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尘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五十一章 殿前军的编制二合一(第1页)

朱慈烺在南京京营驻地停留了两日,原本送往行宫的公文,也接到命令直接送到了军营。

李本深,胡茂祯,田雄,柏永馥四人虽然带了家丁,但他们招募新兵和军需供应,还需要兵部派人来组织和接洽,这些都是朱慈烺亲自安排的,京营他同样要牢牢掌握在手中。

不仅如此,四个新营的名字,他也亲自赐下了,分别是“武威营”,“武勇营”,“武耀营”,“武奋营”。

这个时期,明军的军队编制颇为混乱,京营,边军,地方标营,卫所各有一套体系,甚至还有地方将领个人喜好的影响,这使得各地方军队相互之间的配合作战,更加困难。

不过,各地方军队或多或少都参考了戚继光当初在北方的练兵方略,甚至就是战场军阵的布置,也能可以看到当年北方戚家军的影子,南方的军队同样如此,只不过因为作战任务不同,地理形势相异,双方存在着不小的差异。

李本深,胡茂祯的统兵之法来自陕西边军,田雄是宣府军出身,柏永馥则是辽镇出身,他们各自领着家丁组建的新营,也必定各具特色。

而朱慈烺安排好南京京营重建的钱粮要事后,第三日便立即启程,赶往了南京城外的殿前军驻地。

路上休息的时候,他见史可法心里还是憋着事情,特地把对方叫到了边上。史可法现在因为马士英的针锋相对,已经成为了朝中的忠良之首。

现在,南京朝廷正是用人之际,朱慈烺并不希望这些主战且能做事,又颇有底线原则的大臣,和原本历史上一样负气退隐,使得朝中的位置被奸人所占。

“还觉得本宫重建锦衣卫不对?”朱慈烺看着这个倔强的大臣问道。

“臣不敢!”史可法微微弓腰,拱手抱拳回道。

“若是不敢,那你这个脸色,是摆给谁看的?”朱慈烺冷哼一声,随即又道:

“现在锦衣卫还没重建呢,周世显便能有如此成果了,若是今后重建,你觉得对于朝廷,对于北伐,对于大明中兴,没有更大的助力吗?”

“臣只是担心.......”史可法顿了顿,最终还是道:“到时候锦衣卫欺上瞒下,朝中人人自危,反而会坏了大事......”

“有本宫在,周世显有几個胆子,敢纵容锦衣卫做乱?”朱慈烺以完全不可置疑语气喝道,不过,他很快又收敛了情绪,幽幽道:

“史阁老,看来你是不相信本宫能够驾驭锦衣卫啊!”

“臣不敢!”史可法听到朱慈烺故意尊称他阁老,心中顿时一惊,回应得十分笨拙,但他顿了顿,缓过神来后,又立即道:

“殿下于危难间南幸,拨乱反正,乃是千古难得之圣君,但治理天下,当以德服人,才能四方归心,何须如此末端?”

“以德服人?”朱慈烺看着拱手抱拳,弓腰以对的史可法,随即又摇头笑道:“圣贤书上的话,史阁老难道没看全吗?哪个圣贤说过,单单是以德服人,不辅以威,不辅以利,能平定天下的?”

“......”史可法一时无话可说。

“事在人为,锦衣卫到底是本宫中兴大明的利器,还是祸端,终究还得看本宫如何是运用的。

就如同马士英,你史可法觉得很可恶,但对本宫来说,却是个可用之才,将来入阁的,可不仅仅是南京的官员们,到时候说不定,你也会觉得马士英有好的一面......”

史可法听明白朱慈烺这话的意思了,内阁不可能永远都是和他政见相同的人,甚至原本和他政见相同的人,也会因为某些事情反目,只是他依旧不能接受马士英那样的奸佞。

“臣明白了,锦衣卫之事,臣一定摒弃成见,至于马士英,臣也一定与他摒弃前嫌。”史可法虽然面上那么说,但心里依旧不认可。

“本宫知道你在想什么,此番也并非是要说服你,只是想让你安心做事,为国为民谋福祉。这世间,哪有什么事情是可以随心所欲的?”朱慈烺叹了口气,然后苦笑道:

“所以,本宫才需要锦衣卫,才需要马士英,也需要你史可法,需要高弘图,更需要孟翁......”

史可法闻言,忽然感觉到了朱慈烺话中藏着的丝丝苦涩。但不等他说什么,朱慈烺便挥了挥手,示意继续前往殿前军驻地了。

重建京营,检阅殿前军,这些都是朱慈烺在登基之前,必须要做好的事情,这才能在登基的时候,确定下各部人马的任命,以示君恩。

很快,一行人便来到了南京城北面,殿前军的驻地。常登贵虽然也没有提前接到命令,但殿前军军纪严苛,军营可不是那么容易进的,朱慈烺一行人在外围就被拦下了。

();()  最终,一路通报之后,常登贵领着各营新任命的把总,亲自出营迎接,并向朱慈烺汇报了殿前军各营当前的建制情况。

“殿下,随军南下的三千多纤夫,还有最终走到淮安的另外两千多纤夫,以及南直隶招揽的三千多青壮,近八千兵马都已经完成重整,当前各营兵马暂不设置千总部,而是以司和局为基本编制。

殿下钦赐的天威中营,天武左营,天奋右营,天骑后营如今都已经基本组建完成,各营的营官暂时还没任命,但是各旗队,各局,各司都已经任命了暂领的军官。

这些军官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臣和陈总兵麾下的军官和精锐甲兵,主要担任把总,百总,另外一部分是南下过程中表现优异的各纤夫头领,主要担任旗总,少部分担任百总。”

在常登贵这个殿前军总兵官的一番调整下,各营都已经基本上搭建起了组织框架,只是最终的军官选拔,还需要一段时间。

现在,殿前军下辖三个战兵营,一个骑兵营,从北京突围开始,跟着朱慈烺千里迢迢奔赴南京的主要将官,都得到了升迁,只是他们若是想要更进一步,还得在三个月后,经过朱慈烺的亲自考核。

这些军官和士兵虽然大部分都有战场经验,但是否具有领兵才能,朱慈烺得亲自看过,才能确定。

毕竟,营官,千总和把总级别的军官,可不是随随便便一个家丁就能胜任的。

“各营预备军官识字的情况如何,还有兵书看得怎么样了?”朱慈烺听完常登贵的汇报,随即问道。

“戚少保的《纪效新书》,《练兵实纪》,还有《练兵实纪杂集》,南京周边能买到的,都已经买了,现在就是大伙都不怎么认字,许多训练的细则,都是靠以往的经验。”常登贵又拱手抱拳道。

这些书籍在明末十分流行,各处都能买到,特别是大明的武官,凡是识字的,都会买一两本来读。

朱慈烺听罢,点了点头,随即又命令道:

“军官认字的事情一定要尽快,除了军官任免的具体要求要全部通知到位之外,再弄一个排名,以一旬为限。

预备军官的那些人,若是排在前面五名,无论等级,都有机会在三个月后,直接面见本宫,若是最后五名,最终无论如何,最高只能升到旗总,同时还要罚三个月军饷。”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