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尘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探路(第1页)

余桑盯着大舅娘手里的三百个钱。

这买陶罐的钱有了啊

这大舅一家,太好了

等到吃了晌午饭,送走大舅娘,余桑就开始制石灰水,石灰水泡稻草,可以对稻草进行杀菌消毒,还能软化稻草,让平菇菌丝更能吸收稻草的营养。

石灰水浓度在51o最佳,门口的大石缸早就清洗干净了,平时用簸箕盖着,今天又清洗了一遍,余桑大致估计着石灰和水的比例,调制石灰水。

石灰水调好后,将之前存在家里的稻草拿来,一一泡在石缸里,泡了满满一缸,再用一块干净的大石板压在稻草上,免得稻草浮起来。

怕邻家的孩子乱往石缸里扔东西,余桑又让余满山拿大簸箕盖在上面。

隔壁刘家的刘大丫站在一边看,周家的王老太还有周三郎这个小男娃也站在旁边看热闹。

王老太问“哟,你们这是干什么呢”

“这石灰这么多丢进水里多可惜啊,把这些稻草泡着干嘛”

刘大丫也直呼可惜,“余大叔,你们这样好浪费。”

余满山很有警觉心,没往外说,“泡点草有用处。”

余满山又问刘大丫“你爹又出去赌钱了”

“嗯。”刘大丫抱怨,“新收的谷子也被他拿去卖了赌”

余桑其实和这些邻里不怎么熟,她本身就不是真小孩,也不爱跟邻里的年龄相近的小孩一起玩。

她最爱跟着余满山去下地,她干不动,但是可以在旁边看,她没有忘她最大的心愿,那就是在这古代,将杂交水稻种出来

她原本就是城市人,除了一些理论知识,对种地种田完全不熟,第一步她必须先熟悉土地再说。

跟着余满山,也可以知道他的一些种地经验,她还可以根据她所知道的,来改善余满山的一些做法。

王老太听刘大丫说的,吐槽道“你爹把粮卖了,你们吃啥还没交秋租吧到时候里正怕是催着来要”

“可怜呐,娘死得早,爹不靠谱”

刘大丫仿佛这话听多了,也不伤心,她兴致勃勃地看着余满山泡稻草,最后又将石缸盖上。

余桑一直对她印象很深刻,感觉她长大了干活一定很厉害,她是粗壮那种身型,看起来就有力气。

她现在好像也只有1o岁,她爹刘大叔完全不靠谱,家里总共就两三亩田,口粮都不怎么够,她爹也不佃地主家的田来种,只每年种些稻和麦子,其余也不种,稻和麦子也种得很敷衍。

刘大丫1o岁这个年纪,余桑来不久的时候已经看到她在帮她爹收稻子背稻谷回来了。

余桑觉得,她很是能干活

余满山泡完稻草,就听余桑的,拿着余桑大舅娘带来的钱往镇里赶,趁着天黑前,将需要的大陶罐买回来。

第二天,稻草终于泡好了,余桑让余满山先把稻草捞起来晾到稻草不滴水。

她将菌房清扫干净,用石块围出一个方方正正的坑,再用用石灰水泡过一遍的油纸铺地。

听说草木灰和石膏粉能提高平菇的产量,她在余满山已经扭干水,并且切成一截一截的稻草中混入干净的草木灰和石膏粉。

将稻草平均铺在石板围的坑里,一层稻草放一层摆好的菌种。

总共五层稻草,放了五层菌种,两罐新得的平菇二级种就这样用完了。

用油纸将石块围出来的坑盖好,压严实,免得蛇鼠虫蚁的进去影响平菇生长。

余桑叉着腰在新种好的平菇坑前歇气,从现在到出菇前,只需要注意平时的管理和维护就行了。

种完这第一批菇,余桑稍微歇了歇,就开始用原种接种栽培种的事,余满山昨天买回来的陶罐,已经全部清洗晾晒干净,余桑又让魏老太和阿李用蒸笼将这些陶罐熏蒸杀菌消毒。

虽有些细菌不能通过一般的高温杀死,但也只能暂时做到这样。

将栽培种接种完,家里的麦子也用完了。余桑准备明天再看看香菇的母种是否制作成功了,还有之前很莽地直接用带有孢子的部分平菇培制平菇母种的罐子,也可以看看有没有成功。

香菇比起平菇来说,价格更贵,因为香菇的用途更广,可以炖鸡,可以鲜炒,包包子,以及作为各种食材辅料,到处都用得上。

而且香菇要是新鲜的卖不完,还可以晒干,干香菇也很有市场。

余桑已经打听过,香菇的价格比平菇高很多。

但香菇也比平菇更难种,种植周期也更长,需要的材料也更贵。

因为要看香菇是否成功,魏老太依然坚持要先拜祖宗拜神仙。

种植平菇和香菇,现在是余家的头等大事,没有人能保证成功,但余桑看出来了,余满山带着全家大人都在赌,因为靠老老实实佃田种,这辈子都可能翻不了身,不止是余满山这辈,就连余大郎几个孩子,也很难攒到钱买田。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