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尘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2章 客舍秋风今又起(第1页)

自蜀中东归的途中,岑参写下了不少诗作。孤舟万里,故土难归,他经常怀念起故乡。

《巴南舟中思6浑别业》写:“泸水南州远,巴山北客稀。岭云撩乱起,谿鹭等闲飞。镜里愁衰鬓,舟中换旅衣。梦魂知忆处,无夜不先归。”

《巴南舟中夜市》云:“渡口欲黄昏,归人争流喧。近钟清野寺,远火点江村。见雁思乡信,闻猿积泪痕。孤舟万里外,秋月不堪论。”

大历三年(768),崔旰入朝后,以崔宽为留守,杨子琳作乱,举兵突入成都。大历二年四年(769),杨兵败,退还泸州,招聚亡命之徒数千人,沿江东下,声言入朝,一路烧杀劫掠。

岑参到达戎州(今四川宜宾市)时,正好赶上叛军作乱,无法继续沿着水路东归。目睹叛军残酷杀戮、河山无色的悲惨场面,岑参写下了《阻戎泸间群盗》:

“南州林莽深,亡命聚其间。

杀人无昏晓,尸积填江湾。

饿虎衔髑髅,饥乌啄心肝。

腥裛滩草死,血流江水殷。

夜雨风萧萧,鬼哭连楚山。

三江行人绝,万里无征船。

唯有白鸟飞,空见秋月圆。

罢官自南蜀,假道来兹川。

瞻望阳台云,惆怅不敢前。

帝乡北近日,泸口南连蛮。

何当遇长房,缩地到京关。

愿得随琴高,骑鱼向云烟。

明主每忧人,节使恒在边。

兵革方御寇,尔恶胡不悛。

吾窃悲尔徒,此生安得全。”

岑参被困于“难于上青天”的蜀道上,只能满眼泪光地目睹着生灵涂炭的战乱惨象,改道自6路北上,混迹在难民中逃往成都。这个昔日驰骋边塞沙场的英雄,能做的也就是用诗歌记录下地狱般的人间灾难。

落笔的时候,岑参泣不成声泪水里,既有让他束手无策的残酷现实,也有他无力改变现实的悲伤。

终于,他一路辗转到了成都,客居在成都客舍。

这期间,岑参写下《送绵州李司马秩满归京因呈李兵部》,表达思归长安之情:

“久客厌江月,罢官思早归。眼看春光老,羞见梨花飞。剑北山居小,巴南音信稀。因君报兵部,愁泪日沾衣。”

岑参一路上颠沛流离,身体状况一天不如一天,病倒在成都客舍,东归无望。此时,岑参内心,对国家内乱而伤感,对自己的身体状况也感到无比烦忧。

城中的风景名胜,往往能为诗人内心提供片刻的舒缓。

成都的张仪楼临剑南西山和岷江而建,登楼俯瞰全城,成为岑参排解心中忧愁的最好方法。有两诗作可为代表。

《陪狄员外早秋登府西楼因呈院中诸公》:“常爱张仪楼,西山正相当。千峰带积雪,百里临城墙。烟氛扫晴空,草树映朝光。车马隘百井,里闬盘二江。亚相自登坛,时危安此方。威声振蛮貊,惠化钟华阳。旌节罗广庭,戈铤凛秋霜。阶下貔虎士,幕中鹓鹭行。今我忽登临,顾恩不望乡。知己犹未报,鬓毛飒已苍。时命难自知,功业岂暂忘。蝉鸣秋城夕,鸟去江天长。兵马休战争,风尘尚苍茫。谁当共携手,赖有冬官郎。”

《张仪楼》:“传是秦时楼,巍巍至今在。楼南两江水,千古长不改。曾闻昔时人,岁月不相待。”

唐代诗歌作为一种文献的证据,更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岑参《陪狄员外早秋登府西楼因呈院中诸公》诗中,“车马隘百井,里闬盘二江”,堪称重要的城市文献。前句反映了城市车水马龙的繁华和街道的“井”字布局,体现了成都历史城市的基本肌理;后句的“里闬”指城门,轨躅八达,里闬对出,比屋连甍,千庑万室,展现了唐代成都城市的基本格局,即依山傍水,依水而建,城内道路纵横,民居相连,城中的建筑密度比较大。

唐代成都城市建筑营造的高水平还体现于人文居住,其时高档住宅已体现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胜迹不在远,爱君池馆幽。素怀岩中诺,宛得尘外游。何必到清溪,忽来见沧洲。潜移岷山石,暗引巴江流。树密昼先夜,竹深夏已秋。沙鸟上笔床,溪花彗帘钩。夫子贱簪冕,注心向林丘。落日出公堂,垂纶乘钓舟。赋诗忆楚老,载酒随江鸥。翛然一傲吏,独在西津头。”(《过王判官西津所居》)

在与好友杨炎聚谈时,岑参写下“雨滴芭蕉赤,霜催橘子黄。逢君开口笑,何处有他乡。”(《寻杨七郎中宅即事》)。

同僚离开成都进京,岑参借此表达对国家和故乡的双重思念和感怀:

“颜子人叹屈,宦游今未迟。伫闻明主用,岂负青云姿。江柳秋吐叶,山花寒满枝。知君客愁处,月满巴川时。”这《送颜评事入京》虽写颜评事仕途不济,也从侧面流露了壮志未酬的无限愁绪。

身体状况不能出去走的时候,岑参在客舍写下《客舍悲秋有怀两省旧游呈幕中诸公》,似乎是在向大家告别:

“三度为郎便白头,一从出守五经秋。莫言圣主长不用,其那苍生应未休。人间岁月如流水,客舍秋风今又起。不知心事向谁论,江上蝉鸣空满耳。”

他眼望着天上排成行的大雁,不由得再次想起了生命中那些光的日子。他想到了沙漠、想到了火山、想到了呼啸中带着沙砾的大风、纷纷扬扬从天而降的大雪,还有美丽的优钵罗花。

后来,那些在战场上冲杀的身影和震天的呐喊声越来越远,渐渐地,他的眼前出现了一个孩子稚嫩的小脸,在笑嘻嘻地朝着他喊“祖父”。

“卓儿……”他想要拉住孩子,手却无力地垂了下来。

他用尽力气说出了两个字:“回家”,然后缓缓闭上了眼睛。

大历四年(769年)秋冬之际,岑参因病孤独地卒于成都客舍,终年五十五岁。

身在长沙的杜甫后来得知这个消息,十分悲痛。他在寄给高适的诗《追酬故高蜀州(适)人日见寄》的序文中说:“今海内忘形故人,独汉王瑀与昭州敬使君先在。”意思是昔日故人中,尚在人间的已经没有几个了。

大历五年(77o)十一月,杜甫也在一个晚上撒手离开人间。

两位诗歌巨擘,两次在四川失之交臂,后来只靠鸿雁传书,令人扼腕。

岑参的诗和他的人生互相成就。边塞的雪山大漠,让岑参唱出了盛唐的最强音,也把他推送上了生命的巅峰。

虽然岑参生命的大部历程都处于逆境与失落的状态,但他用胡天的大雪和边塞的寒风磨砺身心,以天纵的才华树立了盛唐边塞诗最雄伟的姿势,也映射出奋进取的盛唐精神,铸就了独一无二的诗魂。

热门小说推荐
工具人罢工之后[快穿]

工具人罢工之后[快穿]

每晚九点更新,坚持日六中,感谢小天使接档文每次穿越都在逃命快穿我的手机成精了求收藏每个故事中总有这样一些人,受剧情大神影响,他们智商经常下线,行事缺乏逻辑,总会在最适合的...

穿越二战

穿越二战

作品简介定制已开,新增加2万字的番外,一共4册,欢迎加群235425661,或者微博enge1net,关注最新消息。穿越到1933年三观集体失常的各位书友要是觉得穿越二战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原来我是妖二代

原来我是妖二代

李羡鱼二十岁那年,收到了父亲的遗产,一个年芳十八,貌美如花的祖奶奶。李羡鱼祖奶奶,为什么你这么年轻。祖奶奶因为我十八那年就死了。李羡鱼Σっ°Д°っ...

也有明月照相思

也有明月照相思

简介关于也有明月照相思(本文节奏较慢,男女主之间没有解不开的误会,两个人相互扶持,一起成长。)裴云枝身为漠北小霸王,上有爹娘疼爱,下有三个哥哥团宠,在漠北的十四年,从来都是横行霸道惯了的。回了上京之后,就将平王世子给揍了一顿。在宫中见到太子沈聿珩之后,裴云枝这太子妃我当定了。太子沈聿珩平日里有三大爱好。一是致力于将皇宫里所有的锦鲤都喂得猪圆玉润的二是罚人抄书三是替裴云枝收拾她闯下的烂摊子。初见沈聿珩一身缀着云墨仙鹤的霜白色纱衣,卧于墨色山竹之间,飘飘渺渺,好似画中之仙。裴云枝看得呆了。奚春姐姐,我好像看见神仙了。躲雨屋檐下,醉酒的裴云枝睁着迷蒙的双眼看着眼前的人。我知道,你是阿珩。沈聿珩任由她捧着自己的脸。裴云枝得寸进尺,带着荔枝味的气息吻上了他的唇。一抹淡红蔓延至耳后。唱歌裴云枝一曲唱罢,沈聿珩终是忍不住笑了出来,但是他口中还不忘夸赞裴云枝。唱得很好。裴云枝转过头去不愿理他。沈聿珩抓住她的手,在她耳边轻声唱起刚才的曲子。那声音清润如玉,勾人心魂。...

农家俏媳妇:养夫带娃种田忙

农家俏媳妇:养夫带娃种田忙

农业女博士一朝穿越成了软弱可欺的小村姑,还有个小包子瞪着水汪汪的眼睛喊娘亲,没粮没钱,前有极品亲戚欺压,后有伪善闺蜜陷害,温婉表示不怕不怕,撸起袖管儿,赚钱养娃,家致富,手撕极品亲戚,脚踩伪善闺蜜!神马?好心收留她的便宜相公,原来是让她喜当娘的罪魁祸?卷起家当,带着球,咱要离家出走!某人你我既有夫妻之名,又有夫妻之实,想走到哪去?...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