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尘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84章 百年遗留问题与对策(第2页)

【没有。】

【汉武帝时期,通过董仲舒糅合各方,以儒家为名,打造出了一套“天命”之说——为什么刘家的人一代一代当皇帝?因为这是天命!太祖高皇帝就是赤帝子!为什么要天下一统?因为这是天命!】

【这虽然有着天灾皇帝要下罪己诏的副作用,但确实维护了皇帝和王朝的神圣光环。两汉四百年,这一套理论持续运转。】

【但这一套经过魏晋南北朝的更替,已经彻底失效了。晋朝末代皇帝被当街杀死,司马家登上皇位;司马家死死伤伤,新的家族登上皇位……】

【南北朝王朝更替频繁,皇室内斗不断,没有人再自内心地认同天命的说法。】

魏国。

“当街杀死?!”曹丕满脸震惊,他知道自己家后来被司马家摘了桃子不假,但他从没有想过会是这样的摘桃子方法。

当街啊!当街!你就是在皇宫里杀人,都比当街杀掉一个皇帝好啊!当街杀皇帝,你是完全不打算管各方面的影响了吗?

哈!怪不得你司马晋朝统治也那么短暂,那么混乱,那么耻辱!

你自己把笼罩在皇权上的神圣当着所有人的面扯了下来、踩得稀碎,还没有半分掩饰,你有想过,当你自己登上皇位后,又该如何维持自己的神圣性?

曹丕充满恶意地想着,看司马家这个操作,大约他们搞政治斗争一点也不打算遵循基本法吧,那这样一来,怪不得朝局混乱,还遗毒到了唐朝。

此时仍在殿内的司马懿没有出声,不说他目前并没有想要干掉曹丕自立为帝,就说这么一个当街杀皇帝的操作,他同样不是很理解。

【此后,天命、神鬼、宗教多方混战,你来我往,所有人都沉浸其中,推崇各种信仰已经成了一种常态,甚至出现了四度出家、被大臣和朝廷用钱赎回的梁武帝萧衍这样的皇帝。】

【这样的混乱一直持续到了唐朝,唐高祖李渊尊崇道教,试图通过李家和老子的联系为唐朝加上一层光环。】

【面对这样的情况,李世民终于从天命、神鬼、宗教中挣脱而出,在汉室的天命不再奏效,而南北朝加上隋朝已经亲身试验过神鬼和宗教,证明同样无效后,终于,李世民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方向。】

汉朝,元狩四年。

董仲舒手持丝帛,时不时奋笔疾书。对于这段内容,他可太关心、太感兴趣了。

他创立的说法,他自然清楚,这套理论从根本上讲,是在为如今的皇帝陛下服务,只是在能够被皇帝认同的基础上,他尝试在其中加入了种种儒家观点。

如此一来,儒家终究是得到了天子的认可,得以在百家中独占鳌头、夺得最终的胜利。

而这样的理论,能够持续四百年,确实足够了。虽然他也希望能够更长久一些,但神迹中那个司马家的操作属实让人无法预料。

那么,这位唐太宗陛下,又能从哪里走出一条新的道路?董仲舒开始思考,除去天命、神鬼、宗教,还有什么?

“人,还有人!”他喃喃道,不论是天命,还是神鬼,亦或者宗教,终究是“天”,而与“天”相对的,只有人。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

【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

【既然“天”走不通了,为什么不从“人”——也就是“民”来走呢?这并非是一个全新的空白的领域,历史上的诸位大家对于“民”同样有着诸多论述。】

【早在《尚书》中,就有着“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之所欲,天必从之”的观点。】

【既然“民”如此重要,甚至“天必从之”,那么,如若能够被“民”所认可,那难道不是说明了皇帝的正统性吗?】

【这确实是一个新的角度,但李世民有去尝试的自信和底气。他的个人能力、功业、以及出众的臣属都能够支持他去尝试一番。】

【事实证明,他的尝试是正确的。】

【自唐朝,唐太宗李世民开始,所有人的目光开始看到“民”,论述皇权的正统神圣性也加入了“民”的内容,任何政策、理念也开始用“民”作为衡量标准,而非天地神鬼宗教祥瑞。】

【这一条路,一直走了下去。】

【只要你的功绩光辉灿烂,泽被天下万民,统合天下,你就是正统,你就是天命。宋太祖赵匡胤以此为正统,明太祖朱元璋以此为正统,就连与北宋同时期的辽朝同样以此论证自己的正统。】

唐朝,贞观三年。

“……就是这样,就是这样啊!”李二陛下自玄武门竞争上岗以来就沉郁无比的脸上终于又挂上了笑意,他翻遍经史,与群臣探讨了无数遍,又从各种途径搜集各地的情况,所求的不就是这样一个方针理念吗?

关于“民”,他也好,群臣也罢,其实只是有了一个初步的设想,眼下也只是谨慎尝试,力求能够将这样的理念施行下去。

如今,神迹肯定了他的做法,赞同了他的理念,给了他更大的自信。

想到这里,他又不忘提醒心腹重臣们“虽然这条路是对的,但还要小心谨慎,切不可一时忘形。”毕竟还要顾虑一点那些已经浸淫神鬼宗教多年的人的心理承受能力。

汉朝,元狩四年。

刘彻先想着另一个问题“两汉四百年?就是那个东汉吗?那朕的大汉是什么?西汉?”如果如今的大汉是西汉,那那个东汉是什么情况?

也不怪刘彻如此在意,毕竟,上一个分了东西的还是周朝,而周朝的“东”究竟是个什么情况,自不必说。现在,刘彻就很担心,那个东汉不会也成了如东周一般的情况吧?

秦朝。

“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嬴政想着这句话,他记得,这好像是荀子的观点。他扭头看了一眼李斯,李斯瞬间就明白了皇帝的意思,点了点头,确实是他老师的观点没错。

嬴政皱眉,他并非不把‘民’放在眼中,按照他的执政理念,他处理‘民’的方式就是如此,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但神迹中后世几个王朝的故事到底还是给了他启示,农民起义络绎不绝,此时又来了一个重‘民’的理论……

喜欢历史直播从神奇的太宗们开始请大家收藏历史直播从神奇的太宗们开始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