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尘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72章 直趋虎牢(第1页)

【面对窦建德十余万人的援兵,唐军中萧瑀、屈突通、封德彝皆建议李世民暂时退兵到谷州(河南光山县),看看情况再做决定。他们认为,窦建德这么一来,唐军很容易陷入腹背受敌的情况,不若先退出这个可能会被包围的地方。】

【而李世积的副将郭孝恪则认为王世充已经不足为虑,正好“据武牢之险以拒之,伺间而动”,消灭窦建德。】

【李世民同样想打,他赞同郭孝恪的观点,并认为王世充粮食断绝,已经内外离心,唐军完全可以“坐收其敝”;而窦建德“将骄卒惰”,只要唐军据守虎牢关,必然能够攻破贼军。

但是,必须要守住虎牢关!要是虎牢关失守,这些州县必定会纷纷投降,而等窦建德和王世充合兵,唐军才是真正的无计可施。】

【见李世民心意已决,屈突通又请求先停止对洛阳的围攻,解除围城,到旁边驻守,等待洛阳城自行崩溃。】

宋朝,开宝元年。

赵光美难得与唐军将领、就是萧瑀、屈突通他们感同身受“其实吧,突然听到窦建德带领十万大军来援王世充,而且已经到了虎牢关下,自己这边又多日围攻洛阳而未果——虽然王世充也要坚持不住了、士卒疲敝,我想到的第一个要做的大约也是先带兵退守到一个安全的地方。”

虽然他接下来再想想大约能够想到据守虎牢关,但耐不住心慌啊。

“所以才说唐太宗的雄才伟略。”赵德昭认真道,但他不觉得萧瑀这些人建议先撤军是没有想到去据守虎牢,“萧瑀等将领未必想不到拒收虎牢、伺机而动,但他们不愿意冒这个险罢了,何况,还是那个关中系有功劳有退路的问题,郭孝恪和后面的薛收不也认为应当守虎牢吗?”

“那倒是。”赵光美同意这一点。将领们分属不同派系、对同一功劳和冒险的看法不同,大宋这样的事儿可不少。

“屈突通等人担心围攻洛阳失败,所以才会建议先解除包围……”赵匡胤悠悠叹了一口气,“他们大概以为,唐太宗为了守住虎牢关,会带走相当一部分士卒。”

这倒是真的,谁能想到李世民居然带着那么一点人就跑去虎牢关了!

汉朝初年。

联想自己当时在成皋城守城的时候,刘邦认为,李世民不一定会带太多人前往虎牢关,毕竟,守虎牢关的关键还是一个“守”!只要能够守住,那就没有问题,坚持到洛阳崩溃投降,唐军也就解放出来了。

像他当年,成皋城的守军人数其实不算太多,起码没有项羽的人数多,但就是成功守住了成皋城、牵制住了楚军。

像李世民这次,带的人马其实也不用过多,但也确实需要考虑一下。

他挑了挑眉“你们说,这唐太宗这次会不会又来个奇袭,再守在虎牢关消耗窦建德?”

【对于这个想法,李世民当然没有答应,于是唐军继续包围洛阳城。】

【而既然要留一部分唐军包围洛阳,要走一部分唐军据守虎牢,那究竟该怎么分配兵力呢?两支队伍又由谁来总管?】

【两队大军由谁带领还是比较好说的,李世民自己必然会前往虎牢关,而唐军此时除了李世民外,还有一个人在,那就是李渊的四子齐王李元吉,让李元吉来做这个总领人、屈突通他们辅助就可以了。】

【那兵力又该怎么划分呢?】

【在这里,李世民做了一个决定他亲自带了三千五百骑兵奔赴虎牢关。】

汉朝,元狩四年。

刘彻有些迷茫,他看向了他的两位帝国将领“三千五百骑兵?这够吗?”

按照广大人士对作战的朴素认知,想要保证守住城池和关隘,守城方的人数可以比攻城方要少,但也要保证一定的数量。而此时,窦建德号称带兵十余万,而虎牢关原本的守军绝对人数不是非常多,那李世民这三千骑兵……

霍去病想了一下,点头“是可以的。唐太宗此次带领的三千五百骑兵大约都是唐军中的精锐骑兵,这些人的主要作用也是充当一把尖刀,或者说就是在关键时刻突入敌阵、寻机斩杀贼。”

其实和李世民以往的作战方式整体上是差不太多的,只不过,每场战役的细节部署不同罢了。

刘彻对这点还是了解的“那看来唐太宗的打法还是一贯的风格。不过,这唐朝的精锐骑兵不知与朕的大汉有何不同,毕竟后世王朝,应当有大汉能够借鉴的地方。”

别的不说,他们的铠甲武器、马匹等等,总有展吧。

唐朝,武德八年。

李元吉不太高兴,神迹这什么意思?为什么之前提都不提自己,现在说起自己,也是个捎带?他明明早就在军中了!

【三月二十五,李世民带领三千五百精骑直奔虎牢。】

【到了虎牢,还有另一个问题唐军的士气,以及,战场的节奏。】

【想要撤回关中的可不止几个高级将领,其实唐军因久战,想要暂时回去的有不少,而此时窦建德来袭,更是加剧了这种撤退心理。同样,虎牢关一带的战场节奏还没有掌握在唐军手中。】

【李世民自然要提振军心,掌握节奏,而办法也只有一个打一个漂亮的胜仗。】

【三月二十六,也就是第二天,李世民带着五百骑兵,到虎牢关城东二十里处去探知窦建德营地的消息,但他的目标并不止于获知情报。】

【沿途,他就把五百骑兵分别让李世积、程知节、秦琼率领,埋伏在路旁,身边只剩下了四名骑兵和尉迟敬德。】

【面对这种好像又是一次要冲入敌营的样子,尉迟敬德自然感觉不妙,但李世民表示“吾执弓矢,公执槊相随,虽百万众若我何!”并一再保证,要是敌军现自己就立刻返回,绝不逗留。】

唐朝,贞观三年。

尉迟敬德脸色微妙地看着皇帝,那微妙的神情充分说明了他对皇帝这种保证的不信任。

——说好的一经现立刻返回呢?虽然之前看见陛下您安排骑兵和李世积他们埋伏在路旁,就已经知道您想要来杀上一波,但您也没说您这么来啊!

其他大臣们眼观鼻鼻观心,什么都不说。但所有人都清楚,这位皇帝陛下可真不是什么能够保证自己不会看到合适的机会就趁机冲上去的,与其相信他不会冲阵然后被骗、心惊胆战,不如干脆让他不要有什么上前线的机会才是真理。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