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尘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八章 大明版公务员考试(第1页)

看起来只要朱允熥随便挑几个人玩闹就行,但是作为一个穿越而来的成年人。朱允熥明白立法,又是针对武人集团立法,这里的人选必须慎之又慎。

老朱也确实存着考校一番的心思,但是老朱这里做着两手打算。要是朱允熥真是胡乱点了几个人,老朱也会乐呵呵的接受,孙儿在前闹腾就是,他会另外安排人去做这件事。

但是老朱、朱标不约而同的在内心生出一丝期待。总觉得这个不断刷新他们对于神童认知的小娃,会有独到见解。此时二人见朱允熥在认真思考也不去打断。

朱允熥的大脑正在飞运行着

真不愧是洪武大帝,一个看似玩笑的问题也充满着考校,当然我要是瞎点几个人,大概率祖父会由着我去闹,这样虽然说看起来更像是一个正常孩童,但是明显会降低我的神童光环。既然祖父都说我有帝王心性了,那么这件事我还是好好去做。

我再妖孽也无需害怕,我祖父洪武大帝可是一个以万为单位杀人的狠角色,没人敢对我说三道四。

那么做好这件事情对我来说百利而无一害。

对于武人立法,势必会得罪以勋贵为代表的武人集团,虽然我还没接触兵事,但是我记得历史上,已经有军户逃亡现象生了。

那么我的总体纲领应该是惠及底层军户,拉拢中、基层将领,打击不法武勋。

牵头立法的人必须在武勋阶层中有威信,地位要够高,参与立法的团队要照顾各个利益集团。淮西勋贵,其他降将,边镇代表,乃至蒙古将领都要考虑全面。立法的过程肯定充斥着各种扯皮,各种利益交换,那么把文官也拉进来,现在以文制武,后面给文官立法了也可以有借口以武治文。

老朱现在开始不喜李善长,李善长既是淮西勋贵,又是唯一的“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李善长的这个处境确实很危险。既然考虑了拉他一把,那么先让他自绝于勋贵吧。

开平王府是我舅家,那三个舅舅历史上也没太大的出息,这样还不如让他们离武勋远点,也许可以促进常家由勋贵向皇亲国戚转变。

徐达那里既然定了娃娃亲,就一起拉下水吧。

詹徽已经在督察院了,那么就想办法把他推出来,若肯为我所用,我也不介意拉他一把,让他的晋升度再快亿点点。

其他官员说实话他是真没什么印象了,实在是老朱砍官员的度太快了,朱允熥就知道那么寥寥几个洪武朝的文官。

对于这个情况,朱允熥也不会去改变什么。

不过倒是可以趁机把公务员考试那套给拿过来用了,先整个大明版的公务员考试1.o。

结束思考的朱允熥这才回过神来,看到马皇后、老朱、朱标都满脸期待地看着他。

朱允熥随即说“以驸马都尉李祺为总编修官,郑国公常茂、魏国公世子徐允恭辅之。在三法司选若干官吏佐之。最重要的是需要考虑各方利弊,需要选调其他代表参与其中。”

朱允熥巴拉巴拉的把他刚刚的考虑说了一通,听到朱允熥已经考虑平衡各方利益,老朱、朱标一个劲的点头认可。

最后朱允熥说道“无论是军法还是勋贵法,皆要以大明律为基准,不可违背大明律。因此这次孙儿还想亲自从国子监挑选1o人。”

对于朱允熥的大部分想法,老朱都表示认可,不过有些疑惑还是问了出来。

“你从国子监选1o人有何盘算?”

朱允熥早有准备“孙儿先前谈了科举制,那么孙儿就想着能不能对人才考核做一次革新。”

此时老朱和朱标都饶有兴趣的看着朱允熥,他们想听听这个不按常理出牌的孙儿有什么想法。

朱允熥“祖父深感科举人才不堪大用,因此罢科举十年,兴国子监,并推荐举制。但是这1o年下来国子监可以说不怎么成功,孙儿认为祖父虽大兴国子监,但是国子监入仕的道路选的不好。”

朱标这时有些生气的说道“胡言乱语!”

朱元璋平静的说“标儿,让允熥说,俺也觉得这国子监没弄好。”

朱允熥继续着他的思想输出

虽说国子监有积分法,达到积分的学子可以赐进士出身,但是孙儿却认为这个法子反而会适得其反。

祖父的本意是鼓励读书人通过国子监入仕途,逐步取代科举入仕。

但是祖父有没有想过,那些个读书人最是自命清高,那些个科举进士面对国子监进士之时会自认为高人一等。

地方上的乡试还是按时开始,很多人也坚信只要他们坚决抵制国子监,会试、殿试迟早有一天会恢复。

读书人又大多耕读传家,处事保守,不容易接受新事物。

因此这些年的国子监取仕也不尽如人意。

而且荐举制终究会被废弃。

朱元璋意味深长的问道“你就这么自信俺会废了荐举制?”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