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尘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88章 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第1页)

王庭凑对韩愈说:“之所以这么放肆无礼,都是这些将士干的,而不是我的本意。”

韩愈严厉地说:“皇上认为你有将帅的才能,所以任命你为节度使,却想不到你竟指挥不动这些士卒!”

有一士卒手执兵器上前几步说:“先太师王武俊为国家击退朱滔,他的血衣仍在这里。我军有什么地方辜负了朝廷,以致被作为叛贼征讨?”

韩愈说:“你们还能记得先太师就好了,他开始时叛乱,后来归顺朝廷,加官进爵,因此,由叛逆转变而为福贵难道还远吗?从安禄山、史思明到吴元济、李师道,割据叛乱,他们的子孙至今还有存活做官的人没有?”

众人回答:“没有。”

韩愈又说:“田弘正举魏博以归顺朝廷,他的子孙虽然还是孩提,但都被授予高官;王承元以成德归顺朝廷,还未成人就被任命为节度使;刘悟、李佑当初跟随李师道、吴元济叛乱,后来投降朝廷,现在,都是节度使。这些情况,你们都听说过吗!”

众人回答:“田弘正刻薄,所以我军不安。”

韩愈说:“但是你们这些人也害死田公,又残害他家,又是什么道理?”众人都都觉得韩愈说的有道理。

王庭凑恐怕将士军心动摇,命令他们出去。然后,他对韩愈说:“您这次来成德,想让我干什么呢?”

韩愈说:“神策六军的将领,像牛元翼这样的人不在少数,但朝廷顾全大局,不能把他丢弃不管。为什么你到现在仍包围深州,不放他出城?”

王庭凑说:“我马上就放他出城。”便和韩愈一起饮宴,正逢牛元翼逃溃围出,王庭凑也不追。

韩愈这一壮举,史称“勇夺三军帅”,不费一兵一卒,化干戈为玉帛,平息镇州之乱。九月,韩愈转任吏部侍郎。

就在元稹谋划着罢免裴度兵权的时候,白居易向穆宗上了一道《谏请不用奸臣表》,直接指斥元稹是“奸臣”,表中甚至说:“臣素与元稹志交,本不欲明。伏以大臣沉屈,不利于国,方断往日之交,以存国章之政。”两人已差不多到了要断交的地步。

此时,于方一案让元稹彻底惊醒,人生的起伏促使他感到,高官厚禄纵然美妙,却不过一阵烟云,哪里比得上知心朋友一生一世的真挚之情?

他反复写信、写诗寄给白居易,谋求白居易的谅解。元稹在诗中誓表明心迹:“唯应鲍叔犹怜我,自保曾参不杀人。”向白居易保证自己虽然行事不够光明磊落,但也没有做过对不起道义良心的事。他又称自己:“瘿骨欲销犹被刻,疮痕未没又遭弹。”企求老友同情。

心软的白居易自然谅解了元稹,否则就不会有后来二人在钱塘江畔对诗唱和的雅事了。

时政之乱也让白居易感到,长安绝对是个是非之地,君子应该不立危墙之下。

长庆元年(821年)十月,白居易开始担任中书舍人,这相当于一只脚已经踏进宰相的门槛。

但谁也没想到,没多久,白居易却主动放弃了。

长庆二年的春天,白居易骑马路过兴庆宫的勤政楼。兴庆宫是唐玄宗李隆基时期修建,那地方原是他当皇帝之前的府邸。兴庆宫修建的时候,唐玄宗在其南面建了一座楼,西面题“花萼相辉之楼”,南面题“勤政务本之楼”,唐朝人经常提到的勤政楼就是这座楼。

勤政楼西面有一株老柳树,白居易从旁边路过的时候,看到这棵树皮斑驳衰朽不堪的老柳树不禁感慨万千。他在柳树前立马良久,默默的写下了一诗,叫《勤政楼西老柳》:

“半朽临风树,多情立马人。

开元一支柳,长庆二年春。”

短短的一五言绝句把百年的历史变迁和人世沧桑巧妙融合在一起,老人、老马、老树浑然一体,充满了白居易对时光的感叹。

或许,就是在那一刻,白居易忽然萌生了隐退的心理。

长庆二年(822年)七月,白居易主动上书要求外任,穆宗同意他的请求,任命他为杭州刺史。在普通人眼里,眼看就要当宰相了,却主动离开,这不等于是断送前程吗?

白居易却有自己的想法。

他在《白云期》中说:

“三十气太壮,胸中多是非。

六十身太老,四体不支持。

四十至五十,正是退闲时。”

在《中隐》中,他又说:

“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

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

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

从这些诗文中可以看出,白居易对人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计划。他认为,人应该待时而动,时运来了就积极出仕,兼济天下。时运去了就全身而退,独善其身。四五十岁的时候正是退隐的最佳时机,退隐的最佳方式则是中隐。

白居易主动请求外任的时候,他是五十一岁。这时候他面临的帝国形势是皇帝荒纵,听不进正确意见。牛李党争,朝臣相互倾轧。藩镇割据,边疆战乱频仍。宦官专权,朝廷乌烟瘴气。白居易看不到帝国变好的希望,认为时机已经不在了,凭一己之力无法扭转局势,所以他只好选择远离政治漩涡,独善其身。

李逢吉是早期牛党的支持者,对白居易自然是十分关照的,他爽快地答应了白居易的要求,并且给白居易安排了一个极好的任地——杭州。当然,老奸巨猾的李逢吉也许没这么善良,他对白居易的安排似乎还有另外一个考虑:那就是牵制浙西观察使李德裕。

在元稹罢相之后,李逢吉推荐牛僧孺出任宰相,补上了元稹的位置,并把同时具有担任宰相的资历的李德裕外放到润州(今江苏镇江)任浙西观察使。

浙西观察使是地方官,不如京官显贵,但却是执掌东南财源的封疆大吏,地位也很重要。

杭州是浙西最大的州,由白居易担任刺史,可以保证杭州掌握在牛党手里,使李德裕不能在尽力施为。

对于白居易来说,去杭州赴任是一件愉快的事情。杭州是上州,杭州刺史是从三品的高官,这是迄今为止白居易当过的最高级别的职事官。

这次外放,是白居易自己要求的,这和此前被贬江州不同。在杭州当刺史是白居易年轻时的夙愿。唐德宗贞元年间,年轻的白居易曾游历苏杭一带,当时苏州刺史韦应物、杭州刺史房孺复皆是当时的名士,白居易非常羡慕他们,心里期盼将来能像他们那样掌理苏杭这样风景秀丽的大州名郡。杭州远离长安,避开了纷纷扰扰的党争之局,眼不见心不烦,也符合白居易的“中隐”思想。

热门小说推荐
工具人罢工之后[快穿]

工具人罢工之后[快穿]

每晚九点更新,坚持日六中,感谢小天使接档文每次穿越都在逃命快穿我的手机成精了求收藏每个故事中总有这样一些人,受剧情大神影响,他们智商经常下线,行事缺乏逻辑,总会在最适合的...

穿越二战

穿越二战

作品简介定制已开,新增加2万字的番外,一共4册,欢迎加群235425661,或者微博enge1net,关注最新消息。穿越到1933年三观集体失常的各位书友要是觉得穿越二战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原来我是妖二代

原来我是妖二代

李羡鱼二十岁那年,收到了父亲的遗产,一个年芳十八,貌美如花的祖奶奶。李羡鱼祖奶奶,为什么你这么年轻。祖奶奶因为我十八那年就死了。李羡鱼Σっ°Д°っ...

也有明月照相思

也有明月照相思

简介关于也有明月照相思(本文节奏较慢,男女主之间没有解不开的误会,两个人相互扶持,一起成长。)裴云枝身为漠北小霸王,上有爹娘疼爱,下有三个哥哥团宠,在漠北的十四年,从来都是横行霸道惯了的。回了上京之后,就将平王世子给揍了一顿。在宫中见到太子沈聿珩之后,裴云枝这太子妃我当定了。太子沈聿珩平日里有三大爱好。一是致力于将皇宫里所有的锦鲤都喂得猪圆玉润的二是罚人抄书三是替裴云枝收拾她闯下的烂摊子。初见沈聿珩一身缀着云墨仙鹤的霜白色纱衣,卧于墨色山竹之间,飘飘渺渺,好似画中之仙。裴云枝看得呆了。奚春姐姐,我好像看见神仙了。躲雨屋檐下,醉酒的裴云枝睁着迷蒙的双眼看着眼前的人。我知道,你是阿珩。沈聿珩任由她捧着自己的脸。裴云枝得寸进尺,带着荔枝味的气息吻上了他的唇。一抹淡红蔓延至耳后。唱歌裴云枝一曲唱罢,沈聿珩终是忍不住笑了出来,但是他口中还不忘夸赞裴云枝。唱得很好。裴云枝转过头去不愿理他。沈聿珩抓住她的手,在她耳边轻声唱起刚才的曲子。那声音清润如玉,勾人心魂。...

农家俏媳妇:养夫带娃种田忙

农家俏媳妇:养夫带娃种田忙

农业女博士一朝穿越成了软弱可欺的小村姑,还有个小包子瞪着水汪汪的眼睛喊娘亲,没粮没钱,前有极品亲戚欺压,后有伪善闺蜜陷害,温婉表示不怕不怕,撸起袖管儿,赚钱养娃,家致富,手撕极品亲戚,脚踩伪善闺蜜!神马?好心收留她的便宜相公,原来是让她喜当娘的罪魁祸?卷起家当,带着球,咱要离家出走!某人你我既有夫妻之名,又有夫妻之实,想走到哪去?...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