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尘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54页(第1页)

  如果是还没有入门,想对京剧基础知识有所了解,推荐梅若蘅的书《京剧原来如此美丽》,上面有她自己画的插图示意图,详细介绍了行当,梳妆,服饰,名家,音韵等等,是挺好的科普书。

  今天推荐的视频是【83年京昆纳凉晚会】,可以感受过去名家犹存的风采。

  大爱宋长荣先生那段(没有扮上,也是男人,却把红娘的神态演绝了)和童芷苓孙正阳(童奶奶学四大名旦太好了)【还有十分年轻英俊的小言,嘿嘿嘿】

  第71章

  茶客们的热情是盛慕槐和池世秋没有想到的。才刚下台,大家便让他们返场,声音越来越大,最后两人在大家的强烈要求下又重登台了。

  “再唱点什么吧!”有人喊。旁边的茶客们纷纷附和。

  两个人都大方,也愿意展示,池世秋绅士地请盛慕槐先来。

  盛慕槐想了想,说:“那我给大家唱一个秦腔《五典坡》的宝钏骂平贵吧。这段我是学着玩儿的,要是唱不好大家多担待。”

  想当年她学习压力大的时候经常在B站上听这段解压,王宝钏的辱骂声可以说是天籁之音了。

  她酝酿了几秒钟情绪,忽然望向池世秋,整个人气势大涨,那眼神让池世秋莫名觉得胳膊肘和后背有些凉意。

  她开口:“王宝钏来火气,开动言语骂军家。阳关大道你不走,五典坡和娘你闲磕牙!”

  最后一句冲着薛平贵脸上唱,把习惯了京剧里温柔王宝钏的薛平贵同学吓得倒退一步。

  王宝钏继续动大招,上前一步唱:“此间莫与我闲磕牙,回家去和你妈闲磕牙!”

  池世秋反应也很快,他以手扶额深表羞愧,并以京剧里薛平贵的唱词作答,死不悔改地把三两三的银子放在了地平川。

  盛慕槐对着观众,唱起了秦腔里的「苦音」,这是她在《五典坡》里最喜欢的一段,因为王宝钏的回忆如此沉郁悲凉,后来的爆才会那么有力量。

  “军爷讲话真见浅,你把我宝钏下眼观……”

  她将水袖垂落于地,字字句句皆是泣血之声:“曾许下飘彩大街前。二月二来龙出现,王宝钏梳妆彩楼前。王孙公子有千万,绣球儿单打薛平男……”

  那曾经甜蜜掺杂着辛酸的回忆,到最后都是苦楚与不堪。

  盛慕槐一边唱一边走,她的身影就像有魔力一样,把观众的目光牢牢地黏在她的身上。

  回忆完毕,面对着想要带走自己的陌生男子,十年的悲屈终于爆。

  王宝钏手指着薛平贵,两只脚一只跟着另一只快向左赶,一边骂:

  “这一锭银子莫与我,拿回去给你娘安家园……有朝你娘死故了,尸埋在大路边……上写你父薛平贵,下写你娘王宝钏,过路君子念一遍,军爷把儿的孝名天下传。”

  盛慕槐越骂越快,声音已非唱而更像快板,脚步也越来越急。这酣畅淋漓的一顿骂,却在最后“军爷把儿的孝名天下传”时变念为唱,她面向观众,水袖朝薛平贵一掷,那不屑之情已是分外分明。

  盛慕槐唱的当然没有真正秦腔演员那般的高亢与辽阔,但她仍然投入了全副身心,那悲伤的表情绝不作假,加上她极有感染力的步伐,瞬间赢得了满堂彩。

  “这样骂我心头忽然痛快了。”一个茶客对另一个说。

  “对,骂得好!”一个人鼓掌大声说。

  盛慕槐唱完,立刻收敛情绪,带着微笑站在台上。正面承受了怒火的池世秋悄悄悄悄挪到她身边,稍微侧头说:“宝钏,为夫错了,你千万别打我。”

  盛慕槐转头,看着这个风流倜傥的薛平贵,确实有点欠揍。

  “你该庆幸我出戏快。”盛慕槐小声说。

  池世秋抿唇,把酒窝和低笑声藏在长须之后。

  接下来池世秋唱了一段《十老安刘》“此时间不可闹笑话”那段,这也是名段,被池世秋唱的极有味,台下的茶客纷纷喊过瘾。

  第二天再来演的时候,茶座已经满了七成,第三天,一样的戏码,却有九成座儿,甚至有人专门从很远的地方赶来捧场。

  这天下戏,池世秋的舅舅拉住他们说:“你们还有什么别的戏想表演吗,要不要都来这儿练习一下。这样,只要过五成的座,剩下的那些收入我分你们一半!”

  他知道以池家人在梨园的地位是不会轻易来这种野场子演出的,可是池世秋一方面是自己外甥,而且也没正式入行,倒没那么多条条框框。

  至于盛慕槐,这个姑娘简直太棒了,身段、唱功、气场,没得说,必须得在她成角儿之前让她多来几次,这在以后可就是他们茶馆的宣传和谈资啊。

  为了扩展生意,他又对盛慕槐说,你要是有什么水平相仿的同学朋友,也可以叫上她一起来演。

  池世秋说:“这倒是个好主意,慕槐,你也可以来这里练习复赛和决赛的戏。”

  “说的对啊!”舅舅答,问了盛慕槐复赛和决赛的戏是什么以后,心就更痒痒了,不仅是为了赚钱,他自个儿也想听。干脆折扇一拍手:“这样,你只要来演《廉锦枫》和《贵妃醉酒》,刚才说的五成收入提到七成!”

  盛慕槐心动了,毕竟对于戏校学生来说,舞台还是太少了。她喜欢对着活生生的人演戏,也爱这种每天都要登台的感觉。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