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尘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3章 西夏-交趾(第2页)

宋朝,淳化四年。

赵光义急急命令身旁侍从“记下来,赶紧记下来,这件事以后可不能干。”

吩咐完,他又有些忧愁——西夏到底是什么时候建国的啊?看这样子,李继迁是会一直打下去,最后不会是朕屈服了吧?朕不可能屈服于一个反叛势力的!

好在,神迹打消了他的恐惧。

【随后,李继迁就一直在假意臣服和攻打宋朝中反复横跳,始终不肯真正臣服宋朝,也不愿意接受宋朝授予的节度使职位。】

【至道二年,李继迁截了宋朝4o万石粮草,赵光义终于忍不下去了,命令李继隆、丁罕、范廷召、王、张守恩五路并进,但宋朝的老毛病又犯了——五路军将官意见不统,擅自行动、避而不战的都有,而有的确实打了几仗、但由于其他路不配合,只能撤退。】

【随后,至道三年,赵光义就驾崩了。宋真宗赵恒继位,接受了李继迁的讲和条件,授其为定难军节度使,将定难五州又划归了李继迁名下。】

宋朝,淳化四年。

赵光义松了口气,太好了,他没有屈服于李继迁,没有承认对方,在他在位期间李继迁一直都是叛逆!

放下心后,他总算有心思关心其他事情。

至道三年,自己去世?现在是淳化四年,自己到底什么时候改的至道这个年号?不会是下一个年号吧?虽然自己在高梁河时中的两箭,箭疮年年都会复,这两年也觉得自己精力下降,但时间会这么快吗?

还有,太子赵恒是谁?他现在没有叫这个名字的儿子。不管怎么说,这个儿子继位后,居然答应了李继迁的条件,又把定难五州给出去了!(至道元年,赵元侃改名赵恒,立为太子)

哦,对了,之前是不是说就是这个宋真宗开始搞祖宗之法的,那他怎么不看看他爹对定难五州和李继迁的态度呢?

至于宋朝的老毛病,既然是老毛病了,他当然知晓,他一直搞以文驭武不也是想要消除这个毛病吗?只不过,看起来成效有限而已。

宋朝,开宝元年。

对于李继迁反复横跳,已经从前面看出来李继迁此人性格的赵匡胤并不意外。

令他大感惊奇的是另一点“赵光义亲自部署的五路大军居然不听他的话?他不是搞什么将从中御、远程微操吗?这回不起作用了?”总不能是他偏偏这次没搞吧?

“而且,他不是还尝试以文驭武吗?”没派文官就算了,要是派了,文官也不听话啦?

“大哥,我至道二年出的兵,至道三年就驾崩了。”赵光义恢复了一点精气神,低低道。

本来看样子他在军事上成就就不是很大,而三年驾崩,说明二年身体情况也不怎么好了,说不定就压不住那些将领了呢?

赵匡胤皱眉。出现这种情况,是不是赵光义已经不重要了,关键是皇帝对将领的掌控能力。皇帝总会老去,那这个皇帝又怎么在年老的时候保证对权力的掌握呢?如何保证底下人不敢阳奉阴违、起一些过分的小心思?

想到这里的不止赵匡胤和赵光义,所有皇帝都思索起了这个对他们而言至关重要的问题。毕竟,掌握过大权的人,谁会愿意年老了就失去大权、指挥不动人?

【西夏建国实在李继迁之孙李元昊手中,而李继迁一生打下来的基业也是西夏最终能够建国的重要原因。】

【讲完西夏,我们再来看看另一个给了赵光义痛击的地方,交趾。】

【之前讲明太宗(成祖)朱棣的时候,我们就提到过这个地方,为明朝提供了不少人才。】

【交趾自秦朝以来就是中原国家的一部分,直到五代十国纷乱多年,没有王朝对交趾进行过统治,交趾自此获得了独立。】

【赵匡胤在位时,对交趾一直没能腾出手来,而赵光义登基后,自是想要收复这个汉唐故地。】

【此时统治交趾的是丁朝。】

【太平兴国四年,丁朝生内乱,丁琏及其父丁部领被杀,唯一的子嗣、年仅六岁的丁璿袭位,十道将军黎恒掌握实权。】

明朝,洪武年。

朱橚喃喃道“又是内乱,这宋太宗怎么老是碰上这种情况……”辽国虽不是内乱,但是确实是幼主登基,而定难五州也是出了内乱。

“但问题不应该是,每次碰上内乱这种按理来说的好机会,他都没赢吗?”朱樉顺口接话吐槽。

“说的也是,他怎么都没赢呢?”朱橚有些无语。

“嘿嘿,不过说起来这个丁朝,你们不觉得这种情况有些眼熟吗?”朱棣卖了一个关子,幸灾乐祸道。自从上次讲了那个登基的他收复了安南,他回去就翻了翻之前有关安南的记录,现在正好讲出来。

“眼熟?哪里眼熟?生内乱吗?”其他兄弟们对安南的历史并不太清楚,毕竟一个边境小国,没事儿他们都不是很在意。

“幼主登基?权臣坐大?……孤儿寡母?”朱?一个个列举,直到最后一个,他看见朱棣笑着点头。

“没错,孤儿寡母,陈桥兵变哈哈哈哈哈!”

“哇哦!”

【听到这个消息,以太常博士知邕州的侯仁宝听说这一消息,请求趁机收复交趾,恢复汉唐荣光。】

【赵光义当即大喜,认为这是个大好机会,于是动员荆湖士卒一至二万人,归侯仁宝指挥,准备出兵交趾。】

【听到宋朝要攻打的消息,丁朝连忙做出应对,太后杨云娥命令黎桓率军防御,并任命南册江人范巨俩(一名“范巨备”)为大将军。】

【范巨俩临行,认为“今主上(丁璿)幼弱,我众虽竭死力御外侮,脱有尺寸之功,其谁知之?不如先册十道(黎桓)为天子,然后出师可也”,军士“咸呼万岁”,以表赞同。太后杨云娥听说此事后,派人给黎桓送去龙袍,让黎桓即位。】

喜欢历史直播从神奇的太宗们开始请大家收藏历史直播从神奇的太宗们开始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