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尘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6章 你到县里来一趟(第1页)

我们安平的高粱红酒厂,是一个延续了几代的酒作坊,虽然酒厂不大,但是生产的高粱酒物美价廉、质量过关,在周边几个乡镇算是享有盛名。我们那个地方基本上县县都有白酒,但是真正能够拿得出手上的台面的就是曹河县产的曹河大曲。在当时那个时代,很多白酒要么是塑料桶,要么就是光玻璃瓶,但这曹河大曲包装精美、酒盒高档,无论是送礼还是自用都很有档次,一下就打开了市场。我们曾经到曹河酒厂参观学习,我们高粱红酒厂的厂长孙向东参观完之后现,这曹河大曲属于勾兑酒,算不上正儿八经的纯粮食酒。

为此,我们乡张书记敏锐地察觉到了其中的巨大商机,打算抢占市场,乡里制定了高粱红酒厂改革三步走的策略。这第一步就是扩建厂房,扩大产能。我作为负责工业经济和乡镇企业的副乡长,是具体执行这第一步的牵头人。

我与企管站的副站长老杨和高春梅到了这高粱红酒厂,与厂长孙向东在院子里的老槐树下面盘算着,如果按照张书记产能扩大1o倍来计算,这要多少房多少钱。

高春梅的算盘打的噼里啪啦地响,一个原木色的算盘都已经被打得包了浆,高春梅数学好,算盘也好,一个手拿着本子看,一个手打着算盘,嘴里叙说着各种的费用,从土地平整、到沙子水泥、到红砖红瓦、再到人工工资。孙向东倒是一脸的无所谓,反正现在自己是老婆孩子热炕头,手握酿酒秘方,当着乡镇企业的厂长,怎么说也算是一个十里八乡的一号人物。这酒厂做得再大,他拿的还是死工资,产量增加十倍,这工资肯定长不了十倍,这升级改造远不如现在当小厂子来得舒坦。

高春梅打完了算盘,上下一晃,算盘珠子整整齐齐。高春梅说道,这高粱红酒厂第一步扩建,产能提升十倍,至少要再建设三十间大约五百平的厂房,这算下来少说要二十万元。

老杨抽着烟眯着眼,他盘算着这些钱乡里根本拿不出来,张书记也算了账,如果是贷款,压力太大,不是怕换不上,而是这酒厂的改革扩产能只是第一步,花钱的事还在后头,那就是采购高粱、购置玻璃瓶,最后一步上现代化的灌装设备。

孙向东看了我俩一眼,淡淡地说道,这老张年龄大了,老糊涂了,咱这一年才产个三四万斤左右的酒,他要产四十多万斤,你们说这不是老糊涂了是什么?

我和老杨看着孙向东,这高春梅算盘往桌子上一丢,拿着本子就照着孙向东打了起来,边打边说:“没出息、没出息、没出息”!

我和老杨,都没人去拉高春梅,看得出来这高春梅不是真打,也是手下留了情!

老杨给我和孙向东了烟,我从兜里摸出了晓阳送我的煤油打火机,给老杨把烟点了,刚把火递到孙向东的嘴边,高春梅一巴掌就又打在了孙向东的头上,大声怒斥,咋给你说的,要给领导点烟,你这是干啥,让领导给你点烟。

孙向东看着高春梅,倔强的眼神之中有着一丝的恐惧,我看着孙向东,十分的理解,十分的同情,十分的感同身受。孙向东,算是娶到了好老婆,有多好看,谁娶谁知道。这孙向东应该和我的地位差不多,但我俩也有不同,在外面晓阳十分尊重我,至少面子上看起来我的地位还是很高,或者至少说和晓阳看起来是平等的。

我抽着烟说道:“这万事开头难,只要咱们把这厂房建起来,收高粱、买酒瓶的事就简单了,张书记是有眼光的,这曹河大曲早晚是要被咱群众淘汰的,咱们要随时做好替补的准备”!

孙向东自顾自地说道,这曹河大曲倒了是早晚的事,这凭啥是咱高粱红顶上去?

高春梅一拍桌子说道:“你去给我烧锅炉去”!

下午的时候,我和高春梅、杨亮红又去找了张书记,这思路是清晰的,这困难也是具体的,这近二十万,是怎么挤也挤不出来的。

张书记看我们来得早,就把吴乡长和副书记老王、财政所的董远印一起请到了办公室。高春梅汇报着落实酒厂改革“三步走”第一步方案,产能提高十倍,达到四十万斤左右的白酒产量,这至少需要二十万元盖厂房。

听完这个数字,吴乡长一脸的愁相,老王倒看起来轻松不少,虽然是副书记,但老王的资历比张书记还老,加上年龄又是五十七八,平时基本上不管事,这次来开会,也是张书记出于对三把手的尊重。

张书记听完高春梅的汇报,背靠在凳子上,眼睛看着房顶,手在桌子上的玻璃慢慢地敲。老王抽着烟,看气氛有些紧张,也努力做出了感同身受、一脸惆怅的表情。这财政所的董远印低着头,生怕与张书记与自己对视,看这个氛围,很像上学的时候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看这个氛围,张书记看一眼,少说要拿十万,财神爷解决一半不过分!

张书记没有抬头,问道:“吴乡长,你管钱,你说说咋整”?

听到这,我看着财政的董远印悄悄地松了一口气,紧握的双拳一下就打开了,腰板也挺了挺,一脸同情地看着吴乡长!

吴乡长端着她那金色描边的陶瓷杯正喝着水,听到张书记这样问,也是慢慢地放下了杯子,慢慢地扭头,看坐在长条凳上的董远印。眼神对视,这董远印自然觉得糟了,高兴得早了!

吴乡长说道:“董所,说说吧,财政能挤出来多少”?

董远印一脸苦相地说道:“张书记、吴乡长,咱乡里这个情况你俩是清楚的,这代课老师上个月的工资都还没有,我这兜比这脸还干净!”

吴乡长说道:“张书记,咱这财政确实挤不出来,要是挤出来也是仨瓜俩枣的,杯水车薪,您看这样行不行,咋把产量定得低一点,产量翻个两倍,投个两三万块钱您看行不行”?

张书记稍微坐得周正了一些,拿起了桌子上的笔把玩了起来。一边摸着钢笔一边说:“十倍的产能才四十万斤,多吗?咱县八九十万人,两个人才分一斤酒,全地区七八百万人,二三十人才喝得上一瓶。同志们,这个时候就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错过这个机会,安平就会错失展良机,别说他曹河大曲不倒,就是同样这两款酒,放到市面上刺刀见红,我相信高粱红也能把曹河大曲打趴下,这四十万斤听着吓人,你们换算成吨也才二百吨,这大卡车去拉也才装个二十车,这才多少,不过是曹河大曲一个月的产量。”

吴乡长说道:“张书记,咱这不是没钱吗,这没钱这事咱干不成呀”!

张叔摘下了眼镜,开始搓了起来,我知道,只要张叔一搓眼镜,这八成是有了主意,张叔说道:“你们知道草船借箭吗?你们说这曹操为什么会下令放箭,那是因为他算了账,这外面有大雾,派兵出去敌情不明,放箭是最好的,最多也就是损失点箭,这老本不受损失”!

吴乡长一脸严肃地说道:“张书记,你不是打算让咱全乡群众募捐吧,这上面可有要求,现在不准搞这个”!

张书记说道:“咱要是惦记咱安平群众兜里那俩钢镚,那还是草船借箭吗,这不是火烧连营吗!这钱的事,我看这样干,高站长刚才算的账我听了,这红砖的钱要占一半,乡里给砖厂打个条子,欠下这1o万的砖瓦钱,年底的时候还清。剩下的十万,县里下周要在安平和柳集开地毯技术全县推广现场会,到时候他们都要在咱们这进货拿线拿图纸,乾坤同志定的标准,每个乡至少上两百台织地毯机,全县17个乡镇保守下来就是三千套,咱们也不能帮他们白操心,线包每个挣他们1o块,咱们要派熟练工去指导,每个地毯再给咱们交2o块的学费,学费不行,不够大气,就叫技术服务费,你们算算这是多少钱?”

高春梅答道:“9万块”!

张书记答道:“我打包票,至少十万块,到时候多的钱你们省着点用”!

吴乡长心里盘算着说道:“张书记,你这样怕是不符合程序吧?”

张书记看着吴乡长说道:“吴乡长,你把这个事处理好,一定要让它符合程序,这钱的事我都解决了,怎么花钱不用我教了吧。大家记住,这钱都是咱借的,来之不易,一定要把它花在刀刃上,我老张丑话说在前头,这钱要是对不上账,可别怪老张翻脸”!最棘手的费用问题,张书记搓着眼镜片子,就给解决了!

散了会,张书记把我留了下来,看众人都走了,张书记长叹了一口气说道:“朝阳,咱老张是把身家性命都压在了你的身上,收这穷亲戚们三十块钱,我是要被人戳脊梁骨的,这一次要是干不成,咱老张是没有办法向安平五万父老交代的”!

我看着张叔也是一脸的憔悴,我说道张叔,这事现在看下来,也才走了第一步,这样做是不是太冒险了,万一,这万一酒卖不出去,咱不就成历史罪人了!

张叔郑重地看着我说道:“小子,这万一真的干不成,这事只能让我一个人去背这个锅,你还年轻,不能搭上你。但你也要记住,以后当了一把手,要有背锅的勇气,你都不去背锅,下面的人怎么能背得起来,如果你小子没有这个勇气,你就不要去当一把手。”

我从未见过如此郑重的张叔,我说道:“咱都是当过兵的,老山的猫耳洞爬出来的,咱啥时候丢下过战友,抛弃过兄弟,就算倒下,也有个做伴的”!

张叔说道:“不错,有股子英雄气,你和晓阳那个地毯抽成的事怎么样了?”

我说道:“张叔、这个事已经落实了,按您的意思,每个抽他们十五,晓阳激动得不得了,说一定会好好感谢张叔”。又想着吴乡长今天的表现,我问道,张叔,吴乡长今天这样,您是不是生气了!

张叔笑着说道:咋,你看着张叔像生气的样子吗?咱当这个如果连几句不同意见都听不进去,那干脆回家哄孩子去算了。我看所有的成功啊我看都是选人用人的成功,你要记住咱们的事业上的绊脚石,从来不是咱们自己的同志。你张叔眼睛不好,但这次我是看准了的,这高粱红酒厂是咱们出人头地的机会。朝阳,你现在手头工作多,但不要乱,都要抓紧点。这酒厂的事你要盯紧点,这韩羽集团羽绒厂和养殖场的事,你也要盯紧一点。这晚上的时候,老杜带着晓阳要过来,说是要感谢咱们安平,顺便说地毯技术推广现场会的事,这柳集的穷亲戚不容易啊,不靠主干道,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穷得都快赶上黄河滩区了,这晓阳咋说也在安平干了好几年,也是咱安平闺女,支持一下拉上一把,对你俩都有好处。算着时间,已经要接近五点,我和张叔就在办公室聊着天吹着牛等着晓阳和柳集的书记老杜。

约莫摸到了五点半,晓阳带着老杜就到了安平乡大院,没有停留,我们直接去了羊肉汤馆子,吴姐已经做了安排,这个季节的羊肉有些燥了,好在羊肉汤馆子里的炒菜也是地道的农家小炒,这次张书记专程把地毯厂老杨喊了过来。

杜书记说道,老张,还是你兄弟好啊,咱柳集的兄弟们今年算是争了口气,一下上了四百多台的地毯机,你一个机子给咱们省了1o块钱,一年两茬就给咱柳集的群众节约了8ooo块钱。他们都说咱安平的老张财大气粗,是个财主,今天我听晓阳乡长一说算是见识了!

张书记一脸严肃地看着我说,朝阳同志,咱定价定的25一条地毯你收的是多少钱?

见张书记这样说,老杜和晓阳都看着我?

我还没有搭话,地毯厂老杨说道,张书记,您忘了,咱这地毯一张要收3o才保本,你说了杜书记是您的革命战友,晓阳是咱安平嫁出去的闺女,就打个折,收25!

我看着杨厂长,又看了其他人,说道:“张书记,您看,您这嘴边常说杜书记你俩关系好,我这我也觉得杜书记他们也不容易,都是为了群众,就又,就又减了1o元”!

张书记一下青筋暴起,说道:“李朝阳,你好大的胆子,怎么这么没有原则,这班子规定的3o元你咋就改成了15元。我看你这不是为了老杜我俩的感情吧,是为了你和晓阳你们两口子的感情吧”!

晓阳不知道张叔是在演戏,也是一脸的尴尬,说道:张叔,你咋还生气了,这羽绒和养殖场这么大的项目都被你拿下了,他们都说你张叔都成了暴户了,这十块八块的在你眼里还算个钱呀,你别怪罪朝阳了,朝阳说咱张叔最疼安平出去的干部他才自作主张的,看来我这嫁出去的闺女真成了泼出去的水了,咱张叔是成了铁公鸡了!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