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尘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63章 神明人间办事处 刺桐城-泉州终(第1页)

“李贽也是泉州人?”

陈灏为什么用“也”这个字呢?

主要是来泉州这些天,他是现泉州的古代名人真的太多了。

厦门的名人其实也不少,但主要是近代名人,毕竟厦门往前面几百年,实际上就是个小渔村。

顾南溪愣了一下,反复看了遍门上的牌匾,这才说道:“我知道李贽是泉州晋江人,但我还真不知道这里有个故居。”

“那我们进去看看吧。”

陈灏虽然文学底蕴远不如顾南溪,但是李贽这位牛人还是有所耳闻的。

等两人走进去,现不光是外表破败,里面其实也好不到哪里去。

相比许多地方富丽堂皇的装修,李贽故居说是“寒碜”也不为过了。

入口处是条通道,两面贴着十几年前李贽故居修葺一新后各级要人来访的照片,但十多年已过去,照片都已掉色。

灯光不是太足,有点暗有点潮湿。

走过通道,映入眼帘的是天井,这幢民居进深两进,包括通道、天井和正厅。

天井不大不小,正中间立着李贽半身像的雕像,雕像脸部表情严肃,双眼半张半闭,脸色颇具老态,看起来不像是历史里那位被明神宗焚书、逼死的离经叛道的狂士,而更像是位严肃的老夫子。(图)

天井及正厅一位游客踪迹也不见,陈灏和顾南溪只觉得很惬意,没有人打扰可以静静“拜访”这位晚明思想家。

雕像下面刻着李贽的生平成就,官方给予对方的认证是明代杰出的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

七岁入塾,二十二岁中秀才,二十六岁中举人,似乎连进士都不是?

这种科举成绩,别说在历史上,即便是在明朝也十分普通。

3o-45岁期间从政,第一个官职是河南辉县教谕,相当于现在的县教育局长兼校长,正八品;当过最大的是云南姚安知府,从四品,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一把手。

但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到了76岁高龄还被皇帝下诏逮捕入狱,全国焚毁他的着作。

在狱中,听闻要押解他回福建泉州老家,他感慨地说:“我年七十有六,死以归为?”

随后,以剃为名,夺下理师的剃刀割断自己的喉咙而死,享年76岁。

一代思想家,就此在历史中落下帷幕。

陈灏不解,转头对顾南溪问道:“自古至今,我们中国不都讲究一个落叶归根吗?”

“为什么李贽听到自己要被押解回泉州,反倒自刎了?”

“不是他不想回家乡,而是不能回。”

“怎么说?”

顾南溪秀眉蹙起,想了想,脸上露出无奈的表情。

“因为朱熹的影响,明朝的福建乃至泉州都是封建理学重镇,士子对朱熹顶礼膜拜,对孔庙不断维修扩建,李贽要是回乡,必定会被唾弃。”

“还有回乡后,有乡法、族法约束,这些也会让李贽痛苦,不然皇帝怎么会以回乡作为一种惩罚。”

顾南溪很理解这种感受,哪怕是当下的时代,福建、广东两地区,宗祠文化可还保留着不少。

如果是衣锦还乡,想必是没有谁不乐意的。

但如果是反过来,有几个愿意回乡?

顾南溪这一解释,陈灏懂了,也难怪李贽会选择自刎。

瞬间能够理解李贽的心情,有乡却不能回,何等悲哀啊!

天井靠墙一侧,一棵小树左右各立着省政府立的李贽故居碑文和李贽故居重修碑记,除此之外,别无其他。

再往里走,则是介绍李贽一生的正厅。

“这只有这些地方了?”

陈灏环视左右,竟然没有现其他的门,这空间狭窄的,让他错愕不已,脸上更是难以置信。

本以为里面别有洞天,谁知已是全部。

“应该是吧……”这个环境让顾南溪脸色变得复杂。

“李贽”在教科书上只是一闪而逝的名字,他的思想就像群星一样,曾在历史上闪耀了一整个时期。

“学界一般认为,中国历史上有过三次思想最活跃的时期,你知道是哪三次吗?”顾南溪抬头看着正厅里李贽的介绍,对陈灏问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