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尘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 2 章(第1页)

郝春丽怜爱地摸摸伊秋月的脸“妈把钱都花在你跟你哥身上了,你俩出去千万不要忘记爸妈,记着有机会也把爸妈给接出去。”

郝春丽没顾着动作,把伊秋月鬓边的丝勾乱了。

伊秋月藏住厌烦的表情,口是心非地说“那肯定要把你跟我爸接出去享福,我遭多大的罪都行,只要你们能安享晚年,我再苦再累也是应该的。”

“听说好多中国人过去给人刷盘子,一天下来头上全是油水。”

伊金从小到大是富养的少爷,原先家中住着小洋楼,他自己一层楼,厨房的门冲哪里开都不知道。

闻言,伊秋月眼珠子一转,坐到伊大富身后,立起身给他捶着肩膀“爸,你给伊曼找的人家是哪家四百元要是给的起,能不能让他们家再多出点,把我跟哥到国外的生活费也出出来”

伊大富吐出一口烟气,伊秋月在身后嫌弃地别过头。

伊大富看不到,觉得伊秋月跟他想到一块去了,开口说“这有什么,明天我套套话,孟虎家有几个子我都能给他弄来。”

“你说的是孟虎家”

郝春丽激动地说“那可太好了,他家就他一个独子,肯定瞧不上伊曼挣的那点工分,说不准咱们还能把着。再说他体格好,力气大,老丈人要求女婿帮着干点活,哪个女婿能不应承下来,里外里咱俩照样不用下地出苦力。”

伊大富胸有成竹地笑了笑“你们就瞧好吧。”

伊曼来到自己屋,关上门,贴着门待了片刻。

今天伊秋月没来搜她的身,往常总怕伊曼藏钱。应该是明天就要走,心思已经不在这个家里了。

下屋原本是放杂物的木质小房,四面透风,靠着墙边是她睡觉的“床”,用老旧门板垫着砖头起来的。

余下的唯一家具就是靠墙的三只脚藤椅,上面放着镜子片、掉齿的木梳。还有一个小葫芦舀子,半夜渴了用来装水的。

地面上摊放着干豆秧,每晚她要把第二天的豆子打出来泡好才能睡觉。

她从墙缝里扣出半指长的洋蜡头点上,借着微弱的光,把信封从破棉袄里掏出撕开,里头夹着五元稿费。

原本稿费都要用汇款单邮寄,伊曼没机会到县城邮政局去,给投稿的大家文学写信请求夹带现金邮寄,答应自负丢失的责任,人家才答应的。

她站在床上,伸手够向房梁上一个不起眼的小洞。里头有她积攒的稿费,仔细数了数,有二十七元,够跑路的路费。

然而想想容易,跑路太难。

她每天还要跟家人风雨无阻的到大队部进行思想汇报,人不见了,当天就会被现。

她把钱重新藏好,撕掉写着“蛮易先生亲启”的信封,借着洋蜡头的火烧掉。

伊家人压迫她,她屋里连个煤油灯都没有,若不是白主任知道她会在夜里偷偷写文章,送给她一截洋蜡头,她在这边的夜真算是暗无天日。

伊曼藏好钱,捡起地上的连枷。

她怨念地挥着连枷打豆秧,边使劲边压低声音道“噎死你们,噎死你们,噎死你们。”

干豆秧上的豆荚出脆响,黄豆纷纷滚落。在缺少粮食的年代,黄豆很珍贵,滚到别处的每一粒黄豆都会被捡起来。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看到举报信。”伊曼机械性的打着豆荚,脑海回忆着原书的情节。

记得原书当中,伊金和伊秋月出国以后,刚开始跟家里还有隐蔽的联系,他们卑鄙无耻,不知用什么办法挣到钱,没多久就跟国内断绝了联系,连亲爸妈都抛弃了。

伊曼怎么可能让他们出国快活去,一定会阻止他们出国。

他们说是从上海出国,实际上是从南海沿岸偷渡。

家中私藏的值钱玩意,都被拿到黑市里变卖,用作他们给蛇头的“路费”和制作假外调信的费用。

她在举报信里就是写明外调信是假的,伊金和伊秋月会在小年那天,到达南海下游玉桥口的废弃渡口偷渡离开。只要刘书记现举报信,及时跟外事部和公安的人联系,一定会把他们捉拿归案。

其实伊曼也想要跑路,介绍信是个问题,她没有狗胆用假介绍信,更不敢没有介绍信偷跑出去。

她记得书中把原主家暴致死的盲流就快要上门提亲,她要是没有介绍信就跑,早晚会被抓回来,等待她的结果只会比原主更惨。

干豆秧打完,伊曼捧着笸箩蹲在地上一粒粒捡黄豆,捡完黄豆还要提前用水泡着,明天一早上醒来要做给他们煮豆子饭吃。

伊曼折腾完,夜已经深沉。

她在门板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为自己的出路愁。

翌日。

漫天飘舞的雪花飘扬而下,玻璃窗上的水汽结成素雅的冰痕纹路。

伊曼蜷缩在被窝里,破棉袄还穿在身上。凉一晚上的被窝将将有点热乎气就要起床。

她舍不得离开温暖的被窝,自然有人舍得让她离开。

郝春丽有偏头疼的毛病,日日比周扒皮起的还早。太阳刚蒙亮,她披着厚实的棉袄过来敲伊曼的门。

“懒东西,还不起来做饭今天是你哥和你姐的大日子,你快点起来”

“这就来。”

伊曼迅起来捋捋头出了门,感觉屋里屋外几乎没有温差。

她要到主屋的外屋地烧灶坑,这是她积极做饭的主要原因,可以在灶坑边上取暖。

豆子饭好煮,生好火加上适当的水盖上锅盖焖软糯就成了。

“我不想吃豆子饭,给我烤俩番薯。”伊秋月还躺在被窝里,小炕到早上有些凉,伊曼烧了火重新热乎起来。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