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尘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61章 彩蛋贵族风尚8(第1页)

【在耶律洪基的第三个年号,大康元年,他开始让皇太子耶律浚总领朝政,统御各项事务。而耶律浚统领朝政时,追求“法度修明”。】

【就在同年,大康元年,耶律乙辛诬告皇后萧观音和伶人赵惟一私通。耶律洪基于是派了北府宰相张孝杰去调查此事。

张孝杰是耶律宗真重熙二十四年的进士第一,且又是一个家贫之人。咸雍三年,任参知政事,同知枢密院事,加工部侍郎。八年,加封陈国公。后耶律洪基因其“勤干”任其为北府宰相,张孝杰由此成为了汉人中的贵幸。大康元年,又被赐国姓。

而此时,张孝杰实际上已经成为了耶律乙辛的同党,于是他坐实了此事。认为萧观音所作的《怀古》诗“宫中只数赵家妆”、“惟有知情一片月”两句中,含“赵惟一”三字。】

【事情的盖棺定论相当快,大康元年年底,皇后萧观音被迫自尽,皇太子耶律浚悲愤不已。】

【大康二年,萧观音死后,耶律乙辛上奏“帝与后如天地并位,中宫岂可旷?”并且盛赞萧霞抹的侄女、萧阿剌长子萧别里剌的女儿萧坦思。于是耶律洪基就将萧坦思立为了皇后。】

唐朝,贞观年间。

“果然如此,萧孝穆一系与耶律乙辛结成同党。”房玄龄证实了自己先前的推测,这确实是一次对于皇位的夺取,否则耶律乙辛并没有那么大的动机去诬告皇后。“只是夺得后位还不够,仇怨已经结下,太子耶律浚的威胁也必须要铲除。”

所以,在萧坦思入宫成为皇后之后,下一个目标就是耶律浚——理由很简单,一方面,以耶律洪基现在对耶律乙辛的信任程度,连皇后都能诬告成功,太子也并不困难,而且太子还比皇后多了一条皇位;

另一方面,耶律洪基自己难道不为皇后萧观音之事而提防太子吗?他的母亲可是死了,他又悲愤不已,是否会对自己这个父亲心生不满呢?

这两方面相叠加,说不定耶律洪基很轻易就会选择相信耶律乙辛的诬告太子有威胁,可能对自己有怨;而自己身体尚且健朗,日后总会有其他选择的。

在场众人都明白房玄龄的意思,他们也不太看好如今这位皇太子耶律浚的结果;特别是,一旦耶律洪基日后还有别的皇子诞生,那耶律浚就彻底毫无可能了。

李世民拧着眉头,觉得自己虽然已经见识了很多不平常的事情,但是每次新见到一个,还是能够刷新一下自己的认知“耶律洪基为何会如此信任耶律乙辛?还有张孝杰,况且这二人结党已深,他竟然察觉不出?”总不能是他自己想要用这个“私通”的理由干掉皇后吧。

而且这俩都是家贫非世贵家族出身——莫非耶律洪基就是一心一意信任这种出身的大臣?觉得这样的臣子忠心?好用?或者没有威胁?

李世民也是想要培养一批寒门子弟的,他也并不喜欢世家贵族垄断各方面的权力,但到了耶律洪基这种地步,难道不是走向另一个极端?

辽朝,会同元年。

这一下,耶律德光的脸色是真的扭曲了。

而与他一同扭曲了神色的,是到底没能绷住姿态的大辽贵族们,是的,他们终于撑不住了。

北府宰相?家贫汉人?即使是进士第一也不能这么来吧?

也不是一定不能由非契丹族人担任,毕竟大辽经过数代君主,到了那时候,恐怕汉化程度已经加深,汉人也有加入核心层的可能。

但是,对于大辽贵族们而言,他们所认可的汉人,起码也得是如今的这些太祖佐命功臣——如韩延徽的后裔,韩知古的后裔。而张孝杰,家贫,汉人,纵使是进士第一又如何?大辽又不以进士为根本。

至于耶律乙辛……若是在他未家前,他们定然是不太愿意见到这么一个非贵族群体的人登上如此高位的。但若是真的他已经家又无力阻挡……人嘛,要学会灵活变通。倒不是说就要对这样的人阿谀奉承,但是不管还是可以做到的。

【这是,护卫萧忽古谋刺耶律乙辛,未能成功,被捕入狱。】

【耶律乙辛觉了消除太子耶律浚威胁的迫切性,以及自己并非世家门阀、地位的不稳固情况,于是和北院宣徽使萧得里特勾结。

大康三年五月,耶律乙辛派右护卫太保耶律查剌诬告太子想要登基,且护卫萧忽古、曾担任北院大王、契丹行宫都部署的耶律撒剌、知北院枢密使事的萧撒也在共谋立太子为帝一事。】

【耶律洪基因为此事没有证据,并不治罪。但是他将萧忽古、耶律撒剌、萧撒等三人外调到了地方,并且将耶律乙辛奏报中的护卫耶律撒拨等人各鞭百余下,流放边疆。】

【随后,现任皇后萧坦思的兄弟,萧阿剌的二子萧余里也,担任北府宰相,兼知契丹行宫都部署事。】

【接着,他又下诏,宣布告谋逆事情的人,会重加官赏。】

清朝,康熙二十八年。

皇太子胤礽看到此处,虽面色不变,却是瞳孔一瞬紧缩。

同为皇太子,他对于耶律浚还是更能够感同身受一些的,虽然他的汗阿玛与耶律洪基并不相同,他们父子间和耶律浚父子间也并不相同。

但是,这不意味着他不能一定程度上感受到耶律浚的处境是何等的危险,完全可以算作是死路一条、无可回转。

不是因为耶律乙辛,而是因为耶律洪基——没有证据,并不治罪,但是还是处置了所有提到的人,即使是曾担任北院大王的耶律撒剌也不例外;

没有证据,分明应当是诬告,却下诏宣布鼓励各处告谋反之事……

这是耶律洪基自己就已经不愿意相信太子了,他想要得到一个答案,或者说,他自己心中已经有了一个答案,现在需要的是证据。

而且,皇后的力量、萧孝穆一系的权力又一次得到了加强。

除非耶律浚此时已经有了改天换地之能,否则,不过是无路可逃的死局。

想来,若非辽道宗日后果真没有子嗣诞生,那耶律浚是否能够获得平反还是两说。

独子啊!独子!

他不由看向了老大胤禔,见他也看了过来,便露出了一个充满恶意的冷笑。

宋朝,开宝年间。

作为和辽国同时期的大宋几人,对于辽国的事情也更为了解,同样也比较清楚在辽国后族皇族之间的联合与矛盾,以及皇族之间、后族之间的争斗。

但是激烈到像萧孝穆、萧孝忠两系这样的,确实不多见,起码如今的辽国没有这般争斗——好歹还是这么亲近、萧孝穆萧孝忠亲兄弟、子辈乃是堂兄弟的关系,居然会斗争如此激烈……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