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尘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91页(第1页)

  风上,程颐同程颢一样,认为&1dquo;凡学之道,正其心,养其性而已,中正而诚,则圣

  矣。”(《二程集》第577页)他认为,学圣人之道,如果&1dquo;只诵其言辞,解其训诂

  而不及道,乃无用之糟粕耳!”(《二程集》第671页)他们认为,读书是为了穷理、

  致用,如果仅仅&1dquo;滞心于章句之末,则无所用也,此学者之大患。”(同上第1187

  页)他们也提倡学以致用,二程说:&1dquo;百工治器,必贵于有用。器而不可用,工不

  为也。学而无用,学将何也?”(同上第1189页)以为求学治道,在于实用,就象

  工匠制造用具一样,如果无用,工匠就不造它,学而无用等于白学。然而二程所讲

  的致用,主要是指把孔孟之道的&1dquo;义理”及其所体现的封建道德、纲常伦理用之于

  修身治国。

  二程从事学术活动多年,培养了一大批理学人才,特别是跟随程颐求学的弟子

  很多,其中著名人物谢良佐、杨时、游酢、吕大中、吕大均、吕大临、邵伯温、苏

  囗、尹(火享)、张绎等人。在这些人之中,又以杨时和谢良佐最为出色,此二人对

  洛学的贡献、对二程学说的承传都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1dquo;洛学”的著作计有二程的《遗书》25卷,《外书》12卷,《文集》12卷,以

  及《易传》、《经说》、《粹言》等。《文集》的前四卷是程灏的诗文集,后八卷

  是程颐的诗文集。《经说》中的《系辞》、《书》、《诗》、《春秋》、《论语》

  为程颐所作。《改正大学》为二程所作。《伊川易传》是程颐对《易经》的注解,

  这部书集中体现了二程的理学思想,是程颐平生用力最多的著作。《粹言》是由杨

  时精选后编写出来的二程语录。以上各种著作,现已被合编为《二程集》,由中华

  书局出版行于世。

  三、天理学说有层次格物致知明本末

  从哲学角度讲,理学所探讨的中心问题仍然是宇宙自然和人生的问题,其着重

  点主要是探讨社会人生问题,对于宇宙自然的探讨在儒家来说,历来重视不够。

  《论语·公冶长》说:&1dquo;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

  也。”对于人的本性问题,孔子只讲述&1dquo;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一句,他基本上不

  讲天道,对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采取存而不论的态度。这大概是受子产&1dquo;天道远,人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