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尘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五十一章 殿前军的编制二合一(第2页)

“喏!”常登贵拱手抱拳,对朱慈烺的命令没有任何质疑。

朱慈烺当下首要解决的,还是军官的培养和任命问题,这也是为了确立自己对这支军队的绝对领导权。

这个时候,爵位只是唬人用的,虽然按照功劳,常登贵和陈福都可以封一个国公,但实际上不能那么用,否则今后立了功,就没法再加封了。

“另外,士兵先训练最基础的队列和体能,个人技艺训练也加紧,先让他们听得懂军号鼓声,剩下的后面各级军官选出来之后,再展开训练。

具体的训练,你们根据自己的战场经验和兵书所记载的展开,记住,只要练不死,就往死里练,三个月内,本宫必须看到他们完全不一样的面貌。”

“喏!”

朱慈烺前世虽然受过现代军事训练,也学习过不少兵法,但他所处的时代和明末距离太大了。

这个时期,还是冷热兵器混合使用的时代,骑兵也仍旧是战场之上的最强军力,朱慈烺后世学的那一套,不能说完全没用,但许多东西确实毫无用武之地。

毕竟,任何练兵,用兵之法,都是需要和士兵的素质,武器装备相联系起来的,而实用性极强的戚继光兵法无疑是最符合这个时代的,也是当前大明最为成熟有效的练兵之法。

朱慈烺打算以此作为基础,将招募来的那些纤夫和京营挑选出来的青壮,练成麾下的第一支强军,然后再结合他后世所学,以及对这个时代军事变革的前瞻性,对军队进行改良,其中包括了标准化,体系化训练士兵,培养军官,建立训导部队......

当然,“大明皇家军官学堂”的建设,后续也会逐步展开,现在还没有建立的人才基础。

南京朝廷当前的财力,还不足以在供养南方各省各部近十万大军的前提下,再有余力让朱慈烺一下子练出十万雄兵。

而且,练兵可不只是需要钱,还需要人,朱慈烺现在只有不到一百个老兵,以及这些老兵刚刚带出来的新兵,还有凤阳标营,淮扬巡抚标营,南京京营里面挑选出来的一些军官,他最多也就能练出一万新军。

要是再吸纳更多的旧派军官,其他军队的恶劣习气,必然会被带到殿前军,而且不受遏制。

按照朱慈烺的建军计划,殿前军作为他麾下最核心的主力野战军,要由战兵营,骑兵营,火器营组成。

();()  战兵营以步卒战兵为主,目前主要以火枪,长枪,刀盾为主要武器,并配备虎蹲炮,弗朗机炮等轻型火炮,满编人数在两千六百多人。

虎蹲炮,弗朗机炮是大明工匠就有能力生产的,至于今后威力更强,更适合野战的四磅炮,还需要等到官员把广东,福建,甚至是澳门的工匠招募来。

骑兵营则是弓,长枪,刀斧为主要武器,在今后还将配备有重量较轻,发射霰弹的虎蹲炮,基本编制和战兵营差别不大。

甚至,朱慈烺还计划今后给一部分骑兵营配上火枪,但现在火器工坊的生产力还远没跟上,这个计划目前和四磅炮一样,还停留在了设想阶段。

而且,以朱慈烺目前拥有的战马,除去各军所需的哨马之外,他最多只能凑出一个千总部的骑兵来。

除此之外,他的部队还要有辎重运输营,水师等,这些都是主战部队之外必要的兵种补充,在大战中或许不显眼,但都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否则战兵,火枪火炮兵,骑兵的威力都难以发挥。

其中,水师方面,朱慈烺还没有头绪,南京水营他是信不过的,那些船可以用,但兵就不堪一用了,他打算拉拢郑家之后,把福建的郑家水师调来南京。

郑鸿逵和郑森两人,一个有威望,一个潜力无限,到时打造一支所向披靡的水师,绝对不成问题。

如今,对于大军整编而言,最紧迫的还是对应的火器配备问题,虽然南京武库里还有不少刀枪,但里面那些陈旧落后的火炮火枪,大多都不堪一用,无论是大型火炮,还是将来配备到各营的中小型火炮,还是得朱慈烺想办法组织生产。

不过,这种事也急不来,朱慈烺还得协调各部,从广东,福建招揽工匠,特别是派出使者,启程前往澳门招揽一支雇佣兵,协助他在江淮建造棱堡,训练火器部队。

现在,殿前军的建设仅仅只是一个开始而已,大军的训练,补给,武器装备,都是朱慈烺需要解决的问题。

特别是军队及随军家属的安置,本来就和原本的地方百姓,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这万余大军和随军的两万多家属,如今全部被朱慈烺安置在了各州县的城郊,基本上以营为单位,后续将会分散到周围几个州府训练。

而他们的营地建设,粮饷供应,以及配套的武器装备,军服帐篷,名义上则由南京朝廷统一拨给。

朱慈烺要最大化利用这些人,也要思考减轻部队负担的事情,如果孩子超过十四岁,他也是算作丁口的。

毕竟,这些男丁再养两三年,就可以拉上战场或者到工坊做工了,军队的抚恤压力会小很多。而且这样出来的兵,必然绝对忠诚。

当然,户部拨下的款项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根本不能满足大军的全部需求,朱慈烺在明面上,还无法直接提高殿前军的军饷,只能通过内帑补充。

否则,其他各部大军的军饷标准,他也得有所提高,不然军心必定动摇。

要从无到有培养一个精锐战兵,第一年至少需要三十五两白银,骑兵则是五十两,但大明当前的军饷标准,根本不够,特别是按照强兵要求训练的时候。

户部拨下来的银子,如果要满足强军的装备标准,就得饿死士兵们,如果要让士兵吃饱,他们手中武器装备就不能一用。

若是军官们再贪腐的话,士兵们可能不仅得挨饿,还没优质的武器可用,更不用说保持高频度的训练了。

这也就是明末将领养家丁的原因了,他们领到的军饷,除了孝敬上官,自己贪污之后,就真的只能装备一小部分家丁,然后就是百余家丁带着上千名甲胄兵器不齐的“流民”去打仗了。

这个时期的野战军,训练和维护的费用是极高的,十万的常规部队,一年至少需要四百万两白银,才能保持训练和作战。

而当前大明的财政体系,国库每多增一百万税,至少得有两三百万先进了官绅们的口袋,辛苦收上来的税,还有一半以上要被各级官员贪污,而那些从国库发出的钱粮,能有一半到军队士兵的手中,也已经算是万幸了。

这也就是大明的财政问题,朱慈烺必然是要改革的,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些问题他一时半会还无法解决。

好在,他还有近两百万两热心的朱家宗室,淮安盐商捐赠的军饷,在他重整南京朝廷的财税体系之前,这些军饷和户部拨下来的银子,足够他从无到有组建一支万人规模的强军。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