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尘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6章 功名只向马上取(第1页)

自献书阙下开始,经过十年的奔走漫游,天宝三载(744年),三十岁的岑参登进士第,且是榜眼,随后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供职于太子办公室下辖的卫队,管理兵仪、武器仓库。

正式进入仕途,必须以诗明志。岑参写下《初授官题高冠草堂》:“三十始一命,宦情多欲阑。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涧水吞樵路,山花醉药栏。只缘五斗米,辜负一渔竿。”

虽是从八品的小官,但岑参满怀信心,只要好好干一定能有出头之日。

但是在朝中当官不是那么好混的,何况是个微官冷职,想要被皇帝现赏识太难了。

安逸、乏味的生活持续了四年,岑参觉得不堪忍受:“大丈夫者,文当治国安邦,武当上马杀敌。”

一日,在宫庭大门外,岑参见一支三十多人的队伍走过,个个鲜衣怒马,当中簇拥的一员大将姿容俊美,风度翩翩,威风八面。

岑参问身边的武就:“此何人也,如此威风、帅气?”

武就长岑参6岁,是和岑参同年中的进士,官职是佐宫卫。虽然两人官职差不多,但由于武就的祖父是武则天的堂兄弟,对政事了解得自然多些。

武就告诉岑参:“他你都不认识?他可是大名鼎鼎的安西节度副使高仙芝!不仅人长得帅,而且善骑射、会打仗,2o岁就当上将军了……”

岑参暗自忖度:“我岑参也要当这样的人,非如此,不能光耀我岑家门楣。”

岑参祖上曾经辉煌过,所以他对自己再现家族曾经的荣光也充满渴望。“丈夫三十未富贵,安能终日守笔砚”,在朝中混不出来那就去边关,去真正的战场,“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高仙芝,高句丽人,幼时随父入唐到安西,2o余岁因父亲有功被授予游击将军。高仙芝先后在安西四镇节度使田仁琬、盖嘉运手下任职,未受重用。后来,夫蒙灵察担任节度使时,现了高仙芝的才干,一再提拔重用。开元末年,高仙芝已官至安西副都护、四镇都知兵马使。

高仙芝此行是回京接受玄宗的任命诏书的。

天宝初年,吐蕃以武力迫使小勃律(今克什米尔的吉尔吉特)国王娶吐蕃公主,和自己绑在了一条船上,共同反唐。小勃律国地处吐蕃通往安西四镇的要道。对此,唐朝根本不能容许,攻打小勃律国。但是,三次出兵均不捷。

天宝六载(747年)三月,唐玄宗下诏以安西副都护、都知兵马使、充四镇节度副使高仙芝为行营节度使,率军万人,再次征讨小勃律。

由于这次行军要翻越葱岭,高仙芝在出征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待一切准备就绪,便率部从安西出一路西行。行军一个半月踏上葱岭后,开始了异常艰苦的行军。

葱岭即今天的帕米尔高原,由天山山脉、昆仑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和兴都库什山等交汇而成。高原海拔4ooo—77oo米,拥有许多高峰。唐军行军路线不但要经过东帕米尔,而且还要经过海拔7564米的青岭(慕士塔格山),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当时唐军士兵皆有私马相随,后勤方面在规定的时间内都能得到保障;加上唐军选择从平坦宽阔的山间谷地行军,这才使行军的困难降至最低。

经过二十余日的艰苦行军,唐军到达了葱岭守捉(今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然后向西沿兴都库什山北麓西行,又经二十余日到达播密水(今阿富汗瓦汉附近),再经二十余日到达特勒满川(今瓦罕河)。

至此,唐军经过百余日的跋山涉水,于同年六月完成了第一阶段的行军。

随后,高仙芝兵分三路,会攻吐蕃在中亚的阵地连云堡。

连云堡南面依山,北临婆勒川,堡中有一千吐蕃军,又在城南15里处因山为栅,有吐蕃兵八九千人,遥相声援。城下有条婆勒川,河水暴涨无法渡河。

高仙芝认真分析了当前的形势,认为唐军必须尽快渡过婆勒川,否则吐蕃守军一旦现唐军,势必做好准备,那样一来将大大增加唐军攻占连云堡的难度。

于是,高仙芝以三牲祭祀河神,命令诸将选好兵马,命兵士每人自备三天干粮,准备次日清晨渡河。将士都不敢相信高仙芝会下这样的命令,都认为他疯了。但军命不能违,也只好执行。

次日清晨,婆勒川河水低缓,唐军迅渡过了婆勒川,“人不湿旗,马不湿鞯,已济而成列矣”。高仙芝见此情景兴奋不已,说:“如果我们渡河渡到一半,贼兵来了,我们一定失败,如今已经渡河成功而且列阵,这是上天赐给我破贼的良机!”

高仙芝指挥唐军登山攻城。吐蕃守军未料到唐军能突然至此,大为惊骇,慌乱中只能依山拒战。滚木擂石如雨而下,唐军一时无法攀登。高仙芝任命郎将李嗣业为陌刀将,下令说:“在中午前一定要打败敌人!”

李嗣业手持一旗,领陌刀手自险处先登,奋力杀去,自辰时至巳时,大败吐蕃,斩五千级,俘虏千余人。吐蕃军大溃,逃跑时掉下悬崖摔死溺死的达到十分之八、九。唐军缴获战马千余匹,衣资器甲数以万计。

高仙芝准备乘胜追击,但监军边令诚认为孤军深入敌境过远,惧而不敢进。高仙芝遂让边令诚率老弱士卒三千人留守连云堡,自己亲率大军继续前进。

唐军疾行三日,到达坦驹岭(今克什米尔北部德尔果德山口,在今克什米尔西北境巴勒提特之北、兴都库什山米尔峰东)上。坦驹岭长四十里,山口海拔4688米,是兴都库什山着名的险峻山口之一,下岭就是阿弩越城。登临山口,必须沿冰川而上。两条冰川长度都在1o公里以上,冰丘起伏,冰塔林立,冰崖似墙,裂缝如网,稍不注意,就会滑坠深渊,或者掉进冰川裂缝里丧生。

高仙芝怕兵将畏险不敢前进,偷偷派出二十名骑兵,穿上阿弩越胡人的服装准备来迎接。

他先对部将说:“熟悉地形的阿弩越胡人会来迎接我们,大家不必担心。”

到了山边,兵将果然不肯下山,说:“您把我们带到哪里去?”

这时,高仙芝先派出的二十人来了,声称:“阿弩越胡来迎接大军,我们已切断了娑夷桥!”

高仙芝马上假装很高兴,命兵将都下山。娑夷水即古弱水,水上架有一座藤制桥,是小勃律通往吐蕃的唯一之路,断桥则吐蕃不能入援。兵士听后,畏惧心理顿消,唐军得以迅下岭,向阿弩越城进。

下了山三天后,阿弩越城守军果然派人前来请降。次日,唐军顺利进入阿弩越城城中。入城以后,高仙芝先令将军席元庆、贺娄余润率兵先修桥梁、道路。

次日,高仙芝令席元庆率一千骑兵行至小勃律府孽多城下,对小勃律王说:“不取汝城,亦不斫汝桥,但借汝路过,向大勃律去。”

城中有五六个领,皆死心塌地投靠吐蕃。高仙芝先前跟席元庆定计:“大军到,领和百姓必然逃入山谷,你以敕命和赠品招呼他们来,等领来到,就抓住他们。”

席元庆依计行事,果然俘获几个领。小勃律王及吐蕃公主则逃入石窟躲避,唐军一时无法找到他们。

高仙芝率唐军主力到达后,先处死了那五六个领,然后急令席元庆率军砍断通往吐蕃的藤桥。吐蕃兵马至婆夷水东岸时,桥已砍断,束手无策,只好退去。

高仙芝慢慢招降小勃律王,小勃律王只得携吐蕃公主出来投降。

高仙芝平定小勃律国,以三千军队驻守。唐军声威大震,拂菻、大食诸胡七十二国投降归附。

热门小说推荐
工具人罢工之后[快穿]

工具人罢工之后[快穿]

每晚九点更新,坚持日六中,感谢小天使接档文每次穿越都在逃命快穿我的手机成精了求收藏每个故事中总有这样一些人,受剧情大神影响,他们智商经常下线,行事缺乏逻辑,总会在最适合的...

穿越二战

穿越二战

作品简介定制已开,新增加2万字的番外,一共4册,欢迎加群235425661,或者微博enge1net,关注最新消息。穿越到1933年三观集体失常的各位书友要是觉得穿越二战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原来我是妖二代

原来我是妖二代

李羡鱼二十岁那年,收到了父亲的遗产,一个年芳十八,貌美如花的祖奶奶。李羡鱼祖奶奶,为什么你这么年轻。祖奶奶因为我十八那年就死了。李羡鱼Σっ°Д°っ...

也有明月照相思

也有明月照相思

简介关于也有明月照相思(本文节奏较慢,男女主之间没有解不开的误会,两个人相互扶持,一起成长。)裴云枝身为漠北小霸王,上有爹娘疼爱,下有三个哥哥团宠,在漠北的十四年,从来都是横行霸道惯了的。回了上京之后,就将平王世子给揍了一顿。在宫中见到太子沈聿珩之后,裴云枝这太子妃我当定了。太子沈聿珩平日里有三大爱好。一是致力于将皇宫里所有的锦鲤都喂得猪圆玉润的二是罚人抄书三是替裴云枝收拾她闯下的烂摊子。初见沈聿珩一身缀着云墨仙鹤的霜白色纱衣,卧于墨色山竹之间,飘飘渺渺,好似画中之仙。裴云枝看得呆了。奚春姐姐,我好像看见神仙了。躲雨屋檐下,醉酒的裴云枝睁着迷蒙的双眼看着眼前的人。我知道,你是阿珩。沈聿珩任由她捧着自己的脸。裴云枝得寸进尺,带着荔枝味的气息吻上了他的唇。一抹淡红蔓延至耳后。唱歌裴云枝一曲唱罢,沈聿珩终是忍不住笑了出来,但是他口中还不忘夸赞裴云枝。唱得很好。裴云枝转过头去不愿理他。沈聿珩抓住她的手,在她耳边轻声唱起刚才的曲子。那声音清润如玉,勾人心魂。...

农家俏媳妇:养夫带娃种田忙

农家俏媳妇:养夫带娃种田忙

农业女博士一朝穿越成了软弱可欺的小村姑,还有个小包子瞪着水汪汪的眼睛喊娘亲,没粮没钱,前有极品亲戚欺压,后有伪善闺蜜陷害,温婉表示不怕不怕,撸起袖管儿,赚钱养娃,家致富,手撕极品亲戚,脚踩伪善闺蜜!神马?好心收留她的便宜相公,原来是让她喜当娘的罪魁祸?卷起家当,带着球,咱要离家出走!某人你我既有夫妻之名,又有夫妻之实,想走到哪去?...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