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尘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85章 内政(第1页)

【带着这样的理论,李世民开始了他治理天下的日子。】

【在他登基的第二年,改元贞观,是为贞观之治。】

【先要做的,是改善唐朝内部情况,尽快展国力。】

【于是,李世民开始重整唐朝内部的行政系统,因为,经过唐朝武德年间的展,由于政治混乱以及封赏功臣亲族的原因,唐朝的官僚人数迅膨胀,州县的数量几乎达到了隋朝的两倍。削减机构和人数势在必行。】

【由此,唐朝重新被划分为十个“道”,即西北的关内和陇右;北部的河东和东北的河北;华中的河南、淮南、山南和剑南;南方的江南和岭南。】

【同时,他尽可能地尝试提高地方官的地位,要求所有人重视地方官员的职能和作用,认为地方官“实理乱所系,尤须得人”。】

唐朝,贞观三年。

李世民理所当然地点头“地方州府当然重要,他们牧守一地、治理一方,当地百姓的衣食住行都要仰赖于此,社稷的稳定同样要求他们能够做好自己的职责。”

他承认,京官确实地位要高于地方官员一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地方官员就可以理所当然地一心想着调入京城、对地方事务一概不管,也并不意味着京官就能够理直气壮对地方官员高人一等。

本来他就如此认为,而在得知了大唐后来的藩镇节度之困,更是将地方的重要性又往上提了提。

汉朝,元狩四年。

刘彻笑眯眯“地方官吏当然重要了。”特别是挨着诸王封国的那些地方官吏……

哼哼,都给朕仔细盯着,看看谁不老实!

【同时,李世民非常注重人才的作用。】

【当然,正常的皇帝们都会重视收集人才,主要是收集能够为自己所用的人才。】

【但是,李世民能够在这里脱颖而出的原因,在于他对人才的态度上——只要能够为朕效力,朕来者不拒。】

【不拘出身背景,只要确实有才华,又忠于自己,那么就很快会被李世民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上光热。】

【何况,他对于人才并不是那种“求全责备”的上司,相反,他更重视一个人突出的那方面才能,比如大名鼎鼎的“房谋杜断”,就是因为房玄龄擅长谋略,而杜如晦处事果断,因而李世民就时常让二人共同决策,最终形成的一种行政方式。】

明朝,洪武年。

朱元璋看重的大臣们听着听着,便不由自主地想要悄悄看一眼皇帝,可又不敢——虽然好像没什么,但万一万岁哪天心情不好突然想起来这件事呢?

虽然皇后和太子现在还好端端地活着,生这种无辜被牵连的事情的几率不大,但,万一呢。

想着想着,他们又有些觉得凄风苦雨,为什么现在的日子会是这样呢……

当然,这绝不是说万岁有什么不好的地方,绝对不是!

万岁对他们非常好的,从不无缘无故就要打杀人,还很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而且还会念着老臣的情分,有几个皇帝能和万岁比?

只是,只是,只是他们确实有一点点希望,万岁能够更加宽和那么一点点,就像唐太宗一样,看到每个人的长处就可以了,不要要求他们能够各方面都完美无缺,他们实在是做不到啊!

就比如,一些混账不干人事,悄摸摸捅了天大的篓子,可那都是那些混账的过错,他们根本不知道,也确实没有那等识人的本事……

【另一方面,李世民任人不避亲,同样也不避仇。】

【秦王府的文武官员,他在登基后大方任用,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张公谨等人,均被他安置到合适的位置上。】

【而与他曾经有仇之人,只要有才华、愿意效力,同样被他大力任用。早些时候的尉迟敬德等敌方降将,到后来可以说是仇怨最大的东宫属臣,包括魏征、薛万彻、冯立、王珪等,他一样敞开胸怀,让他们挥一身才华。】

【后来,被他任用的还有外族、包括突厥的人员,如执失思力、阿史那社尔、契苾何力等,这些人都成了为唐朝征战四方的将领,其中一部分还和唐皇室联姻,成为了姻亲。】

汉朝初年。

“执失思力?”刘邦挑眉,“这不就是之前那个被颉利可汗授命出使长安,随后还威胁李世民的突厥人吗?”他好像还是颉利可汗的大将来着。

不拘一格任用人才,这倒是没什么问题,不过李世民的心胸看起来确实是足够宽广,毕竟都是给出了正经的官职和权力,而不是什么做做面子、架了一个摆设上去。

“这样一来,那突厥的日子看来也没有多长时间了。”萧何道。

毕竟,别人不说,执失思力这个实打实效力于颉利可汗的人,居然摇身一变成了为唐朝征战四方的将领,这就充分说明了突厥的结局。

颉利派执失思力觐见李世民的时候,执失思力必然已经是能够独当一面,那他的年龄绝非十几岁,而他日后还能够为唐朝征战,想来年岁也不能太大,如此一来,突厥大约就是几年的事情了。

宋朝,开宝元年。

赵匡胤对李世民还是很欣赏的,特别是对于李世民收拢人才的能力“唐太宗麾下,异族将领颇多,大宋不能与之相较。”

当然,这不是说大宋就没有异族将领了,他赵匡胤手底下还是有些人的。只是,这些人都是久在中原的异族,不想唐太宗手下的那几个着名异族将领,阿史那社尔、执失思力、契苾何力……这些人在投身唐朝之前,可是切切实实的异族生活。

唐朝,武德八年。

看着神迹中那几个再熟悉不过的名字,李建成身形略略有些摇晃。

这是他的属官啊!特别是冯立几人,就这么成了李世民的好大臣?

【而与不拘一格任用人才并行的,是李世民“从谏如流”。】

【比如,在和魏征谈论的时候,魏征性情耿直,从不屈服,又认为自己得遇明主,时常会将所有的想法都说出来;

而对于魏征的种种意见,李世民往往能够欣然接受,并认为“卿所陈谏,前后二百余事,非卿至诚奉国,何能若是?”如果不是一心为国,如何能够列出二百多件需要改进的事情?】

【而魏征在劝谏方面从来不怕困难,“今即位未几,失信者数矣!”这同样是他当面对李世民所说的话。】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