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尘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58章 治国之道第一课(第1页)

因为时间紧,大课也被缩减到了一个时辰,要把明朝从鼎盛时期讲到衰败这是不可能的,只能讲个重点:永乐盛世、郑和下西洋、壬寅宫变、万历怠政、阉党专权。

当然以孩子们目前的程度而言讲太深入也是纲,只能大致讲这其中生过什么,存在了什么问题,导致的结果如何。

胤礽还分出心来想汗阿玛到底哪来的时间做这些总结,听到后面不动声色地转头与胤禔对上了眼,很默契的点头:这明显是皇祖母的手笔!

他们好像现了什么不得了的事情。

原来汗阿玛也是会捡现成的!

“胤禔,朕方才讲了什么你再复述一遍。”看着表情一变再变无比精彩不知道在想什么的胤禔,玄烨终是没忍住。

胤禔一阵尴尬,开了小差当真没听见。

玄烨摇摇头,转头点了胤礽:“胤礽你来说。”虽然胤礽不动声色,但开小差这种事装的再好也会有破绽,他也不会因为胤礽是太子就轻轻揭过,这是对胤禔的不公平。

胤禔一听果然乐了,但一看到皇帝的表情还是立马收了起来,这会儿幸灾乐祸只怕不会再被放过。

胤礽愣了一下,看了眼胤禔,随即磕磕巴巴地回答:“汗阿玛……儿臣……儿臣也没有听见……”

前面三公主趴桌上小声问前面的胤祉:“太子哥哥不是做了笔记吗?”

胤祉嘘了一声嘴里含糊道:“别说话,汗阿玛看着呢。”

胤禔和胤礽下跪请罪,自然下面的几个小的也不能就这么坐着,一样站起再跪下。

玄烨摆摆手:“行了,都起来吧。你们两个等会儿把今天讲的内容都抄五遍,明日早上交上来。”

“儿臣谢汗阿玛!”

讲完书本上的内容就是自由讨论时间,胤礽先道:“儿臣以为‘得民心者得天下’。明成祖以百姓为先,加强对官员的治理,对疏于百姓及知灾情不报的官员予以严惩。如此才能真正做到将百姓事放在心,现问题及时解决,使得百姓更满意,就更利于国之展。”

胤禔接着道:“儿臣以为,宫中宫女太监无数,历朝历代已然盘根错节。虽为底下奴才,但与常人无异,驭下,当宽严并济,对可用之人加以信任但不可过于信任,权利抉择应当由自己掌握才是。”

大公主这时抢白道:“儿臣以为对待奴才不该过于信任,对待外戚也该如此。宫里额娘生儿育女,功劳自是她的,可与其家族又有何关系?若要奖赏,抬高身份便罢,切不可手握实权。”

胤祉反驳:“可如此一来,那些原本就是世家大族的该怎么办?”

大公主不以为然:“找个机会把他们的官职撤了便是。”

胤祉无语:“要能这么容易汗阿玛平三藩能用八年那么久吗?”

玄烨听着几个孩子争论挺乐呵,要不怎么说童言无忌呢。但这确实是个没有答案的困难问题,不用说明朝了,再往前看哪儿都有这样的事,压了宦官外戚就冒出来了,压了外戚宦官就压不住了,很难在一个平衡点维持很久,而且也不能逼太紧,不然谁知道狗急跳墙会做出什么事情来。

由着他们争论了一会儿玄烨才让停下,抬了下头点了胤禛:“胤禛你有什么想法。”

胤禛站起来道:“儿臣以为,开创了盛世就不该因盛世而懈怠,正如儿臣的额娘在外人看来因家底丰厚花钱必跟流水似的,可额娘依旧会精打细算,也劝儿臣要学会省着些用,不必要的银子不花,都要使在刀刃上才是,毕竟再多的银钱也会有用完的一天。”

玄烨点头:“没错,银子是最不经花的东西。”想起来平三藩、收复台湾,现在可能还要跟沙俄打一仗,再有这次南巡,可以说是国库里的银子刚堆起来就得花出去,更不必说节庆里的大小宴会还有宫室修缮、各种赏银等等。

一想起来就觉得户部尚书的面色在六部里是从来不见喜色的。

胤祉这时候举手道:“汗阿玛,儿臣前几日听人议论说此次祭拜明太祖是为了笼络汉人以安人心,可咱们这么做真的能安抚他们吗?会不会有人觉得咱们是怕他们了?”

胤禔哼了一声:“这天下都叫咱们打下来了何来一个怕字。”

玄烨点了点胤禔:“打仗谁都能打,这天下打的下来又如何,难的就是治天下。”说话的功夫孩子们都已经回座位上坐好认真听讲。

玄烨继续道:“去祭奠明太祖,是大清对汉人表示的一种态度。纵使现在在华夏大地做主是我们爱新觉罗家,可世世代代长居于此的依旧是汉人,咱们不能让他们觉得满人翻身成了主子就容不得他们。前人犯下的错就得认,但更要紧的是将来,如何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如何在自己的家住得安心。”

这话题说起来还是很沉重,但对孩子们而言眼里已经闪闪光了,等长大了以后他们能做什么已经迅开始畅想起来,不管能不能实现,想一想还是可以的。

夜里,胤禔用了晚膳后还在院子里拉弓练习,六月的时候他就换了新的弓,皇帝已经说以他的天资再过两三年上战场都不是问题,胤禔听了很高兴,但练功的架势越来越谨慎。

胤礽将罚抄的内容都抄完出来就见胤禛趴在窗口看外面,他走到他旁边顺着视线就看到胤禔认真的模样,问:“怎么了?”

胤禛叹了口气:“大哥可真厉害啊。”

胤礽安慰道:“等你到了这个年纪也会那么厉害的。”

胤禛摇摇头:“我比不上大哥,他是要做大将军的,自然会比咱们更卖力,而且汗阿玛都说大哥是有这个天分的。”

胤礽想到太后曾说兴趣就是最好的师父,他也曾在练武场看到胤禔和自己的侍卫对抗,已经不分上下,叹了口气:“说的也是。”又问:“那四弟你呢?将来想做什么?”

胤禛还是摇摇头:“我也不知道,今天听汗阿玛那么说,感觉脑子里都是乱乱的,感觉有很多想做的事,又说不上能做什么。”又看向胤礽:“那二哥呢?我觉得二哥虽然毫无疑问将来会做皇帝,可一定也有自己想做的事吧。”

胤礽却道:“我还真没想那么远,也许身为太子现在学的太多,都没时间能想什么将来的事,能把书念好,能答得上汗阿玛的问题就是我现在能做的事。”

胤禛想想也是,念好书做好功课才是他们眼前需要面对的问题,于是沉下心来,叫了苏培盛帮他准备笔墨去写字。就听背后胤礽喊道:“大哥你要练到什么时候,罚抄的五遍你可还没抄呢!”

胤禔气到:“啰嗦!又不是不抄!”

胤禛回头,胤礽一点都不见生气,反而笑得很大声,都引得胤祉探头出来看。胤禛有些不明白,明明二哥都是太子了,却一点太子的样儿都没有,大哥也待二哥毫不客气,该有的礼节是一点都不做。不过所幸他们只有私下里是这个模样,在外面倒还算得上讲规矩。

这就是额娘所说的“小小年纪就有两幅面孔”了?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