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尘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8章 文王夜梦飞熊兆(第1页)

文王听取了散宜生的建议,打算建造一座灵台,用来观测风候和验证民间灾难。他在西岐各城门张贴告示。

西岐各门惊动,军民都来争看告示,看到后,都非常高兴,愿意出力建造灵台,一起大声说到:“大王的恩德如天大,我们没有什么回报大王,我们日出而嬉戏游玩,太阳下山而归宿,坐享太平盛世,享受和平之福,这都是大王的恩赐。现在大王想造灵台,还会给工钱,我们就算是肝脑涂地,手残足跛,也是甘心。何况还是为了给我们百姓占验灾详的设施,为什么反而要领大王的工钱呢?”

一郡军民,都很欢喜,都表示情愿出力造台。

散宜生知道民心如此,就带着奏本进去,向文王启奏。文王说:“既然军民有这样的意愿,那就传令给他们散银两。”

众民领了银两后,文王对散宜生说:“可以选择吉日,破土动工。”

众民齐心协力,认真地搬运泥土,砍伐树木来建造灵台。就这样,时间如指间弹过的日光,转瞬即逝,席上的花影也在座间悄悄地移动。又过了不久,落花红满地,菊花黄入东篱。建造灵台只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工官就前来报告说工程已经完成了。文王非常高兴,就随同文武官员排着队出城,来到灵台观看。只见栋梁上雕龙画凤,整个灵台砌得巍峨雄伟,真是一大景观啊!

话说文王随同两班文武官员上了灵台,四面一观。文王默默不语。这时,上大夫散宜生出班奏道:“今天的灵台工程已经完成了,大王为何不高兴呢?”

文王说:“并不是不高兴。这灵台虽然建得很好,但是台下缺少一个池塘以应‘水火相济、阴阳合配’的意思。我也想再开一个池塘,又怕劳伤民力,就只好作罢。”

宜生启奏道:“建造灵台的工程这么大,都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何况只是在台下再开一个池塘,工程也会很容易。”

宜生忙传工旨:“在台下再开一个池塘,以应‘水火既济’的意思。”话说未了,只见众民大声喊道:“小小池塘,有什么难的!又劳烦大王忧虑了!”于是众人随手拿起带来的锄头,开始挑挖。不久便挖出一付枯骨来,众人四处抛散。文王在台上看到众人在抛散枯骨,就问道:“众民抛的是什么东西?”

左右启奏道:“这里挖出一付人骨来,众人在抛掷它。”

文王急忙传旨,命众民:“把那些枯骨拿来,放在一个地方,用匣子装起来,埋在高的土阜之上。怎么能因为我挖个池塘而暴露这骸骨呢?这实在是我的罪过。”

众人听见了这话,大声呼喊道:“圣德的君王,恩德泽及枯骨,更不用说我们这些人民了,我们哪有不沾雨露之恩的道理?您真是广施仁义,道合天心,西岐的万民获得了父母般的关爱。”众人民欢声大悦。

文王因为在灵台上看挖沼池,不觉天色已渐晚,回驾不及,文王和文武官员在灵台上摆设酒宴,君臣一起欢乐。席散之后,文王和文武百官在台下安歇。文王在台上铺设了绣榻安寝。到了三更天,文王刚好在梦中,忽然看见东南方有一只白额猛虎,胁生双翼,向帐篷中扑来。文王急忙呼唤左右侍卫,只听到台后一声响亮,火光冲天,文王被惊醒,吓出了一身冷汗。听到台下已经打了三更。文王自思:“这个梦预示着什么吉凶呢?待到天明,再作商议。”

话说次日早晨文武百官上台拜见文王,礼毕之后。文王说:“大夫散宜生在哪里?”宜生出班见礼道:“有什么事情要宣召我吗?”

文王说:“我昨晚三鼓时分,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东南有一只白额猛虎,胁生双翼,望帐中扑来,我急呼左右侍卫,只见台后火光冲天,一声响亮,我惊醒了过来,原来是一场梦。这个预兆不知道预示着什么吉凶?”散宜生躬身道喜说:“这个梦是大王的大吉之兆,预示着大王将得到栋梁之臣,大贤之客,不出风后、伊尹之右。”文王说:“你怎么能看出是这样呢?”宜生说:“从前商高宗曾有飞熊入梦的异象,在版筑之间得到了傅说:现在主公梦见的猛虎生双翼,就是熊;又看见台后火光冲天,就是火煅物之象。现在西方属金,金见火必然会被煅炼:经过煅炼的寒金,必成大器。这是兴周的大预兆。所以微臣特此道贺。”众官员听罢,齐声称贺。文王传旨回驾西岐,心里想着去寻访贤者以应证这个梦中征兆。

且说姜子牙自从放弃了朝歌,告别了马氏,用土遁之法救了居民后,隐居在磻溪,垂钓于渭水。子牙一心守候时机,不管闲事非议,日日诵读“黄庭”,悟道修真。若是闷了,就手握鱼竿倚着绿柳垂钓。时时心上念着昆仑,刻刻不忘师长之教诲,难以忘怀道德之念,早晚牵挂。一日,他手持鱼竿叹息不已,即兴作诗一:

自别昆仑地,俄然二四年。

商都荣半载,直谏在君前。

弃却归西土,稀溪执约先。

何日逢真主,被云再见天。

子牙作罢诗篇,坐在垂杨之下。只见那滔滔流水无尽无休,通宵达旦向东流去冲刷尽人间万古忧愁。

正在子牙叹气时,忽见一樵夫放下担柴过来稍作休息。问子牙道:“老丈我常时见你在此执竿钓鱼我和你就像一个故事。”

子牙道:“像何故事?”樵夫道:“我和你就像一个渔樵问答。”

子牙大喜道:“好个渔樵问答。”

樵夫问道:“你姓甚名谁来自何处?因何到此?”子牙回答说:“我是东海许州人,姓姜名尚,字子牙,道号飞熊。”

樵夫听罢不禁笑出声来。子牙问樵夫道:“你姓甚名谁?”樵夫道:“我姓武名吉祖贯西岐人氏。”

子牙不解地问道:“你刚才听到我的名字,反而加以嘲笑,是什么缘故?”

武吉回答说:“你刚才自称为飞熊,所以我才会笑。”

子牙反问:“每个人都各自有自己的名号,这有什么好笑的?”

樵夫解释道:“以前那些古人、高人、圣人、贤人,他们胸怀万斛珠玑,腹藏无边锦绣,像风后、老彭、傅说、常桑、伊尹那样的人,才称得上是号。而你也有这个号,可是名不副实。所以我才笑你。我常常看到你在绿柳下垂钓,别无长技,守株待兔,看你在这清波之上,并无什么见识和聪明才智。为何还要称道号呢?”

武吉说着拿起溪边的钓鱼竿,看见鱼线上串着一枚针,笔直的没有像鱼钩一样弯曲。武吉抚掌大笑不止,对子牙点头叹息说道:“有智慧的人不在于年纪大小,没有谋略的人即使活到百岁也是枉然。”

武吉又问子牙:“你这个鱼钩为什么不是弯曲的?古话说:‘且将香饵钓金鳌。’我教你一个方法,把这针烧红后打成钩形,上面放上香饵,线上面再设置浮子,鱼来吞食时,浮子会自动动起来,这样就知道鱼来咬钩了,这时往上提竿,鱼钩钩住鱼嘴,这样才能钓到鱼,这是钓鱼的方法。像你这样的根直针,别说三年,就是给你一百年,也钓不到一条。”

(武吉心里想着:‘百年空军的称号,除了给你,也没谁有资格了!’)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