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尘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3章 海洋与火器(第1页)

【其实,海外并不是只有一群“未曾开化”的蛮夷。相反,无数黄金都在海外。】

【虽然这些不是常规商贸所获得的一般物品,但正适合作为官方行动的目标。】

【比如,从金银角度,日本有石见银矿,足足开采了4oo多年,还有佐渡金山,一年可以生产黄金4oo千克,白银4o吨,而一吨大约有两万六千多两,一千千克等于一吨。】

【往远一点,在郑和所到的麻林迪(肯尼亚)再往南,就是南非,那里除了无数金矿银矿,还有大量的铁矿煤矿,不少都是露天开采,难度极低。】

【从粮食角度,在南洋地区,气候温暖,能够支撑稻谷一年两熟至三熟,郑和船队到达的南洋以外的南部地区也是如此;而往东走,船队未曾到达的东边,跨过无尽的海洋,有一片大6,上面生长的几种作物,一亩可有3ooo到5ooo斤的产量,且对土地环境适应性强。】

【至于海外贸易,在西方的大6上,林立着许多国家。这些国家虽然体量没有中原大,但也足以提供不小的市场进行对中原商品的消费。】

神迹上的画面转到欧洲一带,展示了在那里的各个国家,还有他们的贵族们拥有的财富、以及对东方货物的深切渴求。

【而不从海贸利益角度讲,而从国防角度讲,放弃海洋力量的展,难道别的国家就不会展了吗?任何高地,如果自己不去占领,总有人会去占领。而到那时,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结果又会如何?】

画面中,中原大地战火纷飞,民不聊生,任何昔日的繁华都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高高在上的异族之人,在这片土地上肆意妄为。

……

明朝,洪武十三年。

看到神迹中那金灿灿的金子、白花花的银子,朱元璋的心疯狂跳动。

不只是他,殿内的人没有一个心不在疯狂跳动。毕竟,这可是钱啊!都说千里做官只为钱,虽然现在在殿中的这些开国重臣们还不至于堕落到这种地步,但是钱,谁又会嫌多呢?

而朱元璋则更进一步。在他眼里,这些金矿银矿不只是普通的金矿银矿,而是他老朱家的钱袋子!没错,是他老朱家的!他已经将这些都视为己有了。毕竟,天下都是他老朱家的,那这藩属国的矿产也理当是他老朱家的啊!

“这日本,应该就是倭国吧。”朱桢不知道从哪翻出来了一份地图,对照着神迹中的地图比划道。虽然不知道这地方什么时候改了名字,但位置没变,就该是这倭国。

但众人的注意力已经随着神迹的内容转移了。因为,更惊人的消息在神迹中呈现。

“3ooo斤?5ooo斤?”朱元璋的心已经飞出了金银的海洋,向着粮食不断扑腾。他脸色涨得通红,双手小臂抬起,还在不断地颤抖。

但以往一直是所有人注意力中心的他,此次并没有被其他人第一时间关注到。所有人都被这个信息吸引住了,作为开国一代的官员,他们还是对民生农事有着很清晰的了解的。他们知道一亩地能有多少产量,知道环境气候对农作物的影响,不少人在当官前还曾经自己种过地。

因此,这个内容才显得格外震撼人心、不可思议,这是中原大地的农民们、了解农事的人终其一生也不敢幻想的产量。

和这个内容一对比,就连那一年两熟三熟的土地都没那么惊人了。

“要是这么多产量的庄稼,配上那一年两熟三熟的土地……”朱棣喃喃,神情恍惚。

所有人都跟着他的话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仿佛看到了那五谷丰登、富饶壮丽的盛世之景。而他们,不仅能够享受这盛世繁华,还将在史书上留下重重一笔——如此神迹的现者、盛世的缔造者!

“尧舜之世,圣人之道也!”有人神情狂热,脱口而出。

“这出海一事,必须搞!”朱元璋最终拍板,一锤定音,“不仅要向南洋走,也要向东边走。此乃上天垂怜咱大明、上天赐福!”他看着武将们,还有自己的儿子们,“这将是国朝一等一的大事儿,万不可轻忽!咱让工部去制造宝船,你们就先研究研究水师训练、出海航行的问题。”

所有人都两眼放光地应了,恨不得时间立刻到达出海的那天,然后自己带人找到那金矿银矿、天赐粮种,然后载入史册……

永乐十六年。

朱棣直接吩咐左右“让王景弘、侯显他们来见俺。”(这两人都是有出海经验的宦官)

“爹是打算让这二人来去倭国这些离得近的藩属国,开采矿产、勘察土壤吗?”朱高炽道。

“没错,下南洋、特别是那什么南非的事情就还是交给郑和,他有经验,俺比较放心。”至于这两个宦官,既有出海经验,也是他信任之人,这样的大事儿交给他们正好。

“爷爷,是要再培养一批水师吗?”如果要向东边的大6探索,现在的人手肯定不够。

“不止,还要有更多的能够统管之人,等郑和回来后看他手下有没有什么合适的人选。”朱棣看着他的两个继承人,郑重嘱咐,“出海一事,务必视为国策,代代不断,不可轻言放弃!”

秦朝。

秦始皇看着神迹中那些一年两熟、三熟的土地,心潮澎湃。远的不提,近的有此等土地的,就在南方的安南等地。若能获得此等天赐之地,大秦何愁不兴!

至于南洋诸国,以大秦现在的船舶水平,短暂航行也不是不可行,如此一来,那些土地一样可以属于大秦,既可以解决黔的生计问题,又可以扩大大秦的土地,也不用担忧有功之臣的酬劳封赏之事。

不过,大秦之外,原来还有如此之多的地方。能否把一些六国之人迁徙到此呢?

汉朝初年。

刘邦看着神迹中广阔的世界,不由叹息“乃公实乃一井底之蛙耳。”

不过,感叹归感叹,干活归干活。他向跟自己一同打天下的老伙计们说道“看来这造船和训练水师一事,还得尽快提上日程,若能获取矿产、亦或者那一年多熟的土地,于我汉家就是无可比拟的大功了!”

不过,他也很清楚,自己这一代恐是见不到什么成效了。真正的结果,还是要交由后世子孙去做才行。

元朔元年。

本就心里既装着西域边疆,又装着宽广大海的刘彻,宛如被打了好几剂强心针一般,整个人都兴奋不已。

“倭国的金银矿……还有南洋的金银铜铁……南边一年三熟的土壤……还有那亩产惊人的作物……”怎么办,当然是加紧造船,然后先去倭国来一波钱啊!接着去南洋,搞一波土地,如此一来,大汉的国力岂不是会翻倍上涨?那样,又何愁攻打匈奴的钱粮不足!

至于东边跨过大洋的大6上的农作物,那个慢慢来就行。

要任务,还是要造船!

想到这儿,他有些坐不住了,连声询问身边的侍从“之前朕宣召的楼船官和少府卿呢?何时才到?”

热门小说推荐
工具人罢工之后[快穿]

工具人罢工之后[快穿]

每晚九点更新,坚持日六中,感谢小天使接档文每次穿越都在逃命快穿我的手机成精了求收藏每个故事中总有这样一些人,受剧情大神影响,他们智商经常下线,行事缺乏逻辑,总会在最适合的...

穿越二战

穿越二战

作品简介定制已开,新增加2万字的番外,一共4册,欢迎加群235425661,或者微博enge1net,关注最新消息。穿越到1933年三观集体失常的各位书友要是觉得穿越二战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原来我是妖二代

原来我是妖二代

李羡鱼二十岁那年,收到了父亲的遗产,一个年芳十八,貌美如花的祖奶奶。李羡鱼祖奶奶,为什么你这么年轻。祖奶奶因为我十八那年就死了。李羡鱼Σっ°Д°っ...

也有明月照相思

也有明月照相思

简介关于也有明月照相思(本文节奏较慢,男女主之间没有解不开的误会,两个人相互扶持,一起成长。)裴云枝身为漠北小霸王,上有爹娘疼爱,下有三个哥哥团宠,在漠北的十四年,从来都是横行霸道惯了的。回了上京之后,就将平王世子给揍了一顿。在宫中见到太子沈聿珩之后,裴云枝这太子妃我当定了。太子沈聿珩平日里有三大爱好。一是致力于将皇宫里所有的锦鲤都喂得猪圆玉润的二是罚人抄书三是替裴云枝收拾她闯下的烂摊子。初见沈聿珩一身缀着云墨仙鹤的霜白色纱衣,卧于墨色山竹之间,飘飘渺渺,好似画中之仙。裴云枝看得呆了。奚春姐姐,我好像看见神仙了。躲雨屋檐下,醉酒的裴云枝睁着迷蒙的双眼看着眼前的人。我知道,你是阿珩。沈聿珩任由她捧着自己的脸。裴云枝得寸进尺,带着荔枝味的气息吻上了他的唇。一抹淡红蔓延至耳后。唱歌裴云枝一曲唱罢,沈聿珩终是忍不住笑了出来,但是他口中还不忘夸赞裴云枝。唱得很好。裴云枝转过头去不愿理他。沈聿珩抓住她的手,在她耳边轻声唱起刚才的曲子。那声音清润如玉,勾人心魂。...

农家俏媳妇:养夫带娃种田忙

农家俏媳妇:养夫带娃种田忙

农业女博士一朝穿越成了软弱可欺的小村姑,还有个小包子瞪着水汪汪的眼睛喊娘亲,没粮没钱,前有极品亲戚欺压,后有伪善闺蜜陷害,温婉表示不怕不怕,撸起袖管儿,赚钱养娃,家致富,手撕极品亲戚,脚踩伪善闺蜜!神马?好心收留她的便宜相公,原来是让她喜当娘的罪魁祸?卷起家当,带着球,咱要离家出走!某人你我既有夫妻之名,又有夫妻之实,想走到哪去?...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