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尘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52章 连下诏书(第1页)

不管百官心中震惊。

刘辩坐在上面,出一道又一道的诏书

“平定董卓之乱,徐州牧陶谦千里驰援,特擢升为大司农,冀州牧韩馥擢升为司徒,渤海太守孔融擢升为太常,济北相鲍信调任河东太守,杨奉任河东都尉...”

“卢植以廷尉之职,出任幽州刺史,带兵三万驰援公孙瓒。”

“尚书荀攸出任并州牧,统领并州军政。”

“奋武将军曹操升为冀州将军,练兵十万,随时策应幽州、并州。”

“皇甫嵩以卫尉之职出任徐州将军,震慑青州黄巾以及泰山贼,稳定幽州后方。”

“在雒阳城东,尚书台负责修建国子监,内设国文馆、国武馆、国医馆、国科馆。”

“尚书台布征辟令,代朕求取天下英才,囊括诸子百家,不问出身、不问年龄、不问过往,只问才学,勿举孝廉,勿走官府,一应人才径入国子监,由朕亲自接待......”

一连几道诏书,朝堂之上大臣们脑海震荡。

将地方派裹挟入京,架上高位,任职亲信出任地方,是为了收缴地方权力。

朝中大臣出自世家,地方实力派也出自世家。

收缴地方权力,这件事,朝中大臣心里并没有什么多少芥蒂。

刘辩如果能够从地方把权力收回来,对他们这些雒阳世家,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但是,国子监的设立。

让几个嗅觉敏锐的官员,蠢蠢欲动。

如果说和亲,是关系到自己的官位,他们会有所迟疑。

那么国子监的设立,很有可能会影响到他们家族的兴盛,他们后代的官途。

就算是罢官,也值得一搏。

“陛下,世宗皇帝设立孝廉制度,至今已有三百年,乃是我大汉选才根本,怎可轻易废除?”

“朕没说废除,内忧外患,特事特办,就这一次。”

刘辩不给那人继续追击的机会,一句话说完,便转身钻回了后宫之中。

如他所说,孝廉制度存在时间太长,一时间难以废除。

想当初汉武帝设立孝廉制度,也受到了不少阻力。

新的制度出现,就会涌现出一批全新的受益者,他们就是新制度的忠实拥护者。

等到这些新势力,能够对孝廉拥护者形成碾压之势,便是彻底废除之时。

“退朝~”

赵让扯着尖细的嗓子喊道。

然后,也钻进后宫,追寻刘辩去了。

只是一转身,又出来了,在人少的地方,拉上荀氏叔侄、曹操、鲍信、卢植,进入内廷议事。

说是内廷,其实距离后宫还有一段距离。

雒阳皇宫不如紫禁城大,但也不至于,让皇帝没有个和臣子私下议事的地方。

“鲍信,去了河东,朕只有一个要求。”

“陛下请说。”

“河东土地无主,却不得分予世家半亩。倘有世家认领土地,劝离不听,直接下狱;河东土地上流着的是百姓之血,与那些早早逃离的世家毫无关系,你可明白?”

“臣遵诏!”鲍信凝重道。

河东世家不少,他很有压力。

“必要之时,你可派人前往孟德、文若处借兵。去吧。”

“诺!”

鲍信带着一份足以将自己压垮的诏书离开,踏往他的河东太守任上。

“卢御史,公孙瓒是你的学生,你如何看他?”刘辩看向卢植问道。

派卢植前往幽州,就是看中两人的师生名分。

公孙瓒是个好战分子,给他找个老师过去,一来避免将相不和,不影响战事,二来能够看住他,以免行事没了底线。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