“陛下圣明,这炮乃是纯铁铸造,并未使用黄铜,因此通体漆黑。也因为这个原因,这炮相较于铜炮也更为轻便,重量只有千斤,射击效果也非常不错,威力远大于同重量的铜炮。详细参数奴才还在统计,望陛下恕罪。”

朱元璋闻言大喜“虽说不是你所想,你这奴才办事稳重、可靠。狗儿,回去之后安排,做事得力俺就赏。”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